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为作者本人经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具有科学性、适用性、易理解、易掌握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解题规律”。用具体实例、图示进行具体分析、说明,由浅入深地加以证实,总结出比多比少应用题的解题规律,说明了要正确解答比多比少应用题首先要理清题中数量,谁是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然后正确运用解题规律把教师难教学生难解的一类应用题转化成易教、好学、易懂的一类应用题,可为广大师生的教和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次听课,教学内容是第十一册的分数应用题例2:“苍海号捕鱼船五月份捕鱼240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多捕了1/4。六月份捕鱼多少吨?”由于学生初接受这样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一般需借助示意图才能理清题中的脉络。可这位年轻的教师。只在学生初步感知题意的基础上.就一次性地搬出了教例中的“成品图”,结果使大部分学生弄不清数量关系,列不出算式,对所授内  相似文献   

3.
教师出示课本中一道练习题:,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少喜, 0(补充不同的条件和问题,编成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再解答) 画出线段图.标出可补充的条件或问题。 ?①寨分二于二 … {?① 大/—、—一一八一一一一一\ 米:一I 4 比面粉少— 按照题意及线段图可分别设①~①为: ①粮店运来面粉20吨; ②粮店运来大米4吨; ③粮店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少16吨; ①、粮店运来的大米和面粉一共24吨。 启发学生从以上的①一①中,取一个作条件,取另一个作问题,按以下步骤和要求编题: 1.编一步计算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主要让差生编题,并解答(教师出示所编题目,下同)。 …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利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现联系我6年的教学实践,举例谈谈当前山区小学数学应用题例题的教学法。如教学以下例题(1): Ⅰ,甲乙两站间的公路长310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比甲车的1.5倍少1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经过几小时相遇? 在我听过课的相当一分中、老年教师在讲此题时,他们的教学步骤一般是以下几步: 1.把例题抄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齐读或个别地读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素材,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数学完全有可能成为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沃土。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一、训练“编题”,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小学生自编应用题,一般地是以仿照书本例题开始,从模仿入手,经过补充应用题的问题或条件即有一个半独立的过渡,逐步发展为独立地编拟各类应用题。如:看实物或实物图编题,根据线段图编题,看算式编题,根据学生生活实践编题,改编应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有些学生甚至干脆没有了信心。我在十多年的教学中,解疑答难,都涉及到这类问题,曾多次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规律,现就行程问题的教学整理成文,见教于大家。 这类应用题是研究在匀速条件下的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固定等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 通常把这类问题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二则     
文胜 《阅读》2014,(43):37-37
<正>谁的错误?老师:(查看泰狄的家庭作业)我想知道一个人怎么能犯这么多的错误。泰狄:老师,这不是一个人的错误,我爸爸帮助了我。名词老师:名词是一个东西的名称。谁能说出一个名词?第一个男孩:一头母牛。老师:很好。谁再说一个名词?第二个男孩:另一头母牛。  相似文献   

8.
一般复合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往往因为老师和学生只注重读题而不注重审题,只注重解答方法而不注重分析方法,只注重会做题而不注重会说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基本训练。1.审题方法的训练审题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读题,初步了解题意;第二步;认识题,弄清题中的直接条件、间接条件和所求问题;第三步:思维分析,主要是分析已知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条件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贵在寻求疑问,对疑问挖掘得愈深,学习的进步也愈大.因此,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有效的巧妙设疑,借以激发引导学生去求疑解疑,无疑是帮助学生解决认知矛盾的一条捷径,我的做法是;1.在授课伊始设疑旨在引导学生入“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授课伊始适时适度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创设疑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疑境之中去求疑解疑,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时,向学生提出不上山可以测山高,不过河可以测河宽之类问题,学生想那应该怎么,教师趁机引入新解直角三角形,由已知边角求未知边角的过程.这样做,不但使学生注意力快速自然地聚到焦点上,而且还搭桥引渡,营造一个极为有利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学好这一章的兴趣.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疑,首在快速突破中心一般来讲,教材的重、难点处多是教材的中心所在,课堂的教学重点也应围绕这个中心.教师若按教学常规而平铺直叙地分析处理教材,学生多易因心理疲劳而打不起精神.此时不妨另辟蹊径.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疑,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样做往往会收到意外的功效.如在处理“倒溶液”部分的应用题时,学生自来就觉得应用题难,倒溶液就更糊涂了,而教  相似文献   

10.
浅论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问:“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或“这篇文章到底说明什么?”,还有的问:“老师,这些词我都认识,甚至把句子翻译出来,我还不懂,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单词或  相似文献   

11.
学生们在向老师询问如何学好数学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往往都要问:教师,上课的时候听你讲,我能听得懂,下来自己看书,也能看懂,而且很多时候还觉得简单,但是自己做题的时候,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教学方面来说,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中学数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数学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导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自然第六册《磁铁》一课的教学中,我以实验开道,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主要性质和磁铁的用途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达到了教学目的。课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缝衣针自制一个简单的指南针。 同学们在课外作业中碰上一个问题:缝衣针在磁化后,检验磁针的南北两极时,有的针尖指南,有的针尖指北。同学问:“老师,我想使缝衣针的针尖指南,穿线孔的那一端指北,怎么办?”我一时难以解答,只好告诉同学自己反复去试试看。为了解答这  相似文献   

14.
中央教科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安排了一节“认识图形”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在准备课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形,这节课是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果抽象地讲图形的特征,要求过高,学生不易掌握。我在教学中,紧扣大纲和教材,采用“认一认、找一找、折一折、数一数”的四步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认一认这节课开始,我先出示钉子板,用橡皮筋拉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我苜先拉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图形?”然后不断变化图的形状、方位,继续让学生回答辩认是什么图形,用“动”的教学思想来教学认识图形,这样拉出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习新知的欲望。在学生感知长方形、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愿学、好学、乐学。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数学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首先,教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先叫5名同学到讲台前按顺序站好,其它学生从左到右依次反复默默地数这几个同学,只要他们报出一个数,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是数到第几位同学了。如学生报9,老师就能很快说出这是数到第4位同学。这  相似文献   

16.
聪聪两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窗边的小豆豆》。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着。“聪聪——”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聪聪吃了一惊,眼睛不由得循声找去。桌上站着一个小不点。聪聪又惊又喜:“小书虫!我正想找你呢!”“我看你在发呆,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小书虫不急不慢地说。“今天老师上阅读课的时候说‘阅读因思考而快乐’。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聪聪说。“原来是这样,”小书虫想了想,“我懂了,你们老师是要你们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怎样思考呢?”聪聪急切地问。“别急,让我想想,”小书虫眨眨眼睛说,“我想…  相似文献   

17.
陈林 《阅读》2014,(43):28-29
<正>每一篇作文都是写出采的,但是谁写出来的,有时候却说不清楚。有孩子要说:"作文当然是我写出来的!"如果我们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就能理解了。这篇作文确实是你想写的吗?这篇作文是不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这篇作文是不是已经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了?好的作文一定是自己"想"写的。这个"想"由谁来断定?当然是由作者来定,因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人才学及名人大家的成长都告诉我们: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要意识到这一点.然而时下中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与五、六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到底是世风日下呢,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不能适应新现实、新形势的发展呢?根据我的了解,不少中学毕业生在就业或升学之后,有这样的反映:中学的思想教育空洞的大道理多,形式主义的活动多,板着脸孔的管教多.这是学生的声音,恐怕也是一个令人痛心的,需要正视的现实.那么,对于班主任来说,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工作呢?教师从事的是爱的职业;爱,就要知人知音.学生的家庭成长经历,他们的左邻右舍,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都应当心中有数.我所任班66名学生,我都一一谈心.谈心之后,我作了综合分析,这个班的共性是:多数学生生长在工人家庭,俭朴勤勉;思想方法比较务实.但缺乏更高的追求;学习比  相似文献   

19.
二年级《平衡架》的教学片断 :学生活动 :(玩一玩 )把铅笔放在指尖上 ,把尺子摆在指头上 ,使它们不掉下来。教师 :我们把这样不掉下来两边一样高的状态叫平衡 ,那么平衡有什么秘密呢 ?请同学们先认识平衡架 :介绍平衡架的构造 :底座、立柱、平衡尺、支点。问题 :你能让平衡架平衡吗 ?学生活动 :(每二人一组操作活动 ,教师为每组提供一个平衡架和数个钩码。)有的学生一边挂两个钩码 ,另一边挂三个钩码 ,一会儿又取下一个钩码 ,两边钩码不停的移来移去……。学生反馈 :(1)学生 :每边挂两个钩码 ,都挂在 6字上就平衡。教师 :两边的钩码一样多 ,…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外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按其各自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大致可以归为四种理论:转移理论,制造理论,旅游理论和成长理论。转移理论把教与学视为一个简单、直接的转移过程。它把知识看作是一种特殊物质,可以通过教学,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从这个地方转移到那个地方。学生的大脑被视作一个空容器,老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往里面灌知识,直至灌满。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