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代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指路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监控脑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因对水母进行研究和发现绿色荧光蛋白,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平素治学严谨、为人谦逊、行事低调的钱永健在奖项公布后的记者会上,再次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水母荧光追踪癌细胞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是发现和研究水母荧光蛋白取得突出成就的3位科学家——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和日本学者下村修。他们发现的绿色荧光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癌症诊断技术中。利用这种生物荧光,研究人员能够同时跟踪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清楚地  相似文献   

4.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美籍华裔化学家钱永健,他们是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贡献而获奖的。下村修是首位从水母中分离绿色  相似文献   

5.
《出国与就业》2009,(12):50-51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囤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6.
例1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赵小和 《新高考》2009,(2):13-13
1.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诺贝尔奖2008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总结的成功的几个因素:一是兴趣,中学时代就已经喜欢并痴迷起科学;二是色彩,喜欢颜色,颜色让他的工作充满了趣味,并使他坚持不懈;三是动力,父亲和导师因为癌症去世促使他投入更多精力把绿色荧光蛋白运用到癌症治疗中。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攻  相似文献   

8.
唐纪轩  严鹏飞 《高中生》2009,(16):47-48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例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的贡献。下列有关绿色荧光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GFP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GFP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C.组成GFP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相似文献   

9.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用于奖励GFP的原始发现者以及系列的重要发展推广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GFP已经成为现代生物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0月,新一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一一揭晓。颁奖盛典奖在本月初在瑞典举行。获得化学奖的是日本学者下村修(中)、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右)以及英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3人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有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1.
从10月6日到10月13日,2008年的六项诺贝尔奖陆续揭晓。备受国人关注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凭借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的突出成就,与日本学者下  相似文献   

12.
刘积福  陈玉荣 《化学教学》2010,(4):81-81,77
[题目]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修(Osamu Shemomura日本)、马丁·沙尔菲(Manin Chalfie美国)、钱永健(Roger Y.Tsien美籍华人)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绿色荧光蛋白质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8年10月8日宣布: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祖籍浙江,1952年出生于纽约科学世家,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医学院院士)获得,因为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将平分诺贝尔化学奖奖金1000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09,34(3):76-76
据2008年10月9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两名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钱永健以及一名日本科学家下村修被共同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并在使其成为生物科学的一种标识工具方面作了基础性的贡献。GFP目前广泛用作实验工具,用于显示生物体内细胞或分子的活动,比如脑细胞的发育或癌细胞的扩散。  相似文献   

15.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等人。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形成的不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相似文献   

16.
肖中荣 《化学教学》2009,(10):61-63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OsamuShimomura和Martin Chalfie。他们研制和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将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下面将与绿色荧光蛋白有关的化学问题编制成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张卓鹏 《新高考》2010,(5):113-115
在近年来生物高考中常有以诺贝尔奖生物学知识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出现,以引领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妙和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如2009年安徽卷第4题: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生物学高考中常有以获诺贝尔奖生物学知识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出现,以引领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妙和热爱生命科学的情感。如2009年安徽卷第4题: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  相似文献   

19.
钱永健,美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医学院院士,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系教授。2004年沃尔夫奖医学奖得主。这位祖籍浙江、1952年出生在纽约的华裔,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他发明的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被评价为“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他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得主之一。  相似文献   

20.
林白 《教师博览》2008,(12):57-57
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发现水母荧光蛋白的美国科学家。但是,发现这种蛋白质基因并把它给了这些诺贝尔获奖者的科学家,已经不再在这个领域工作,他现在是一名开大巴的司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