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有湘西生活的韵味、充盈苗族乡土的风情、饱含民族文化的眷恋,构成了沈从文小说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从而使他的小说呈现出浓郁和丰厚的民族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沈从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他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然而,在沈从的全部创作中占有突出位置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他的作品描写湘西独特的自然风物、人情世态,展示了湘西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形式,及其在时代的大力挤压下的扭曲与变形,讴歌了湘西底层人民身上朴素的人性美和道德光辉。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作家田瑛的小说营构了一个虚拟的湘西,亦即第三种湘西。它远离了沈从文抒情的湘西,孙健忠写实的湘西,逼近了一个文化精神意义的湘西。田瑛的小说,在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坚守着一种执着的文化审美,一种原始生命冲动的文学倾诉。他的小说创作实践,使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湘西现代文学传统,划出了精神上一以贯之,却又各自鲜活的三个方块,亦即第一、第二和第三种湘西。田瑛是一位生活于现代都市,精神却自我放逐到自己的湘西的作家。他文学发问的方式,就是他小说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其家乡湘西以及湘西的民俗成为他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作者从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提炼出饱含深刻寓意的意象母题,将民俗文化摄入作品并使之具体化,艺术化,形象化,从而使他的湘西乡土小说具有了丰厚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是一部反映湘西历史和现实的楚辞,那么是什么支配着他的这种创作倾向呢?是积淀在他灵魂深处的湘西情结!本文试就他的湘西情结的形成、体现和影响作一番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李玉杰  邵智 《考试周刊》2013,(27):15-16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在中国文坛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乡土小说带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他是湘西地域文化的抒写者。文章论述了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作为性别群体,湘西土娼一直以来都是被赋予了独特内涵的艺术符号,他的小说创作中的湘西土娼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沈从文主要通过传统中国画的工笔和对比的服饰艺术描写手法,塑造了湘西土娼这一特殊群体。通过湘西土娼这一文学形象,沈从文的自我焦虑不仅得以宣泄,也表达了他对都市上流社会及其代表文化的厌恶及否定和他力图重塑国民灵魂,创造优美、健康、自然、不悖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宏大愿望。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小说中构建起的湘西世界总是以本真和原初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乡土风貌有浓浓的地域特色,那里的人民展示给我们的是人性的美。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分析、探讨沈从文小说中对湘西人文地理、风俗民情的原生态描绘。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描绘,既表达了他对湘西水乳交融的情怀,对自然生命的讴歌,对美好人生的倾心与向往,又曲折的反映了他的写作理想和社会理想,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沈从文小说的另外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9.
现代作家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文字,毫无疑问属于我国文学宝库中最值得珍贵的那一部分。虽然沈从文写的是小说、散文,但在那些散发着乡土气息和充满山野风情的文字中,似乎总有一种如陶渊明山水田诗似的内蕴。在他留下的大量文字中,小说《边城》一直广受推崇,作品以素雅高洁的文字和轻灵飘逸的笔调为中国现代文学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乌托邦世界—神奇优美的湘西边城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与散文构建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在作品中,他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其湘西小说的特点是题材取自生活,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透视人生,表现出人的自然化和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小说创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自由挥洒的散文化体式、多样化的叙事方法以及独特的文学语言,这是其小说重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刘进军 《甘肃教育》2011,(18):71-71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无疑是一个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作家。他出生行伍家庭,长于湘西边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反映了湘西人民的不幸和阶级压迫的深重,然而这些描写与揭露又大都是熔铸在民俗描写之中的。他的这些小说。没有浓烈的“火药味”,没有刀光剑影,没有使人惊心动魄的情节,  相似文献   

12.
尹志强 《快乐阅读》2013,(27):126-12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我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领域。沈从文小说的语言不仅古朴典雅、蕴藉隽永,而且富有隐讳色彩。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植于湘西的生活土壤,具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营造出鲜明而独特的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由于其湘西小说的独特风格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他的家乡湖南凤凰县,那里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淳朴的民风,也有着原始的自然美和健全的人性美,所以对湘西这种弥漫着浓郁牧歌情调的边地自然生活的着意渲染,以及对蕴含着和平处世精神的边地自然人生观的深刻揭示,使他走上了弘扬湘西完美人性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上说 ,小说叙事方式体现着作家对作品所要展现的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 ,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本文即想从这一角度探讨沈从文小说叙事模式与其自我定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沈从文创作总体构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都市生命世界”与“湘西乡村世界”实质上是沈从文认知中“自我与他者”模式在文学上的反映。自认为“乡下人”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参照物 (“他者” )展开他对“都市”也即他理解的“现代文明”(“自我” )的批判 ,而这造成了他在湘西题材小说中选择“说———听”叙事框架和客观化叙事的追求 ,产生小说叙事模式的矛盾 ,并进而影响都市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5.
范昌灼 《高中生》2009,(14):55-56
沈先生的文学著作虽以小说为最,如《边城》,但散文亦佳,《湘行散记》《湘西》是其代表,前者是1934年回乡的记录,后者乃1938年经湘西赴昆明在沅陵所写。他的散文,风格质朴俊逸、清淡洒脱,叙写中深含情韵,为当今文坛和广大读者所推崇、喜爱。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作家中,沈从文堪称为一位多产作家。尽管他从一九二五年登上文坛到一九四七年就基本上终止了文学创作,但二十余年间仅小说结集就有五十余种。这些小说如同他的众多散文一样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就大的题材来说,他的小说基本上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所谓“都市文明”的揭露;一部分是对湘西社会生活的描绘,这前一部分小说,如与茅盾对上流社会画卷般的描绘,与张天翼对中产阶级的嘲讽,与曹禺对家庭、社会道德的深刻透视相比,毕竟显示不出更多的思想艺术特色。沈从文小说创作最突出的成就应该说是他的那些用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怀,清丽流畅的文字,精心描绘出来的一幅幅色彩斑烂的湘西风物人情的画图。这部分作品可  相似文献   

17.
1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沈从文,其几十年创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他怀着无限的爱心去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的湘西世界,从而把他的审美理想寄托在湘西的那些自然风景、古老民俗和美好的人物上,可以说他最为重要最为成功的作品,就是反映湘西下层人民人生命运的抒情小说。这些湘西  相似文献   

18.
试论沈从文自我定位对其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论上说,小说叙事方式体现着作家对作品所要展现的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本文即想从这一角度探讨沈从文小说叙事模式与其自我定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沈从文创作总体构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都市生命世界”与“湘西乡村世界”实质上是沈从文认知中“自我与他者”模式在文学上的反映。自认为“乡下人”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参照物(“他者”)展开他对“都市”也即他理解的“现代文明”(“自我”)的批判,而这造成了他在湘西题材小说中选择“说——听”叙事框架和客观化叙事的追求,产生小说叙事模式的矛盾,并进而影响都市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在他的湘西系列小说、都市题材小说以及湘西本土文化与都市文化两相比照的过程中.基本肯定了湘西本土历经数千年不变的恒定文化因素(“常”),而对湘西在朝现代转型过程中.自外而来并传染侵蚀的异质文化因素加以否定(“变”)。从而让人感受到沈从文小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这个出生在湘西风凰古城,身上流淌着苗、土家、汉多种民族血液的文学奇才,在经历了少年时代的痛苦后,毅然选择孑身走出湘西,去外面的世界成就一番精彩人生。他人虽是离开了湘西,但心依然停留在湘西那片神奇的土地,他将对故土的眷恋,对故乡点点滴滴的回忆都化成了一篇篇文字,形成了他独有的湘西世界,也正是因为他的小说中所描绘出的湘西凤凰古城的风土人情,而使得这块原本并不为太多人所知的原始土地被世界所了解,令世人所神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