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树楠清末长期在西部地区任职,其在甘肃的十余年间,兴修水利,革除弊端,开办统捐,为清末甘肃地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撰写欧洲史学著作,倡导变革,救亡图存,关注西北边疆局势。政绩卓越,升任甘肃新疆布政使,在甘肃的十年对王树楠的仕途与为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的清王朝,尽管有过励精图治的蓬勃发展阶段,但降至乾隆中期,随着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某种程度的繁荣,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集团逐渐倦勤政务,骄侈淫佚之风日炽,吏治渐趋腐败。乾隆前期,皇帝虽然对贪官墨吏严加惩处,但是贪污之风却刹不住,到了乾隆后期反而愈演愈烈,大案接连出现。 乾隆后期,最大的集团贪污案,是以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为首的侵吞“监粮”案。甘肃旧例,百姓可以输豆麦捐国子监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这一旧例被革除。三十九年(1773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因甘肃地瘠民贫,户无粮储又时有灾荒,向朝廷请求恢复捐监旧例,筹粮备赈。乾隆批准勒尔谨奏请,特调浙江布政使王亶望改任甘肃布政使,主持收粮捐监工作。 王望是原江苏巡抚王师的儿子。他以举人捐纳知县,历官至浙江布政使。王亶望赴任甘肃仅半年,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月就向皇帝报告,收捐19017名,得豆麦827500余石。这巨额粮食,引起乾隆怀疑,发“四不可解”谕诘问勒尔谨:一、甘肃民多艰窘,安得有近2万人捐监?二、民食尚且不敷,又安得这么多粮食捐监?三、捐监粮多达82万,经久必陈腐,又将安用?四、即使每年借给民间,何不留于闾阎,听其自为流转?勒尔谨回奏,甘省报捐监者,多系外省商民。安西、肃州系新疆新辟门户,商民必  相似文献   

3.
里程碑     
1915年一名爱国志士在《申报》上倡议开办救国捐,并自愿捐献财产十分之一,上海掀起储金救国运动。  相似文献   

4.
清末育婴堂的经营实况及育婴效果——以婺源育婴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婺源因民俗与生计所追,溺婴现象严重。县府政府与民间社会针对这一陋俗采取了诸如颁发禁谕、设立育婴保婴设施等措施加以禁止。光绪二十二年开办的育婴堂,是一所由地方士绅主导的民捐民办的善堂。其日常经费主要来源于开办时获得的捐资生息和茶局代收的茶厘捐,而几乎不依靠普遍民众的捐赠。尽管育婴经费并不充裕,由于育婴堂采用过继领养婴儿为养子、养女或童养媳的方式抚育婴儿,减少了育婴费用,增加了养育婴儿的数量,降低了育婴堂的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杨增新在甘肃任职十八年,与甘肃教育发展有关的活动主要是其署理河州知州和担任甘肃新式学堂总办期间进行的。杨增新在河州积极兴办教育,重修和新建三所书院,开办义学,一时之间河州文风大盛。担任学堂总办时,筹备并负责甘肃文高等学堂、师范馆和武备学堂,甘肃的新式教育由此逐渐取得发展。正确认识杨氏在甘肃办理旧式教育和新式教育的活动,对进一步认识杨增新在新疆实行的文教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祖远 《老年教育》2013,(2):16-17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桩从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桩特大贪污案的首犯,就是乾隆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望。王望是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调任甘肃省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相似文献   

7.
第六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丙三个班向希望工程捐赠图书。已知甲班1人捐6册,有2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11册;乙班有1人捐6册,3人各捐8册,其余人各捐10册;丙班有2人各捐4册,6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9册。已知甲班捐书总数比乙班多28册,乙班比丙班多101册。各班捐书总数在400册与550册之间。问:每班各有多少人?”此题一般的解法是列不定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时期江西乡绅的捐输广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江西乡绅的捐输广额活动。捐输包括捐助曾国藩水师炮船、湘军军饷及捐办地方团练组织;广额分捐广江西乡试举人录取名额和捐广捐输者所在府、州、县儒学生员入学名额两种,其中又分别包括捐广一次性名额和捐广永远性名额。清代江西乡绅的捐输广额活动是其对太平军的本能仇视的表现,同时也说明了其痴迷科举仕进的本性。在查阅大量府、县志材料的基础上,文章分别得出了各种广额的具体数字并列出了表格。  相似文献   

9.
警政建设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深远。受风气闭塞、财政窘促、人才匮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清末甘肃的警政建设成效有限,与沿海内陆一些先进省份相比更是相形见绌。但主其事者或力图振兴,或迫于严峻的社会现状,或迫于来自中央的压力,各种警政措施无不无因陋就简地开办起来了,其中虽不乏虚应故事者,但这一仿效西法的新政毕竟取得了一定成效,实开近代甘肃警政风气之先,对当时闭塞落后的甘肃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化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民国妓捐     
民国时期,各地妓捐的征收与管理略有不同,北京、南京、武汉等部分大中城市有详细、规范的章程可循,并逐渐完善;而其它地区多以简陋条例管理。社会各界对妓捐的征收多有非议,持反对态度,要求禁娼废捐。政府及地方当局在不同时期均采取了有关管理措施,但由于国情限制、时局纷乱、政府管理不力等原因,禁娼与废捐难以实现。就时代发展来看,妓捐随着娼业的衰落逐渐走向消失。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教师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收入已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一个重要税源,同时纳税筹划得当与否对高校教师的经济利益也有了较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对当前高校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确保依法纳税以及最大限度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两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是增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需要,是独立学院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的需要,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针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从独立学院的实际出发,依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线,积极探索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之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的方法,建立了金融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的数理统计模型,希望运用此模型能够达到深化税收分析与预测工作,加强税源监控,提高征管质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从合理划分税收收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创新财政管理体制、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健全税收征管体系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符合现实国情并能有效实施,是一个良好税制必须满足的硬标准。税制设计和税收征管是决定个人所得税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公平与效率的基本理论和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为视角,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实施现状,提出应以追求公平价值优先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的指导思想以及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全国财政会议,决议通过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作为国家收入大宗之一的田赋正式划归地方.近代以来的河南仍然是以农业为地方经济的主体,田赋就成了这一时期河南省财政收入、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与实施,是个人所得税改革道路上的重大进步,进一步适应了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但现行的分类税制、征管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成为实务界、理论界和广大百姓关注的热点。结合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发展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征收方式、征收管理和征税模式等五个方面谈谈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探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的关系以及税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税收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在税制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征管水平需要改进,公民纳税意识也有待提高。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立足公平,分类与综合相结合,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财政开支的透明度,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公平收入分配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更趋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纳入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讨论的热点问题。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管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已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