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现代乐曲创作中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钢琴作曲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碰撞与融合,彰显了民族的时代性。张朝的《滇南山谣三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将彝族传统音乐特征在钢琴组曲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对此以《滇南山谣三首》为小品,对钢琴曲中所体现的彝族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全面解析,了解其"中西合并"的创新性,为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诠释与表达提供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本土音乐家对于传统"地方性"音乐元素的日益关注,西洋作曲技法与传统作曲方式的不断碰撞,中国艺术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产年代,出现了许多具有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优秀钢琴作品,其中,崔炳元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就是极为经典的一部作品。其第一乐章"谐——牧歌与对歌"以藏族民间歌舞元素为主导,结合"中西相容"的现代作曲手法,向人们生动诉说了川西藏区的民俗故事。通过解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本体及演奏要点,我们既可以深入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对藏族音乐元素应用于钢琴音乐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中的一部代表作品,此曲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表现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时代特色,本文以组曲第三首《童嬉》为例,探讨了此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表现.从音乐特征的分析中,着重论述了乐曲的核心动机和主题音调、结构、和声以及节拍、节奏;在演奏...  相似文献   

4.
《山东风俗组曲》体现了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音乐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这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钢琴作品,运用巧妙的手法将传统和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引起笔者的极大兴趣.本文尝试从西方现代音乐分析技法——阿伦·福特"音级集合"分析法,探析核心音在全曲的结构力,及传统的民间曲调与西方音乐元素巧妙融合,真正感受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从而推动当前音乐创作,为民族钢琴音乐创作开阔更广阔的音乐空间.  相似文献   

5.
塞缪尔·巴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在20世纪多元化的音乐潮流之中,他始终坚持着自己传统的浪漫主义特征,创作了一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及深远意义的作品。其中钢琴组曲《漫游集》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当代音乐元素,具有很高的欣赏、学习价值。本文通过对钢琴组曲《漫游集》中多种当代音乐元素的运用及演奏分析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霍尔堡组曲》写于1884年,是格里格为纪念诗人霍尔堡而作的一部钢琴组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组曲。该组曲是格里格运用古组曲的体裁形式以及民族音乐创作风格的成熟期作品。本文从《霍尔堡组曲》的组曲形式上与古组曲的继承与发展入手,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创作特征的具体分析研究,阐释这首作品的组曲形式的特征以及创作手法特征,以期对格里格的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1979年,汪立三先生受东山魁夷先生绘画作品《冬花》、《森林秋装》、《湖》、《涛声》的启发而创作了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本文在深入分析《东山魁夷画意》这部钢琴组曲创作的基础上,对音乐与绘画的共同特征、音乐与绘画的对应关系以及音乐与绘画创作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钢琴组曲这种体裁是舒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的标志,奠定了舒曼在钢琴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狂欢节》是他具有代表性的钢琴组曲之一,是他双重性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现实性与幻想性;形象性与隐喻性。  相似文献   

9.
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是一首中国风韵与异国音调结合,运用创新技法创作的成功作品,作品以鲜明的音乐语言将视觉形象复活,同时又饱含了作者的真切感情。这首组曲在中国作品中加入了日本音调,创作技法的不同,创作思维的独特,表现出一种含有哲理性的意境。通过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及特色,以及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性特点的了解,将有助于欣赏者和演奏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0.
钢琴名曲《捉迷藏》选自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第四首。《快乐的节日》它是第一部以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为题材的钢琴组曲。是50年代中国作曲家追求钢琴民族化的尝试,很有中国特色。本文从和声织体特色分析及旋律写作方面诠释了创作技法,在演奏方面探讨了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为演奏与教学时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与风格特征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的创作技法与演奏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使演奏者对该作品的结构布局、主题与发展,以及音乐意境的表现等方面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以便在演奏中能够准确的把握这首儿童组曲的创作与演奏所蕴含的多方面要素,提高对该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加深对钢琴组曲这种音乐形式的演奏把握,从而对其它组曲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德沃夏克的钢琴作品《A大调组曲》第二首进行音乐分析,通过对作品的本体分析以及创作特点归纳,从中探究他晚期音乐创作的美国元素。  相似文献   

13.
钢琴组曲《山花集》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蒋祖馨创作的一部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经典作品。本文以该组曲全四首乐曲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音乐分析、旨在探索作者创作本首曲的民族风格,从而为教学及演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雅 《职教论坛》2012,(26):42-43
钢琴组曲《学生日记》是一部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儿童题材钢琴作品。作者徐坚强先生在作品中对简洁的音乐素材进行深度的挖掘,以不同的形式构建组曲的各个乐章,体现出作曲家的个性化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15.
江西赣南采茶戏作为传统的艺术文化,面临着将被人们忽视的生存困境。基于这一现状,结合对于赣南采茶戏基本信息的了解以及当代钢琴音乐的发展热潮,尝试提出将传统的赣南采茶戏与钢琴音乐相融合,一方面对于民间的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了创新,运用钢琴来演奏出打击乐器、吹管乐器的音色,与独特的演奏技法及曲调相融合,丰富了采茶戏音乐的表现特色,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当代采茶戏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创作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进一步促进中国钢琴民族化传统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具有千年古老文明传承的畲族音乐,由于受单一的口口相传方式所限,如今正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濒临失传。如何将畲族音乐元素像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一样与钢琴作品创作相融合,进而得以更好的保存及流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在对畲族音乐元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畲族音乐元素融入钢琴作品创作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并在体现畲族音乐元素的畲族钢琴作品复调对位音乐创作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7.
杜娟 《文教资料》2014,(14):66-69
德沃夏克作为捷克民族乐派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一生都与斯拉夫民族有密切联系,其音乐更体现了斯拉夫情结。《诗意音画》钢琴组曲创作于1889年,是德沃夏克创作顶峰期的大型钢琴组曲,通过十三首充满个性色彩的、浑厚而纯美的标题乐曲展示了浓郁的东欧斯拉夫民族的音乐色彩。本文通过对这套钢琴组曲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上的分析,以总结和举例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德沃夏克作品中的民族特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民族乐派钢琴作品的演奏。  相似文献   

18.
钢琴组曲《西藏素描》是崔炳元于198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室内乐作品。这首作品以其鲜明的情绪特征、直观的音乐形象、地域文化浓郁的艺术内涵,描画了一幅古朴大气的西藏素描图。第三乐章"卓——村民的舞蹈",作曲家力图结合藏族民间歌舞特色,表现出藏区人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向往。通过剖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及其演奏诠释,我们一方面可以窥视出作曲家借藏族音乐特色来抒发个人情怀的用心,另一方面也能对此类"地方性"音乐风格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具有千年古老文明传承的畲族音乐,由于受单一的口口相传方式所限,如今正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濒临失传.如何将畲族音乐元素像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一样与钢琴作品创作相融合,进而得以更好的保存及流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在对畲族音乐元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畲族音乐元素融入钢琴作品创作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并在体现畲族音乐元素的畲族钢琴作品复调对位音乐创作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钢琴四手联弹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舞剧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组曲《天鹅湖》的创作背景,并以《俄罗斯舞曲》为例,从音乐特点以及演奏技巧两个方面,就钢琴四手联弹演奏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