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企业文化的提出,是现代市场体制对于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客观要求,阐明企业文化是当今企业发展生存的有效的文化武器,并提出企业文化和企业的虚实有机结合,从而引起企业对建立特色企业文化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企业文化具有人本性。现代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这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传统的管理理论把企业当作专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认定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利润。在现代企业文化看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更是一个人的组织;它不仅谋求利润,而且更谋求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万千的事实向世人表明,我们正处在由公司经济向现代客户经济演进的历史进程当中,经历着-场空前的商业范式革命. 在客户经济的运作中,企业同市场的关系越来越"由企业选择客户"变为"由客户选择企业",从原先的"企业说了算"变成了现在的"客户说了算".企业经营与顾客的消费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费的作用和功能已成为祖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客户的需求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4.
管益忻 《职业圈》2008,(13):3-3
万千的事实向世人表明,我们正处在由公司经济向现代客户经济演进的历史进程当中,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商业范式革命。  相似文献   

5.
齐长明 《职业圈》2010,(34):76-77
人力资源怎样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变成显化的大家认可的意识,提升员工绩效,特别是提升团队绩效,从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蔡荣源 《职业圈》2010,(33):15-16
企业培训和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重视和发展的内容。只有理解了企业培训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黏合剂,是磁场,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的潜能,凝聚发展的合力,是企业宝贵的、潜在的无形资产.文章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津津 《职业圈》2013,(24):13-13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认同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其实质在于把一种深厚的人文精神融汇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过程中,是企业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企业文化的兴起正是缘于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相当于思想对于人。所以对企业来讲。为什么设备资金差不多,有的会发展,有的不发展。甚至有的设备资金都很雄厚但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企业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文兰 《职业圈》2012,(36):10-10,12
一、企业公民、早在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就提出“企业公民”的概念,其涵义是: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像每个社会公民一样。既享有相应的权利,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它脱胎于商业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从法学的角度强调了企业的“社会公民”身份。并扩展了传统商业道德涉及的领域,丰富了企业管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整合了各种资源的一个有机体,它聚合和使用多种资源创造价值.在诸多资源中,人力资源一直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并且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赢得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13.
企业文化年     
万江心  李静 《职业圈》2012,(1):62-64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年     
由于关于企业文化的奠基之作都是在八十年代诞生的,从那时到如今,是企业文化在中国实践与发展的30年。这30年,是企业文化从一个逐步被企业认识。逐步被重视、逐步升温成“文化热”的30年。 2011年11月12日,“企业文化三十年:实践路径与方式——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在企业文化理论诞生30年之际隆重召开。30多年来,我们的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王新业 《职业圈》2011,(3):33-34
尽管有诸多理由,企业待遇不高、吸引力不足仍是最基本的原因。因为企业是用工的主体,招工难不难,关键在企业。来自劳动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福利待遇好的企业均不存在长期缺工现象。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教练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已经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效益提升和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教练技术不纠缠于概念和对错的争论,它强调目标导向和"加法原则",即在人们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能力,增加个人更多的行为可能性和灵活性,因此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倡导的"包容性增长"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17.
谈企业文化     
郑伯勋教授说过,沙因先生的定义之所以被公认,是因为尽管组织文化的探讨至少有五大传统十二个观点,说明了此领域复杂多元。但我觉得有用仍是评估这些传统和观点的重要指标,只有在功能论基础上,我们才能讨论组织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助益和功用。而显然,沙因先生的论著正是此中佼佼者。很多人论述企业文化总是喜欢在意识形态里转来转去,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曲解“组织文化”,而不去真正想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春兰 《职业圈》2012,(29):10-11
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不仅是企业间的竞争。也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各个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结构调整。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文化对确立改革思路,理顺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吴琼 《职业圈》2013,(24):14-14
企业文化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积极的文化可以推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但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却阻碍着企业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本文浅谈作者浅见。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四个层次的文化,其管理功能是从两个方面得以实现的,一是建立相应的制度,付诸实施,是硬性管理部分;二是企业价值理念的文化道德约束作用。其涵盖一个企业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对企业的发展和每一位职工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效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貌,有助于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面临改制、转型等问题,在企业管理变革中企业文化已成为重要制约因素,企业文化正在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经营业绩,实现企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