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朦豪斯的课程观视“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倡导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凸现了教师“专业主义”的理论取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及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听课。不过,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范畴,包括以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作为理论研究方法的观课和作为考评手段的观课。而作为教师教育方式的观课,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又称同事  相似文献   

3.
儿童观关系到儿童教育。我国现代流行的儿童观存在的问题是,儿童认识理论层面和儿童教育实践层面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儿童观相关研究和解释的匮乏,工具理性对儿童观研究和树立的负面影响,教师观念的不易改变性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性,这些困境成为现代儿童观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障碍。教育理论工作者应当加强儿童观的研究与阐述;在对儿童观树立和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要着眼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修养,为幼儿教师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并提供具体转化策略和实践范例;幼儿教师也要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从这些方面入手,寻求现代化儿童观的走向与出路。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经历了迅速兴起、缓慢发展和丰富拓展三个时期,已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总体框架和研究范畴。理论研究围绕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体系、历史流变、总体特征、致因分析等问题呈现出六种研究取向;实证研究与之交叉并行,不断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今后的研究要向社会发展大局视野下的政治观转换,研究内容上要注重规律性研究,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研究经历了迅速兴起、缓步发展和丰富拓展三个时期。已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总体框架和研究范畴。理论研究围绕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体系、历史流变、总体特征、致因分析等问题呈现出六种研究取向;实证研究与之交叉并行,不断向精细化、科学化发展,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今后的研究要向社会发展大局视野下的政治观转换,研究内容上要注重系统性研究,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若干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选择多种专业培养;培养与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时要重视辅导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更要考虑其人格素养,要考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性别和年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以专职为主、同时聘请一些兼职。  相似文献   

7.
当前,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广大一线教师,都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效果不佳、成效低下。中小学应该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呢?深圳市龙岗区依据教师教育实践特征、中小学教育科研目标定位以及"情境理性"的知识观等理论,结合实际,提出中小学教师应该做情境课题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操作模式与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8.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傅蕴慧 《幼儿教育》2002,(12):27-27
美国学者威廉·维尔斯指出:“在教育系统中,我们的教师如果不参加某种形式的研究的话,他便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现代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的研究工作要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践与研究的结合,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幼儿园教师宜多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决定性教育因素。“技术熟练者”教师角色形成的文化背景主要为现代知识观、行为主义心理学、泰勒的“目标模式”,其主要特征为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知识结构单一;教育智慧缺乏,实践能力差;质疑和批判精神缺乏,思想守旧、落后。“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角色形成的文化背景主要为后现代知识观、认知主义心理学、批判理论,其主要特征为知识结构复杂,自我更新能力强;教育智慧充盈,实践能力强;质疑与批判精神丰厚,思想开放、进步。走向“反思性实践家”教师角色的条件主要有后现代文化转向和行动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案例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新兴起的研究策略,为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两者研究相脱节的关系搭起了一座桥梁;给教师解决教学与科研共进的两难问题提供了途径;同时,教学案例研究成为促使教师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教学案例研究关系到对教学案例的特点、写作及分析等方面的理解,进一步明晰它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价值,能使教育理论研究者转变研究思维方式,与要实现角色转变的一线教师共同成长,使教育真正走上"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师研究及其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应该倡导和推行“教师研究”的观念。教师研究是一种有别干教育专家们的教育研究,其在研究的问题、资料收集与分析、结果的概括性和理论建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更应深入把握新理念,全面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使我们的教学行为真正回归语文的本真状态.首先,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观的精髓;其次,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促进语文教学观的形成: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第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语文教学的原则:主体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审美与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为例,历数了历史上三种教师教育研究的范式:培训观、学习观和政策观指导下的教师教育研究范式,指出政策研究将是未来教师教育研究的主导范式,但不是唯一范式.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有一种奇怪的“供求”现象普遍存在于教育界:中小学教师渴望获得能够用来解决困惑和问题的先进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成果;然而相关理论和成果在向中小学教师传递的过程中频遭抵触。这折射出中小学教师复杂的心态:对理论与实际、研究与行动相结合的期待和对教育研究现状的不满。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有利于改变教育研究现状,促进理论与实际、研究与行动相结合,彰显中小学教师主体性的教育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6.
博览在线     
重建教师教育概念龙宝新在《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上撰文指出,当前以教师个体、经验、实践为本的教师学习观大有主宰我国教师教育主流之势,导致了钟摆倾向的产生。对此,研究者有必要以健全的教师学习观为指导来对我国教师教育实践态势进行新一轮的纠偏。首先,教师教育需要教育理论的引领。在教师教育中,教师最需要的是对既定教育理论的创读能  相似文献   

17.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重视学校教育,在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将教师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他以个体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教师的使命:铸造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角色:兼具教育性和社会性的角色;教师的职责:引导学生自我完善等三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极具特色的教师理论,组成其教师观内核,通过教师的教育将学生塑造成身心独立、懂得合作和充满勇气的人。他独到的教师观拓宽了教师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并对教师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新建  胡艳 《成人教育》2012,32(8):8-10
实践性教师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保障和体现.文章以实践性教师知识观为理论基础,探索课例研究与外语教师教育课堂的融合.在概述课例研究定义及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课例研究的职前外语教师教育课堂的特征,提出课例资源建设原则以及详尽介绍课堂操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的行动研究与专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教师专业的持久性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的行动研究对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的完备与深化、教学实践知识的养成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教师行动研究的有效开展还存在明显的障碍 ,应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 (教学 )研究观 ,依据实际情况 ,采取分阶段突出重点、复合型培训等策略 ,并改革学校管理 ,为行动研究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相似文献   

20.
根据库恩范式理论的基本结构,教师教育范式结构包含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人工范式三个层面。教师教育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范式不只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范式,而且是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的范式。教师教育共同体知识观的转变是教师教育范式转换的根本原因。以独白为特征的科学知识观导致了工具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只有在对话知识观基础上,教师教育的所有参与者通过平等对话、交流、沟通与合作,形成拥有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研究方法的交往共同体,建立起交往理性的教师教育范式,才能够克服工具理性教师教育范式所导致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