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生死观的角度解读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析其中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进而探究它们所折射出来的生死观。中、希各自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间接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对死亡的各种解读,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的领悟。  相似文献   

2.
中、希神话善恶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善恶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析其中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进而探究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善恶观。他们各自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间接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善恶观的发展过程。通过比较发现中、希神话中所折射的各自人们善恶观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3.
中、希神话性爱伦理观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爱伦理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分析其中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进而探究它们所折射出来的性爱伦理意识。他们各自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间接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性爱伦理观念的萌芽和发展过程。通过比较发现中、希神话中所折射的各自人们性爱伦理观念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4.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熟知戏剧传统,在创作中又追求突破,力图在戏剧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发展。继承与创新是解读其作品的密码。本文以《榆树下的欲望》为例,探讨了奥尼尔对象征主义、古希腊神话故事、自然主义以及超人哲学等传统元素的借鉴与革新,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有《嫦娥奔月》《普罗米修斯盗火》《开天辟地》《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一线教师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去解读,引导小学生领略神话的神奇魅力?下面以《哪吒闹海》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抓住文体特征,领悟神话之共性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尽管已经有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  相似文献   

6.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神话故事的教学,在四年级特设了一个神话故事单元。阅读神话故事,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独特魅力。在神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应顺应童心,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对神话追根溯源,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理解神话故事的文体特征,感悟神话精神。这样,能让学生喜欢阅读神话故事,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7.
蒙婧  袁秀 《华章》2011,(23)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历史、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意识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民族未来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了解现状却不尽人意.我们将通过调查,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着力论证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体裁的课文,如<哪吒闹海>、<沉香救母>、<开天辟地>等.神话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并且大都有一个"人定胜天"的主题.怎样教学才能体现神话体裁的特点呢?笔者以<开天辟地>的解读与课堂为例,试图让神话故事的学习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9.
正在解读四年级下册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时,我试着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读着读着,我的目光聚焦在一个词语上——惩罚。揪住这个词,我又读出了两个画面——一"锁"一"啄"。因为这两个画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交流等方式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2.通过比较阅读,感受中国神话故事与外国神话故事的异同。3.感受中国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根据提示,猜测是哪位神话人物。  相似文献   

11.
平民情怀与消解虚幻神话--池莉小说主题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莉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之一,其小说受到了一定的误读.池莉小说的特质不是评论者所谓的"零度情感"或"淡化价值判断",而是炽热地关注凡俗人生、认同公众生存体验的平民情怀和对平民生存价值的张扬;基于平民化的文学视角和追求真实的创作目标,在爱情题材领域,池莉小说表现出对传统文本所传达的爱情神话的消解;在历史题材领域,池莉小说塑造了不同于传统文本的新形象,表达了对正统历史的文学修正.  相似文献   

12.
宣晓庆 《培训与研究》2008,25(10):25-26
希腊神话和传说是西方文学艺术的源头之一,是西方文化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那些千古流传的故事已浓缩成生动的比喻和成语,广泛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许多故事都寓意颇丰,发人深省,成为后世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包孕着不朽的现代性内涵。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希腊神话中当然也不例外。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性情感的美的境界,一幅折射的世俗风情画,给现代人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情感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3.
故事形态学是鉴于故事类型学理论的缺陷而构建起来的分析民间文学的一种结构主义叙事理论。故事形态学与故事类型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中是侧重叙事语法的分析,还是倾向于完整表意片段的探求。用故事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从六朝志怪小说中归纳出婚姻、复仇和报恩等三类按时间中轴排列的行为功能序列。虽然某些故事可能出现成分的残缺或者成为单一行为功能的叙事片段,但在时序上,它们不会与类型故事发生矛盾和悖反。不同类型的故事通过“嵌套法”结合成为新的结构,这种“嵌套”同样不会扰乱行为功能在时序上的安排。我们通过对六朝志怪小说结构形态以及构型方法的探讨,可以形成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将“死亡”这一敏感而严肃的思想主题引入幼儿图画故事,是图画书的主题观念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观和传统儿童文学观的突破。幼儿图画故事依据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通过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呈现“死亡”这一主题,并对其进行了多种诠解。对死亡的正确理解,有利于幼儿从生命的终极角度去关爱生命,探寻生命的意义,建构健康合理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生存、死亡、复活以及“提前埋葬”,一直是爱伦·坡怪诞小说高度关注的主题。在这些文本中,生存和死亡都被描述得极为痛苦、恐怖。由此可以发现坡与叔本华的联系。坡对叔本华的“意志理论”或许存在某种误读,但是他的许多作品都充分体现出与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及其悲剧理念的契合和感悟,从而深刻地展示了个体生命的生存困惑与焦虑,具有令人心悸的悲剧效应。  相似文献   

16.
曼斯菲尔德小说的悲剧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以短篇小说见长。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笔触在其小说中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一种普遍的宿命论情绪,即人生的悲剧感。幻灭感、孤独感和死亡感构成了曼斯菲尔德小说悲剧性主题的主要内容,这种极具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奠定了曼斯菲尔德在英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英国短篇小说的成熟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她被称为“短篇小说界里的乔伊斯”。  相似文献   

17.
儿童文学中涉及生命主题的作品不断涌现,展示了生命教育的丰富内涵。其以独特的形式和手法描述、探讨生死,通过不同的叙述视角与叙事方式,把生死命题蕴含在优美如诗的文本及图画中,用一个个单纯而充满诗意的故事向儿童讲述如何面对身边的丧失与死亡,使儿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省思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向儿童提供了修复创伤、重建生活的信心与引导。  相似文献   

18.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他一生贫困、坎坷又遭非议,充满了悲剧的色彩。他的恐怖小说内容独特,手法新奇,以死亡、凶杀为主题,以幻想、怪诞为特点。在其塑造的恐怖小说中,他把人性中最丑陋、阴暗、残忍和阴蔽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主要分析爱伦.坡恐怖小说形成的原因。一、家世的影响;二、受时代和颓废派的影响;三、受当时报刊杂志的影响;四、受他自己创作理论的影响;五、受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六、受亲人死亡的影响;七、受自己性格嗜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中呈现出许多死亡故事。因为死亡与人们生活有密切关系,所以需要关注。将《红楼梦》死亡描写进行分类来考察《红楼梦》的死亡观,还可以透过几个主要女性的死亡来分析贾宝玉觉悟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