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合理布局,建立科学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上,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在此基础上,各地应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以周边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形成贯通城乡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  相似文献   

2.
欠发达地区适宜建立以批发市场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心的“农户+批发市场+消费者”和“农户+合作社+互联网农产品龙头企业(电商平台)+消费者”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政府应该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户互联网培训、农村合作社和互联网农业企业培育、资金、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来保障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及技术在涉农领域的不断应用,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迫切需要改造升级。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农产品质量标准、多级检测、信息追溯等体系都不健全的环境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借助改造升级之契机,创新现有农产品供应链,对供应链进行封闭化运行改造,以更有效地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山东诸城水产批发市场为个案,分析我国水产品批发市场运营管理的模式,在总结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构建特色农产品配送的指标体系为出发点,对当前安徽省特色农产品配送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且对该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进行分析。以往的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下,对于特色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没有评价与衡量的标准,因此,本文着重以分析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特点、分析物流配送指标体系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以安徽省面板数据为例,根据AHP法对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从而为企业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完善企业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整合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近期多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建立系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日趋紧迫.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公民的宪法、民法、行政法的基本权利为研究基点,从环节链、主体链、区域链、信息链以及监管链等五链式立体网络模式研究出发,来构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化保障体系.从生产面、流通面、消费面、监管面和进出口面等环节进行全程式制度构建;从生产者、社会中间层、消费者、政府四个互动主体出发进行体系化构建;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生产产业区、城乡结合区和城区为突破口;贯穿包含生产信息、科技推广信息、消费信息、检测信息、预警信息等在内的信息链建设;完善监管链中的技术监管、信息监管、组织监管、行政监管等重要部分,以实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系统性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超对接实施三年来,进展较缓慢,传统销售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通过对河北省农超对接的实施现状进行调研,结合传统购销与农超对接两种销售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建议采用适应当前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渠道农超对接方式,以大型超市产地直采、中小超市就近与农产品产区直接对接、跨区产品销售经产销地批发市场结合配货中心进行对接等形式,提高传统销售渠道服务能力和信息反馈能力,并逐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构建多方共赢的供销体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地产的开发将成为现有机构养老模式的有效补充.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开发商与专业养老服务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的管理模式,以及建立租与售双管齐下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9.
1合理布局,建立科学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布局上,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在此基础上,各地应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以周边小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形成贯通城乡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重点扶持产地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它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践证明,产地中心批发市场建立后,周边众多的小型农产品集散市场就会被吸引过来,成为中心市场的卫星市场。2完善市场配套设施,灵活交易方式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资金投入,加快市场的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水电、道路、交通、仓储、运输、加工、包装、治安、消防、信息和生活服务等设施。同时,灵活交易方式并鼓励交易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实践证明,代理制与电脑结算有机结合,安全、准确、公平、快捷四大优势凸现。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创新,可以大大节省双方的交易费用,并有利于建立比较稳定的产销渠道。3减少经营者负担,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宽松的政策环境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效益高,企业效益低,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企业。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扶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资源整合的效率问题困扰着特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以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中心为例,通过梳理、提炼学校开展特奥活动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庭、社区以及专业团体共同参与的“立体交互式特殊教育资源整合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反思,以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同行的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2009年12月26日至2013年12月5日共207期的农产品周批发价格为样本,从蔬菜、水果两大类中选取11种生鲜农产品的周批发价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Tarch模型考察信息冲击对果蔬类生鲜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得出不同果蔬农产品价格波动受信息影响差异较大且呈现非对称性特征的结论.对果蔬类农产品价格波动预测要根据不同品种的个体差异采取有差别的预测方法,防止对所有农产品采用单一的价格波动预测造成的价格波动预测偏差.建议加快完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农产品市场信息,防止媒体对信息的过度渲染造成人们非理性预期带来的价格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2.
芜湖是安徽近代唯一的约开口岸和工商业中心,该地价格指数基本上代表了安徽的批发价格指数。通过数据收集和插值法,测算出芜湖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总的价格指数,并对价格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安徽,工农业剪刀差并不存在,工业制成品与农产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有利于发展近代经济的资本积累,但却未实现。自然灾害与政治动荡对经济只有暂时性的冲击,长期影响是由国际市场决定的。由于安徽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有相当的规模,商品市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这缓冲了国际市场的影响,使价格水平的涨跌幅度比工业化国家要小。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后认为,要建立成都市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现代农业与衍生的农业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是关键,就条件而言,成都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优势明显,只需建立激活二三圈层的资源潜能的机制;就发展的时代机遇而言,品质时代的到来,开发二三圈层资源潜能是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成都市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议:(1)政府制订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保障现代农业的全面推进;(2)政府公共服务重点和投资进行战略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3)政府应加快完善重要的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支撑机制,推动市场化机制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从商业区位论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临沂批发商城微区位布局的中心集聚趋向性、交通枢纽趋向性和交通干道趋向性三大现状特点,并分析与探寻影响其微区位布局的关键因素:集聚效应、交通集散与开发规划等.进而分析其微区位布局给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和城市意象带来的影响,以探讨其空间布局的城郊化、分散化与小城镇化等新动向,为临沂批发商城合理布局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产品定价策略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时代,新产品层出不穷,给新产品定合适的价格成为厂商的一项重要任务。新产品的定价有撇脂定价、满意定价和渗透定价三种方法。新产品的市场可以看作是一个寡头市场,从微观角度分析,利用寡头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来确定新产品的价格,对厂商的新产品定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蔬菜批发市场作为蔬菜流通的主要渠道, 是发展和运作现代蔬菜物流的最佳主体。文章以山东省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例, 通过分析认为, 蔬菜物流运作中存在市场参与主体数量多, 中间费用高; 产品加工程度低, 技术手段落后; 配送中心建设缺乏统一、合理规划和布局等问题。因此, 应规范和壮大蔬菜物流运作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 积极推进蔬菜商品流通电子商务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7.
桂林市工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市场占有率、盈利水平、新产品比重、行业优势、固定市场份额等指标的比较分析,勾划出桂林市工业竞争力的总体面貌。对提高桂林市工业竞争力,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经济方兴未艾,网络营销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推动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福建省三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产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受限于传统的营销模式,未能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新路子。三明市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转变传统营销模式,大力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并从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完善农产品物流系统和提升务农人员的整体素质等方面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