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文冰 《新闻界》2004,(3):73-7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决定了党委机关报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新闻报道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作为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宣传工作,最大的危险同样是脱离人民群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宣传工作,推进作风建设、改进新闻报道的核心同样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一、“三贴近”的内涵丰富,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宣传思想战线的…  相似文献   

3.
李庆旺 《新闻世界》2008,(12):150-151
风气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作风,败也在作风;一个干部的形象,优在作风,劣也在作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宿州市公路局党委扎实推进“作风整顿暨效能建设”活动,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培育和树立良好的风气,  相似文献   

4.
今年,新华社党组提出“抓作风,改文风”的工作部署,这的确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事关新华社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的战略之举。作为新华社的从业人员,我们必须从新华社是党的、国家的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为人民服务的高度去认识这一举措的重大现实意义,全身心地去艰苦实践。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闻工作者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根本宗旨就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上,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更好地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  相似文献   

6.
反映群众心声 推动实际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映群众心声,是党报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总体上说,我们的各级党报一直是重视做好这方面工作的,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一些报纸上“领导活动多,会议新闻多,工作报道多,基层信息少”的现象的确存在。因此,今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要求新闻宣传工作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十分必要。怎样做好反映群众心声的工作呢?第一,需要提高认识。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要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尤为重要。是重视还是漠视人民群众的心声,实质上涉及到为谁办报、办什么样的报的大问题。第二,必须讲究方法。社会舆情非常复杂,报什么,怎么报,应当从大局考虑用心研究。本期《前沿关注》讨论“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所发5篇文章对此作了较好的回答。我们热切希望各级党报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十六大精神大胆探索,切实做好反映群众心声的工作,本刊十分乐意介绍各地创造的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长治县采访, 不少人讲起县委书 记王斗林“四不怕” 的故事。 历史的威力蛰伏于现实的土壤。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长治县委书记王斗林根据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四怕”倾向,带领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 ,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一方面它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要发扬和继承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并以此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另一方面 ,表明党中央诏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 ,就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用西柏坡精神建设小康社会。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种进取精神的体现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进步发展的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  相似文献   

9.
党报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宣传阵地。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才能增强党报的凝聚力、感染力、亲和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0.
刘枫 《军事记者》2007,(2):15-15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当好喉舌,出色完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任务,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就必须牢记肩负的历史重任,养成良好的采访作风。只有这样,才能采访到真正能折射社会生活的“那一滴水”。  相似文献   

11.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冶党,以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教育,推进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要把今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人民日报社作为党中央的一个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定和江总书记的指示,把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必须看到,党的机关报作风如何,既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也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作风问题,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这次人民日报社工作会议上,一些同志在发言中谈到…  相似文献   

13.
《河北日报》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的一篇报道《古稀老人批评县委忘了百姓,县委书记转变作风登门道歉》,是一篇短而活的好新闻。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这篇报道有很强的思想性,主题鲜明。在配合整党、端正党风的今天,很有针对性。在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亲密无间,骨肉情深。党领导了人民的革命事业,人民的乳汁养育了党的儿女。然而到了和平岁月,党的某些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不那么融洽了。某些人把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权力当作谋求私利的资本,高高在上。不甘作人民公仆,而要当人民的“老爷”,正是这种人丑化了党的伟大形象,使党在人民群众中一度产生了信任危机,多么令人痛心! 临西县委书记滑福恒同志虚心接受群众批评,针对某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严重官僚主义作风亲自登门向古稀老人道歉,并在县常委会和三干会上作了深刻检查,还通过有线广播传到全县。这种做法是整党工作中党风有了根本好转的一个标志。临西县委书记带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14.
新闻必须真实,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十年内乱中,新闻的真实性遭到严重破坏。报纸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大为降低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主要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政治上、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不断清除“假大空”的流毒,实事求是的作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扬,报  相似文献   

15.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作为党的重要舆论工具和宣传阵地,其信用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教育、引导、鼓励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新闻媒体的形象。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大力强化诚信意识,利用所掌握的舆论工具,把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改革创新、积极奋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薛玉松 《大观周刊》2012,(12):50-50
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忠实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今天,我们党仍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不懈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目前,油田党委提出“开发油田必先开发心田”的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各级党组织的建设从根本上得到加强和改进。因此,推进胜利心田建设,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新升华,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晚报作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报纸,全心全意地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同时也是晚报的生命线之一。因此更要重视在新闻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羊城晚报》是一家有影响力的晚报,多年来十分注意并努力探索如何将“以人为本”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宣部旗帜鲜明地、坚定不移地在新闻战线反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突出地抓了“有偿新闻”的问题。中宣部的这一重要举措,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同愿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工作者的衷心拥护。“有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权与金钱(包括物化的钱)的交换,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它影响新闻的真实,损害新闻单位的形象,腐蚀新闻工作者,败坏社会风气,是新闻单位的一种腐败现象。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有偿新闻”在我国的出现和泛滥,有着深刻的现实和思想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企业的商品观念和竞争观念日益  相似文献   

19.
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中,“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理念的最高标准”等执政理念话题几乎贯穿始终,作为一个公务员,我通过聆听学习总书记的报告,体会到党要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就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第一目标,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作为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正>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中共中央在此度过了13个春秋,养成了务实廉洁、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延安作风”,这与国民党奢侈腐败的“西安作风”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民群众逐渐抛弃国民党、转而拥护共产党。延安作风体现着延安精神的内核,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和传承延安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进其资政育人的政治功能。延安作风不但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在当下,对作风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