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实验教材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在第八册实验课本第四单元中系统地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是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在空间观念上的一次飞跃。教学时,我注意抓好各个环节的知识落实,使学生切实地建立起空间形体观念,掌握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来由,提高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发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几何形体,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  相似文献   

3.
“长方体和正方体”属空间与图形部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关于立体图形的最基础知识,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概念。不可否认,计算教学是第一,二学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切忌将计算作为本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一、本册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加强操作活动,注意联系实际,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以及它们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之前,学生已认识了简单的立体图形,初步弄清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本册教材继续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在编写时强化了以下几点:1.加强了操作活动。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特征的深刻印象,理解各种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来源。2.加强有关图形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3,重视联系实际。教材注意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概念,同时在习题的编排中也注意了适当增加联系实际的题目。  相似文献   

5.
<正>课前思考:1.教材是如何编排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下基础。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做中学”,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从而找到不同制作方法之间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做”,既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内容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此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也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 ,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空间计算的开始 ,它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 ,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为今后学习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2 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 :使学生获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能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2)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圆柱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时,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几何知识的经验和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空间观念,可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圆柱的基本特征,它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习圆柱表面积、体积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揭示  相似文献   

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认识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对立体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是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识图,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打好基础。教材通过学生熟知的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引领学生深入研究和学习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并发展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五年级上册系统研究了五种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之后学习的立体图形,是系统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是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它在本单元知识中处于统领地位。教材编写可以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教材第10页的上半页,教材为学生提供一些长方体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回忆生  相似文献   

11.
<正>"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小学数学非常重要的内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计算的开始。讲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把数学课本附页1和附页2的样图制作成长方体和正方体,提前调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开课时我用学生亲手制作的长方体实际学具引入新课,学生自己观察长方体有六个面,要想知道长方体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学生在空间观念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新教材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针对学生的实际,遵循儿童学习几何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排教材,注重形象直观和实际操作,给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就本单元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九义”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部分内容。一、教材特点本单元教材内容是学生较深入地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是从一、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观念的认识的飞跃,也是进一步学习圆柱、圆锥等图形的基础。本单元教材编排体现了以下特点:1.重视联系实际。用实际物体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通过实物模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把牙膏盒、药盒沿棱剪开再展平,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所编题目均联系实际。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4.
<正>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作为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几何课,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架起了桥梁,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知识  相似文献   

15.
课前思考"展开与折叠"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的学习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够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进行相互的转化。这节课通过展开和折叠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该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呢?教师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毛丽 《山东教育》2008,(10):43-44
小学阶段六年级开始系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这是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飞跃,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呢?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六年级开始系统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这是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飞跃,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呢?  相似文献   

18.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是推导一切几何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学习形体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这一单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等活动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立体图,开始还看不懂教材中的立体图形,应借助于实物加强直观演示及实际操作,先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再把实物与图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和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  相似文献   

20.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