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少萍 《福建教育》2014,(10):29-30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材料可以集玩、学于一体,起着寓教于乐的作用。长期以来,材料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制作和投放材料过程中,一些教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自制的学具多于玩具,材料玩法单一或操作繁琐,教师在自制玩教具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等。因此,我们要认真思考这一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制作和投放区角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如下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魏燕 《教育导刊》2006,(7):15-17
玩具,我国古代俗称“耍货”,顾名思义是人们玩耍的器具。简单地说,用于“玩”的器具都是玩具。从广义说,玩具不应仅仅理解为供儿童玩乐的“小玩艺”、“小儿科”,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叫玩具。玩具不仅适合儿童,还适合成年人。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幼儿时期玩耍的器具。鲁迅先生曾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同时,在幼儿期,家庭作为幼儿最早的生活和教育场所,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家庭中幼儿玩具的选购问题,对幼儿良…  相似文献   

3.
现在,早期教育已深入人心。年轻的父母一见面就谈论着如何教育孩子。那么,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呢?一、要当孩子的玩伴。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把玩具当教材,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聪明才智。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重要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力手段。”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大作用,它可以锻炼幼儿身体,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行为,发展幼儿智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如唱歌…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园,凡是可以用来游戏的物品都可以称作玩具或游戏材料。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是儿童游戏的工具,是儿童的亲密伴侣[1]。幼儿园的玩教具配备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作用。调查发现怀化市幼儿园玩教具基本配备,但结构还不完善,各类别配备不均衡;教师自主配备玩具意识较强,但缺乏系统性配备规划,随意性较大;对自制玩教具的具体使用缺乏管理;另外发现怀化市幼儿园的幼儿和幼儿教师使用玩教具频率较高,但对幼儿使用玩教具缺乏教师的指导;研究发现管理者思想观念、经济状况、教师管理与投放玩教具及对幼儿使用的指导,是影响幼儿园玩教具的配备和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急需完善方能有效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  相似文献   

5.
《学前教育》2008,(9):42-43
在中班“磁铁”主题活动中,赵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完“磁铁找朋友”活动之后,在科学活动区投放了“鸭子戏水”的新玩具,目的是让幼儿在玩儿中充分感知磁铁隔物吸物的特性。结果,有的孩子看到新投放的玩具不知所措,有的盲目操作。于是,有的教师提出,活动区玩具是物化教育目标的操作材料,投放新玩具时告诉幼儿最基本的玩法,才不至于出现幼儿盲目探索。有的教师则提出相反意见: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探索,教师的引导才可能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才可能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困惑的?  相似文献   

6.
张娟 《家教世界》2013,(7X):36-37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幼儿开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能力对于学前教育意义非凡!在玩具教学中诱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做到一物多"玩"。俗话说玩是幼儿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是孩子的文字。孩子玩玩具过程是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做好玩具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而且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智能和健康的心理,同时也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浅谈幼教主题活动计划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主题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幼儿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会有兴奋点的转移,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主题活动的进行中,根据孩子的表现和状态,抓住契机,适时地、恰当地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幼儿共同促成课程的发生、进行和终结。一、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延伸和拓展主题活动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幼儿才能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如在《玩具王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原计划中有一个分享玩具的活动,目的是让幼儿知道要与大家一起玩玩具才快乐。但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有的玩具不会动,还有的玩具缺少零件,于是他们就提出一个问题:“人有…  相似文献   

8.
玩的确是孩子的天性,爱让父母愿意为孩子这一天性消费。一件好的玩具对儿童来说能起到开发智力、增长见识的作用,同时应该是能让人安全放心的。但是,父母是否了解自己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适合怎样的玩具,而玩具又是否安全呢?给幼儿的玩具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否则,反倒成了孩子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随着幼儿教育的系统深化变革,玩教具对幼儿教育的意义也成为当下幼儿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鲁迅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现代学前研究同样表明,玩教具在幼儿学习和成长中,均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以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为切入点,立足幼儿园一线教学实践活动,深入探究自制玩教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发展的潜在教育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发挥其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孩子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品格形成的良好途径。户外玩具、材料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教师们根据活动器材的特点,提高幼儿的兴趣;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充分利用户外活动器材;有效地开发户外活动器械并投入使用,让户外活动器材成为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一抹亮色。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玩中体验到生活中的种种乐  相似文献   

11.
魏燕 《今日教育》2006,(4):41-42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同时,在幼儿期,家庭作为幼儿最早的生活和教育场所,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家庭中幼儿玩具的选购问题对幼儿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也是对玩具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高度概括。确实是这样,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即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同时,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因此,在儿童期,很难严格的区分什么是单纯的玩,什么又是纯粹的学,孩子往往是在玩中乐,在玩中学,玩具能集玩、学于一体,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接受事物的程度和学习、工作效率及创造性的发挥。在20年的幼教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情绪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要理解儿童,把握儿童的情绪,便能在引导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收到较好的效果。怎样把握孩子情绪,实现既能使孩子乐意接受,又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呢?一、教师要及时引导孩子认识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孩子做了错事,教师如果善于引导他自己认识错误所在,要比直接指责他错在什么地方好得多。有一次教师组织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孩子们都玩得非常高兴,只有小三班的陈欢站在攀登架旁,两眼…  相似文献   

14.
幼儿教育关系到儿童心理、生理素质的养成,关系到儿童的全面发展。幼儿期是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把握住机会,关注细节,捕捉教育契机,从角色扮演,展示模仿能力;玩具制作,展示创造能力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为幼儿搭建个性展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玩教具是指在幼儿教学中的教具与玩具,学生通过玩教玩具既能开心游戏也能学到知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常常喜欢用玩教具引导幼儿游戏。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如果能适当引导幼儿用玩教具学习,幼儿会在游戏中受到初步的教育,否则玩教具可能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不大。现以几个教师利用玩教具引导幼儿学习的例子说明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一、使用玩教具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6.
倪华 《教师》2013,(10):11-11
幼儿教育应以幼儿发展为本,体现发展性、个别性、奠基性原则。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来自孩子的信息,寻找教育的契机,关注幼儿的寻常时刻,追随幼儿的发展,去创造更宽的空间,挖掘孩子的潜能,实现每个幼儿生动的、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案例一:活动课上,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操场上玩着游戏,大家围成一个  相似文献   

17.
林莉 《福建教育》2014,(7):76-78
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许多教师开始改变以往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高结构的材料,开始思考并尝试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更具开放性的低结构的材料。那么怎样的材料才是低结构的材料呢?与经过精心设计、有着明确规定玩法的高结构的材料不同的是,低结构材料的教育目标是比较隐蔽的,材料简单、玩法可以多变,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如我们在探索区投放的小木块材料(大小统一,颜色不同)。随着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从长久以来,幼儿习惯了教师介绍新材料的玩法与规则后再操作的学习模式,我们直接投放低结构的材料,幼儿会玩吗?通过玩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木块,幼儿能否获得发展?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关注在探索区中玩小木块材料的幼儿,并对他们的活动情况进行持续的观察,下面笔者呈现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及其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18.
作为独立的人,作为生命早期阶段的人,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儿童的尊重,首先应该是对他们年龄特点的充分理解;对儿童的教育,首先应该出自对他们年龄特点的把握。 研究幼儿年龄特点,对一线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过程是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玩具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孩子们很少空着手玩,比如玩骑马游戏,至少要有一条带子或一根竹子,孩子骑在上面跑来跑去才玩得有趣。因此幼儿游戏都离不开玩具。幼儿园每年都要为孩子们添置许多玩具,刚入园的孩子都被各种各样的玩具所吸引,  相似文献   

20.
过去,我对幼儿管得多,许多该由幼儿学着做的事情都由我包办代替。每天早上晨间活动多数是室内桌面游戏,幼儿按小组坐好,由教师发玩具,不管幼儿喜欢不喜欢这种玩具,不管本组的同伴是否合得来,都要在组内玩,不许离位,不许大声说话,玩后也在往由教师收拾玩具。结果,有的幼儿宁愿坐在位置上,什么玩具也不玩;有的幼儿则在组内哄闹。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造成了幼儿心情不愉快,对活动不积极,个性受到了压抑,人际关系得不到发展,自理能力得不到培养。这学期改变了做法,晨间活动前,我把各种各样的玩具放在每组的桌子上,然后再让幼儿自己挑选喜爱的玩具,自己组织几个合得来的小同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