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王红春所著《明代进士家状研究》一书,2017年7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该书所涵涉的家状,是指科举考试前士子投纳的家状,其中记录士子的履历、三代、籍贯、年貌等个人及家庭的各项基本信息。但家状今多已不存,该书综汇现存明代56种会试录、57种进士登科录中所载进士家状,参辑明代进士同年齿录、履历便览、乡试录、地方志和明人文集的相关文献史料,梳理了明代1.8万余名进士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明代进士的会试录取、家庭职业结构(役籍)、入试身份、习经、及第年龄、家庭代系结构(祖上三代存殁状况)等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2.
龙晓添  萧放 《文化遗产》2016,(3):104-111
儒家礼仪文献为中国长期以来的礼仪实践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是礼仪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从《仪礼》到《家礼》,历代有关礼学的著述,讨论丧礼、丧服的篇卷众多。这些经典的丧礼记述,成为丧礼知识传承的重要依据。《仪礼》化俗成礼,制定了一套复杂的士大夫及以上阶层的礼仪制度。且成为后世制定礼典,传承礼制的基本依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仪礼》不能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要,朱熹试将《仪礼》化繁就简,尝试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儒礼,《家礼》又逐渐成为后世礼书的基本模板。《仪礼》、《家礼》作为儒家重要礼仪文献都呈现出一脉相承的丧礼书写特点:以"慎终追远"为丧礼的基调;以别亲疏、贵贱为制礼的基本原则;倡导有节制的、周全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界》2011,(4):F0003-F0003
为了拓宽地方文献搜集渠道,落实出版物呈缴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于2011年4月22日召开了广西地方文献馆藏建设座谈会,广西人民出版礼等8家出版单位、广西新华书店集团等6家图书发行单位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三礼图》作为研治三礼的重要文本,由汉至宋,文献载有郑玄、阮谌、夏侯伏朗、梁正、张镒等多家《三礼图》之作。其中阮谌《三礼图》流传较广,影响深远,然其生平文献所载不多,今不详,文章欲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生平进行略考。  相似文献   

5.
乔辉 《兰台世界》2011,(7):53-54
《三礼图》作为研治“三礼”的重要文本,由汉至宋,文献载有郑玄、阮谌、夏侯伏朗、梁正、张镒等多家《三礼图》之作。其中阮谌《三礼图》流传较广,影响深远,然其生平文献所载不多,今不详,文章欲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生平进行略考。  相似文献   

6.
《三礼图》作为研治三礼的重要文本,由汉至宋,文献载有郑玄、阮谌、夏侯伏朗、梁正、张镒等多家《三礼图》之作。其中阮谌《三礼图》流传较广,影响深远,然其生平文献所载不多,今不详,文章欲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生平进行略考。  相似文献   

7.
《三礼图》作为研治"三礼"的重要文本,由汉至宋,文献载有郑玄、阮谌、夏侯伏朗、梁正、张镒等多家《三礼图》之作。其中阮谌《三礼图》流传较广,影响深远,然其生平文献所载不多,今不详,文章欲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生平进行略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祭礼知识的传承依赖礼生的"文化中介"作用。从宋代朱熹《家礼》,到明代丘濬《文公家礼仪节》,再到宋明以来徽州宗族祭礼实践,祭礼仪式中的礼生经历了由无到有,且不断壮大的过程。礼生最终成为仪式专家,承担了将祭礼知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的责任,他们在祭礼知识历史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逸 《文化遗产》2016,(6):111-122
浦江郑氏家族于宋元之际开始以《家礼》为中心自觉建设自家礼法,经历了一个从"一遵朱子《家礼》"到损益《家礼》以"求可行于今"的转变。至明初,郑氏家族已有三世实践《家礼》的传统,塑造了"最有礼法"的家族形象,成为当时践行儒家伦理的乌托邦。祭田制度的兴衰导致了家族祭祀礼制的嬗变。依据《家礼》,郑氏家族建立了自家祭田并不断增扩。在明代中期的分居异财后,家族祭田不断流失。随着捐助祠产的增加,祭田的重要性不断下降,终于在道光四年废止。祭产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家族内部权力结构的嬗变,捐助者得以更多地干预家族祭祀活动。于是,祭祀种类不断增加,淫祀现象开始出现,祭祀逐渐失去"事亡如事存"的古礼内涵,蜕变为家族的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10.
胡应麟明代著名藏书家,也是明代大学问家,一生著述宏富,但究竞有多少,从来没有学人作过考证,故今人多不明实情:通过考证,胡应麟著述可考者计49种1036卷,成书存世者16种计211卷,不存者33种计825卷,还有未成书数百卷。依据相关文献,对胡应麟著作内容和版本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1.
唐代家学引领唐代儒家经典教育,家学教育打下了家礼的醇厚基础,士族阶层重视家礼的实践性,是家礼的积极维护者和坚定践行者,注重家礼修撰,和唐代家礼有着密切关系。家礼产生的内在动力是为了满足士族阶层荣显文化传统,保持门风不坠。  相似文献   

12.
明代内府刻书由宦官执掌的司礼监主持,规模庞大,分工细致,种类繁多。考察和分析明代宦官与书籍刊刻的关系,可以了解他们在宫廷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以及内府刻书的特点与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全明散曲》迄今为止是辑录明人散曲最多的集子.然而,明人文集浩如烟海,凭谢伯阳先生一人之力毕竟有限,难免有所疏漏.笔者在进行明代散曲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文献史料中对明代散曲家李登、盛敏耕的字号和王麒的名字有表述不一及错录现象,试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柳氏家礼的价值、《柳氏家训》编撰的背景和目的、《柳氏家训》的内容、柳氏家礼的特征。正因秉承严明的家礼和清廉的家风,使得唐初默默无名的河东柳氏家族跃为"乃士流之最也",门风不坠。  相似文献   

15.
在封建社会发展长河中,历代宫廷乐事已成为我国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同封建儒家思想相辅相成,用于维护封建的统治。在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影响下,既恢复汉制、休养生息,也推崇发展明代宫廷乐事。其宫廷乐事,主要以"乐舞"与"礼"相结合,广义上是由诗歌、舞蹈、音乐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本篇主要研究明代宫廷乐事的变化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6.
潘颖 《晋图学刊》2016,(5):49-53
明代前中期,由于官方戏曲政策的压制及正统观念的深入影响,私人藏书家较少关注戏曲文献.官方出于汇存典籍、声色娱乐等目的,搜集收藏有大量戏曲文献,是明代前中期戏曲收藏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梳理明代官府对戏曲文献的收藏情况,归纳其戏曲收藏的内容、来源、特色,探讨明代官府藏曲对于戏曲发展和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献中葡萄牙的中文名字很多,如佛郎机、蒲都而家、卢西达尼、大西洋、西洋、捕道倪、博尔都噶哑、波耳都欺、布路亚、葡萄牙等等,据统计有20余种称谓。中葡关系始于明代中叶,加之中葡澳门问题,有关葡萄牙的记载在明清档案文献中比较丰富。由于语言和地域的差异,明清时期的中国又近乎封闭状态,地理知识还相对贫乏,也就形成了对葡萄牙的多种称谓,或者说这些因素是形成葡萄牙在中国文献中一国多名现象的主要原因。梳理出明清档案文献中对葡萄牙多种称谓产生的原因及其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对研究中葡关系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存世的12 000余种浙江家谱文献的调查与著录结果,分析了明代以来各类纸质家谱的版本特征,对浙江家谱中占主流的木活字本家谱的出现及其沿革进行了探讨。认为浙江用木活字印刷家谱,从明代万历元年至今绵延不绝,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北宋毕曰升在杭州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民间传承。在印刷技术进入电脑“冷排”时代,对浙江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的民俗文化应予格外的关注,建议通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9.
明代藩府刻书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藩府刻书,历来研究很多,今人亦颇多关注。其著录与考述最详者,莫过于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所列《明代藩府印书表》,开列有明一代诸家藩府本书目约430余种,然仍不免有遗珠之憾。今在张氏《明代藩府印书表》之外,征之于各类文献,得张氏所未及者凡120种,庶可补明代藩府本考录之阙。  相似文献   

20.
谈明代藏书楼建筑的文献保护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以皇史宸和天一阁为代表的明代藏书楼在文献保护方面的设计,探讨了明代藏书楼建筑对清朝及民国的影响,认为基于文献保护的明代藏书楼建筑设计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提出今天的图书馆建设应学习明代的经验,并加以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