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一至三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薄弱、自信心不强,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意愿明显。为此,应通过在课堂内积极创造实际应用英语的机会,充分利用外教资源,优化教师素质,将口语能力纳入考核体系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语环境,以期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究竟是通识教育还是学术英语,笔者以为不可一概而论,而应充分考虑不同的学校类型、学生水平和学生需求等因素。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发现:一方面,基础英语仍不能取消;另一方面,应加大力度完善英语后续课程的建设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另外,通识英语选修课程相比学术英语更受学生青睐。  相似文献   

3.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是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的必经途径。文章通过对成都市某外语学校高一某班的个案研究了解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发现高中学生对自主学习虽然有较为感性的认识,但自主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在众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Spoken language is such an important part in learning English that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 considers promoting the students’ spoken languag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in teaching English.However,at present,the students’ oral expression competence is not so good in colleges.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ral English classes and solve mute English of the students in colleges.Internet-based teaching is the new teaching mode adapting to the trend of the times.Internet provides excellent interactive methods for inquiry learning mode and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for constructing an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
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它反映了英语学习者的认识能力、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和二语习得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表明此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  相似文献   

6.
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门用途英语(ESP)强调的是从专业需求出发,探求一种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它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提出整个英语教学要"以学生需要为中心",而且认为要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运用,而不仅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相似文献   

7.
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从教学理论上来说,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必须探索出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探索并找到一套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教学手段是我们高职高专院校任教的老师的职责和义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不同,公共英语的教学也要跟着做适当的调整,这就是因材施教。它既适应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也能使教师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ve continued to be the focus of simplistic stereotyping in media discourse where they are frequently identified as one of the forces behind declining academic standards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particular, have continued to be the focus of debate both in the mainstream media and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It is argued in this paper, however, that such debates do not sufficiently acknowledge the moral and affective complexity of the so-called ‘English problem’ amongs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Drawing from an analysis of small group interviews wit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domestic students and university staff, the beliefs and experiences of various parties about the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e examined. A key finding from this analysis is that the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heir concomitant interactions with others, can be the object of both complaints and troubles talk. These complaints or troubles can be either ratified or resisted by those participants. The difficulti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may experience in using English thus have complex moral and affective consequences. The way in which the so-called English problem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is generally couched as one of objective, measurable deficiency on the par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rguably neglects the moral and affective complexity of the difficulties fac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is neglect leads, in turn, to an impoverish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pabiliti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相似文献   

9.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的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的教学目的之一,为达目的而安排的应用能力考试中 的听力理解题,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文章介绍了做听力理解测试的要点及应试技巧。  相似文献   

10.
精读课是师范英语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播系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师范素质。  相似文献   

11.
档案袋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本研究主要针对档案袋评价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以及学生对档案袋评价的态度两个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档案袋评价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而对朗读部分则提高的不明显。研究还发现学生对档案袋评价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档案袋评价能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有利于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有利于和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与合作,同时还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前预习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作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英语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到初步结论是:实施英语课前预习的学生并不太多;英语课前预习内容主要是单词、短语、语法、较少是课文、课后练习;大学生大多认为英语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学教师较少要求学生英语课前预习,而且主要要求课前预习单词、短语、语法。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英语课堂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式之一。提问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提问有效进行的保证,没有评价的提问是不完整的提问。在某种程度上,评价直接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成败和教学预设目标的达成。文章提出了英语教师在提问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恰当评价的意义,着重探讨了欣赏性评价、批判性评价和非言语评价等不同策略,希望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评价有所启迪和促进。  相似文献   

14.
自主性学习是近年来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调查西北部地区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发现西北地区大学生基本具备了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专业英语在大学课程体系中是一门很特殊的课程。大学专业英语不仅是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英语的延伸学习。专业英语确切的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英语的再学习和进一步加工。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将管理学专业知识与英语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将在该文中提出几点在管理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公共人文课程,其教学具有积极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很强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利用大学英语教学培养护生人文素质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行的。建立一种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以及促进护生人文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思辨能力培养是各国高等教育共同追求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正面临新一轮的调整和改革。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之一将是大力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衡量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思辨能力培养。因此全面研究思辨能力的内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以思辩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教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习策略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主要是对同一年级的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策略的使用率较低,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词典在英语学习中既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英语学习者的良师益友。多查词典无疑是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习英语的人尤其是英语专业学习者,除多查英汉词典外,更要逐渐习惯于多查英英词典。因为多使用英英词典,更有利于准确把握词语含义,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培养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习惯。笔者从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不用英英词典,这对有效提高英语水平是个不利因素。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开放教育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成人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因此,分析成人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及现状,如何保证开放教育学习英语的质量,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