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自从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提出"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来,教育国际化就成为我国教育"面向世界"的发展举措.进入新世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我国教育国际化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国际化正作为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策略得以实践和推进.教育国际化也正成为很多优质学校的发展战略,并在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但是,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学校对教育国际化本质和内涵认识的问题,表现出对教育国际化的片面理解和窄化落实.本文将以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为例,透视品牌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东城区 2008年,东城区教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学区化管理,启动学校联盟试点工作,启动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初中建设工程,举行了学区工作年度论坛、"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创新实践研讨会--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系列研讨活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稳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着力构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启动学习e网通建设,召开了第三期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及"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启动会,东城区名校长、名教师教育实践研讨会以及高中新课程系列研讨会的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会等,促进了教育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2日,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国务院参事、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当选理事长。该会由北京市小学校、基础教育科研机构、校长教师培训机构和对小学教育研究有造诣的个人自愿组成,是北京市教育学会的二级机构,会刊为《北京小学教育研究》。该会将在以下领域开展活动:(1)理论研究。研究会将重点对优秀校长与优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内涵发展等专题进行理论探索,就优质小学建设的内涵,优秀小学校长专业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六一中学近几年来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方向,把“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人才”作为办学宗旨,以“优质、特色、精品、示范”为办学目标,促进学校办学模式、教育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国际化办学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办学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5.
盘点校长专业化——我国校长专业化理论及实践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校长专业化思想的发展1.理论起源我国校长专业化运动起始于新世纪之初。由校长职业化引发的校长专业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经历并仍在经历产生、分歧、碰撞、融合及发展的过程。职业化和专业化在字面上分别对应vocationalize和professionalize。二者产生的基础不同,导致在理论内涵和发展目标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2001年,以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主任王继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了对校长职业化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他们认为:“职业化校长是指专门从事学校经营和教育服务的专业校长,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指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  相似文献   

6.
围绕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认识与实践这一话题,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中外卓越校长和专家参加了首届中外卓越校长南山对话。与会者就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论问题及实践策略,如关于教育国际化的标准、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学校管理与校长领导力建设的国际化、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的国际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生命教育从提出到获得广泛的认同与全面的实施,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但在我国获得关注也是本世纪以来的事情。纵观对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却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而在实践领域也就存在各不相同的发展。伴随着生命教育的实践从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学校教育向关注幼儿的学前教育扩展,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在探询是否需要和是否能够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以及如何对幼儿开展生命教育等问题。本文从生命教育内涵、生命教育在学前阶段的特征和学前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实现载体。随着2007年高中新课程在首都各高中学校的全面实施,基于学校、学生、教师、资源的学校课程自主建设,成为学校办学的一种动态的、创新的、整体的实践聚焦,也是学校理解教育和践行教育的鲜活、丰富、系统的行动表达。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等学校在高中课程自主排课方面的率先尝试,是高中学校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将课程改革与学校整体发展有机融通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现行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稳定和提高,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近二十年来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实践证明它对于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确有裨益。但是,从现有的理论认识水平和实践发展水平来看,我们对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校长管理、校长权力与监督等方面的理解和操作仍然存在着较多模糊的、不明确的地方,这从体制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操作的实然状况,我们对江西省重点中学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现状作了一个多层…  相似文献   

10.
学校特色发展是教育变革的基本走向。学校特色发展研究呈现出理论取向与实践取向的特征。国内对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存在概念内涵理解表层化、评价研究薄弱化与实践研究经验化的问题。国外相关研究更多关注于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尤其是对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评估与影响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实践取向"。进一步研究应深化完善本土化学校特色发展理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