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书·高句骊传>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主要史料来源是<论衡><魏略><三国志><后汉书><魏书>及两晋、梁代有关资料.经过姚思廉的努力纠正了前史中的一些讹误,完善了<高句丽传>的编纂体例.同时,某些文献的缺失,史料分歧的错误解读,对重要资料的忽视等主客观因素又使<梁书·高句骊传>错误纷然.  相似文献   

2.
高句丽(BC37—AD668年)王系问题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方面。学界通常认为在高句丽705年的历史中,计有28代王,但对其王系世次、血亲关系等具体问题的认识却长期存在不同见解。中国《三国志》等正史俱有高句丽王的相关信息,但不够完整;朝鲜半岛第一部正史《三国史记》中有完整的高句丽王系,然而存在多处与中国正史记述相悖的问题。国内的高句丽研究起步较晚,且着重于族源、社会性质、文化属性、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以及对好太王碑等金石文献的相关研究,而对高句丽王系问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尽管一些学者已经在相关领域中个别触及了关于高句丽王系的研究,但还都仅限于个案分析,以及在考证其他历史问题时对王系的旁涉,还未有系统研究高句丽整体王系问题的著作问世,零散且篇幅有限的关于王系研究的论文尚不足以全面解析高句丽王系世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灭亡前后,有一百五十余万高句丽人移民于唐朝内地,他们基本都被唐朝政府妥善予以安臵。其中,高句丽人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大量入仕唐朝,成为唐朝政府统治阶层内部一支重要的社会构成力量,为唐朝社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唐朝对高句丽人的收容和妥善安臵,即表明了唐朝开发的民族政策,又体现了高句丽作为汉民族重要构成的历史事实,这与新罗对于高句丽遗民先利用后镇压,整个新罗社会从未出现一位高句丽仕人的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王系传承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年表",高句丽政权共有28位王。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以及好太王碑记载了其中20位。《魏书·高句丽传》中有12位,是正史文献记载高句丽王数目较多的文献之一,但综合上述史料,发现其中正误并存,需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5.
柳岚 《博物馆研究》2004,(4):43-56,42
高句丽王国存在于我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七百多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存。高句丽古墓是最重要的,它分布于我国吉林省集安、通化,辽宁省桓仁、宽甸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其中以辽宁桓仁(早期都城所在地)与吉林集安(中期都城所在地)数量最多,尤其集安市。对于高句丽古墓的石坟、土坟类型划分与年代推定经几代考古工作者、专家的不懈努力研究已经基本清  相似文献   

6.
《三国史记》中记载有关山上王延优和故国川王伊夷模两位国王的事迹,笔者考证发现,二者实为一人。这种重大历史错误的发生,在于《三国史记》的作者金富轼在面对同一历史事件时,既要优先利用以口碑资料为主的海东古记,又不愿放弃中方正史的记载,简单化的得一分为二,把山上王和故国川王同时列出。其结果是混淆了中国正史中伊夷模和位宫的事迹,又混淆了高句丽的世系。  相似文献   

7.
十六国时期,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割据政权。其中前燕(337—370年)、后燕(384—407年)的建立者皆是鲜卑族慕容氏,而北燕(407—436年)的建立者高云,据文献记载,其祖父是高句丽人,在前燕对高句丽的战争中移民而至燕地。作为移民后裔,高云的相关历史颇为引人关注。本文通过对高云家世的叙述,进而对高句丽移民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请学界师友赐教。  相似文献   

8.
目前史学界关于高欢的族源问题主要有汉人说和鲜卑说两种,然而,就当时情理推论,此两说皆有可质疑之处。正史所载高欢出自汉人渤海高氏的世系属于伪造,而鲜卑族又不可能自降身份冒认被鲜卑所轻视的汉人。高欢的真正族源应是当时社会地位低于汉人的"东夷"——高句丽族。众多高句丽人进入中原正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光绪元年(1875年),云南发生英国驻华翻译官马嘉理被杀事件.多年来,对于马嘉理被杀事件发生的过程、英方从中获得的利益、乃至《烟台条约》对中国社会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学界已早有定论.  相似文献   

10.
高句丽山城由城墙以及城墙内外的多种设施构成。其中城墙是防守的基本设施,城门用作平时人马出入的通道;但战时,城门则成为防御敌军攻击的重要防守设施。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守,高句丽从早期至晚期都筑建有瓮城。本文通过考古学的方法,对中国境内所发现的高句丽山城瓮城的形制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村(今黄山市屯溪区)人。清代著名学者、思想家、考据学派创立人。治学涉及哲学、天文历算,历史地理、农田水利、典章制度、文字音韵、方志研究等领域,多有创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他对妇女问题的研究,至今很少有人关注,有必要做点介绍。戴震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注意到妇女为社会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诗经·生民》这首诗,就是歌颂华夏民族始祖姜嫄的,姜嫄姓姜,  相似文献   

12.
三家分晋考     
三家分晋是战国初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于三家分晋的时间和晋国末代君主的结局,司马迁《史记》中有不同的记载,后世学者认为此为司马迁所误记。本文通过对《史记》所载相关史实的梳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三家废除晋君时的具体情况,考证出虽然司马迁对三家分晋有不同记载,但互相并不牴牾,而是史书体例所致,进而对三家废除晋君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朱元璋反元初期,曾受挫折,心灰意冷,借酒消愁,刘伯温与朱元璋饮酒对句,激励他东山再起。朱元璋随口说出: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刘伯温立即对道:国乱民怨,王不出头谁作主。 这是拆字联。“水”加点成“冰”字(古时“冰”字偏旁是一点),“王”出头成“主”字。上下联对仗工整,用字巧妙。 又,二人下棋,杀得难解难分。刘伯温故意失一子,朱元璋胜,乘兴吟出一句: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  相似文献   

14.
怎样标题,这一直是新闻界人士着力研究的一个问题.这里介绍一下;战后日本新闻界在业务改革中标题的显著变化. 日本自出现近代报纸后,最初流行的标题多为三行或五行的,从开始一行到最末一行几乎就是一篇短新闻,而且往往抽出其中的任何一句都能当作标题.如大正10年11月6日(1921年)“原敬首相被杀事件,当时用了这样的标题:  相似文献   

15.
从“周久耕事件”看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大众媒体产生以来,大众传播的效果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传播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但随着传播学的发展,一些传播学者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美国学者塞弗林和坦卡德认为“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这样的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传统媒体里的议程设置理论已经被广泛的研究和证实了,但是网络中特别是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周久耕事件”个案来探究网络社区的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6.
宣和元年,宋江起义于河朔,只有三十六人,南下京东、淮南,已达一二百人.三年春,折向东北,被沭阳县尉率近百名土兵击败,损失二十人后转向海州.四月,被知州张叔夜击败受招安.同年,征方腊宋军中有宋江,应是同名,南宋严谨的学者王稱(《东都事略》)、周密(《癸辛杂识》)都认为与起义的宋江无关.1939年出土碑文有征方腊后捕获草寇宋江,也与起义的宋江无关.  相似文献   

17.
谣言,被有的学者认为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①过去一段时间,国内互联网上连续发生了几起影响较大的谣言传播事件,其中包括江苏省人民医院"艾滋门"事件、山东东明县化工污染致60%人口患甲状腺肿瘤事件、福建闽清县严晓玲被轮奸致死案和湖北南漳宣传部长欲审判网民事件,全国劳模李素丽被抓事件等,网络谣言传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8.
戒日王(590—647)是印度古代著名君王,也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641至648年间,戒日王与唐太宗频繁互遣使臣,书写了中印官方往来的重要记录。对于这段历史,中外前辈学者在研究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讹谬或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运用正史、佛典等相关文献,着重探讨取熬糖法、献菩提树、借兵破阿罗那顺之役、太宗诏玄奘翻老子为梵言这几个中印交流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以期对唐朝初年中印交流状况的深入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考古发现的遗迹有很多是建筑遗址,对建筑遗迹的复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中屋顶形式的确定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建筑的屋顶早已塌落,在建筑复原过程中,其形式只能通过其他途径窥知,可供参考的有墓葬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的图像资料,模型明器中的建筑造型等。高句丽墓葬壁画中有为数不少的建筑形象,对高句丽建筑遗迹的复原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通过整理分析高句丽壁画中的建筑屋顶,从中一窥高句丽建筑的屋顶形式。  相似文献   

20.
张军胜  牛利利 《档案》2023,(3):30-38
唐孝敬皇帝李弘死因,有被武则天鸩杀和病死两说。持病死说者认为:唐实录、《旧唐书·孝敬皇帝弘传》皆不载弘遇鸩,且弘死后颁布的官方文书明确指出是病亡,武则天鸩杀弘既无必要,且不合情理,故李泌对肃宗言“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孝敬”是编造。然这些论据均有待商榷,在权移武氏的情况下官方颁布的死亡原因不一定可信,上元二年弘将即帝位和武氏想继续拥有权力的目的产生了尖锐冲突,弘被鸩杀也有可能。实录、《旧传》等不载弘遇鸩有其历史原因,《通鉴》的记载至为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