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当今大文化环境为背景,以人的无限发展可能性为前提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传统教育的一次现代性的转型。这种转型涉及到各种关系、各种要素,其中教学话语的现代性转换不可忽视。所谓教学话语,指受一定的文化、社会及教育语境等所制约并体现了一定的教育观和教育目标的教学言语活动。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已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什么是语境,什么是语义,语境与语义的关系。着重阐述了语境在不同层面上对语义的制约作用,揭示了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制约着整个言语交际,语义完全取决于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把握语义所赖以产生的语境,对于领会语言的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境性与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运用语言和语言运用中的环境 ,任何言语活动都必定发生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并受其影响。语境性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绝对的、普遍的特性 ,语境性对话语的建构有极大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境与语感     
平静峰 《阅读》2015,(4):14-16
重视语感培养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语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语感的形成过程中,语言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相对于阅读中的语言(即特定的语言)而言,语境又可分为外部语境和内部语境。外语境对特定语言有着限定意义范围的作用,内语境对阅读时语感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明确语境和语感的关系,对语文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静态的语境观未能系统、充分地揭示出语境问题的全貌,不能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时交际双方的实际心理状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阐述了语言交际中认知语境的动态性。并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阐释了关联理论框架下动态的认知语境观分别与话语关联、话语理解之间的关系。这种动态的语境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交际中的语境动态特征以及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这对语用学的研究和提高人们的言语交际能力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言语交流过程中常常会有信息的“失真”,这既有人的认识的根源,又有语言、语境、语用诸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该论文就此对其中的主要因素做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同一言语事件,说话人和听话人由于共享的语境不同,针对不同的听话人,说话人选择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在探求话语建构的机制和言语选择方式的过程中,经分析认为:在以沟通为取向的交往行为中,要对语言作出连续不断的选择,这种选择是由语言内部(即结构)和语言的外部原因所驱动的。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对语境认知的不同,从而建构了不同的话语。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赞助企业的营销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运会作为世界上覆盖面和影响力最大的赛事,日益成为跨国企业实现其战略意图进行营销活动的有效平台,其中,赞助行为是最为典型的营销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赞助企业进行营销活动已经全面展开,如何认识和评价我国赞助企业的行为,基本前提是对企业赞助营销行为特征的把握,由于赞助活动涉及众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明显,使得赞助行为难以窥探其全貌.为此,采用简化问题方式,力图通过分析几个主要环节,展开企业赞助行为的本质特征,并借助于几届奥运会实证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分析和探讨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企业行为方式和本质属性.基本结论是:北京奥运会赞助企业表现出品牌依附性、产品类别集中性、整合性传播、受众人群复杂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哲学视域下,人的认识活动揭示的是人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信息关系,人与外在世界之间的“信息自在”活动是人的认识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基础,从“信息自为”走向“信息再生”是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基本路径。立足信息哲学的研究视野,深入分析人的认识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路径,对于促进信息化时代语境下的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由于对话语的命题没有给予应有重视而出现一定的不足,那就是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区分的条件不充分;还有对规约性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区分和定性也没有做出应有论述。结合命题、用意和言语行为规约性的条件就可以厘清这些理论问题,即:直接言语行为就是话语的命题和用意无论在字面还是在语境都是相同的,间接言语行为就是话语字面的和语境的用意有差异;规约性发生话语的结构层面,所以特定话语的字面和语境命题的关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规约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把词类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语气词是虚词,没有独立的、实在的及具体的物质意义,其语义要在与其他词语的结合中实现,并且受一系列语境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语气词的语义与不同层次的言语现象和不同范围的语境有联系。本文对俄语语气词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境在话语交际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话语理解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也是一种依赖于语境的推理过程。言语交际的目的就是听话人重新构建一个与当前话语信息相关的认知语境假设,使说话者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的信息一致。区分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它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交际双方根据现有的知识基础,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对认知语境进行不断地改变、调整或选择。从认知角度探讨交际与认知模式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话语信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境,就是人们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活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出现的上下文,话语的前前后后以及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交际双方的身份、遭遇、心情等等,都属于语境的内容。语境分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前者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这是语言材料或言语材料自身所提供的语境;后者指说话的时间、场合、说话人、听话人、自然和社会背景,等等。  相似文献   

14.
语境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义选择具有很大的决定性。本文简略陈述了对语境语义的理解,揭示出正确处理语境与语义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分析了关联理论对礼貌言语行为的主导作用,讨论说明了礼貌言语是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对具体语境、语言意义、信息利害和特色文化等因素进行关联性期待理解的结果,同时分析了礼貌言语行为对关联理论的辅助作用,讨论了人们对礼貌言语的心理选择原则与无奈服从原则。和以往研究相比,本文把礼貌言语行为和关联理论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视角分析了它们,并在结语中提出新的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对言语交际中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是解释作用和制约作用。语境的解释作用主要体现在:语境有助于言语交际中指示语的理解、省略语的完善、言外之意的准确传达、歧义现象的消除。语境的制约作用体现在:情境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公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是为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提供服务以推广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观念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借助关联理论,通过分析和解读中央电视台所制作的一些公益广告,探讨公众在观看公益广告过程中如何结合相应的语境假设,求得一定的语境效果,从而获知公益广告制作者的交际意图、获得最佳关联并且实现信息意图的成功传递.  相似文献   

18.
同样的话语,由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话语参与者等语境因素的加入,话语的效果是不同的。在不同的语境中,所指也是不同的。那么,要确定某种场合下话语的真实含义,就不得不涉及到语境与所指的相互关系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语境下所指的理解来分析语境和所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谎言是一种语用现象,多发生在言语交际中,因此必须有交际者及其认知语境因素的参与。交际者的主体性、认知语境的因人而异性和动态性使得谎言具有主体性、灵活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句法上的歧义现象着眼于语言分析,属于语句的语义内容。语境中的歧义现象着眼于说话分析,属于说话的思想内容。语境歧义是在言语交际中产生的,是话语的语义内容和种种语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听读者的结果。外显性语境有一定的限定性,内隐性语境有较大的自由性,因而后者比前者对语境歧义的影响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