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同学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整个电学部分的基础内容。我们对串、并联电路的学习所能达到的程度直接会影响到对欧姆定律及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等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学好串、并联电路是以后学习有关电路知识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串、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识别串、并联电路是“电路”一章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关键.那么,如何识别串、并联电路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一、电流流向法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沿一条回路流过所有的用电器,_回到电源的负极,则该电路为串联连接;若电流流到某节点时分为几条支路,则该电路为并联连接.二、开路判别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若将电路中某一用电器断开后,电路形成开路…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整个电学部分的基础内容.我们对串、并联电路的学习所能达到的程度直接会影响到对欧姆定律及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等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学好串、并联电路是以后学习有关电路知识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吴剑娥 《理科爱好者》2004,(7):i034-i035
本单元涉及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较多,是电学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常考点,历年高考都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应用上,通过对电路串、并联关系的识别,分析电路中某一段电路结构变化引起的电压、电流变化,以及计算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等.  相似文献   

5.
串、并联电路知识贯穿于初中物理教材电学部分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同时也是高中电学学习的基础。可是在教学中,学生总是对电路的动态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及电学计算题感到比较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掌握不准确、不全面。为了便于学生记忆.使知识系统化,笔者将串、并联电路特点归纳、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6.
同步点拨【学习目标导航】1.从能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3.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电学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把初中电学中的各个物理量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相结合可推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解题中利甩这些特点,可大大简化解题的过程,化繁为简. 一、“串正”所谓“串正”即为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压,消耗的电功、电功率,产生的电热都与电阻  相似文献   

8.
数理结合是学好物理的一条重要途径.电学中的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将欧姆定律内容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联系起来,再结合数学中方程组的知识,许多相关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张友金 《中学理科》2005,(10):24-31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历年来都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中考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后,判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范围;用伏安法测电阻等.  相似文献   

10.
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学好电学的基础.初学电学的同学往往会因不能正确地识别电路而造成解题失误.下面介绍几种能迅速而准确地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简化电路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在许多情况下,将复杂电路简化是解题的关键。我们中学生只有掌握这一特殊技能,才能利用串、并联的基本特点对电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在电路的简化中要把握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一、区分串、并联电路 一般情况下,电路中的元件不止一个,因此在具体解决电路问题时,首先须识别这些元件是怎样连接的.它们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还可以混联(即几个元件并联后再和另一些元件串联,或几个元件串联后再和另一些元件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区分串、并联电路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电路识别 1.解题策略 识别电路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只有搞清楚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学会简化电路的技巧才能综合运用电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的具体思路有:①先识电路,即对电路进行分析,看懂电路图,把电压表当作断开处理,把电流表当做导线处理,画出其等效电路图;②再分析,即当开关的断开、闭合,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左右移动时.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之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有时是致关重要,它往往是解题的第一步,初学者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识别串、并联电路. 一、利用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各支路均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而串联电路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相互牵制、相互影响.如果将电路去掉一个用电器,而其它用电器均能工作,这个电路就是并联,否则就是串联.  相似文献   

15.
杨奕杰 《贵州教育》2011,(17):45-46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中的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下面是某位教师教学此课的片段:  相似文献   

16.
对初三物理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题,学生普遍反映最困难的是寻求解题思路,遇到习题不知如何入手。过去我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当堂能理解掌握的学生仅占半数。后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他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概括,教他们利用图表制订解题方案,当堂掌握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分析可知,对于由两个用电器(即两个电阻)组成的简单串、并联电路,有如下规律: 1.串,并联电路的各物理量(U、I、R、P)间存在两种直接关系:一是同一电阻的各量间的关系,如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等(总电阻当作一个电阻看待);二是几个电阻同属性物理量间的关系,即串、  相似文献   

17.
唐明远 《物理教师》2004,25(11):35-36
在初中物理电学习题中,电路图分析占有较大的比重,常常出现一类因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等引起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发生变化的题目.这些题目中一般是由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键、电源和几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一是通过电键的打开或闭合,研究电路的组成形式,分析各用电器之间的串、并联关系;二是研究由于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所引起的电路中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三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有关公式进行计算等.此类题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求解电学问题常用的重要规律,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及相关电学知识解题,对于提高对电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重要作用.下表是本章主要知识结构及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关系,对以下知识必须熟记,并达到能灵法运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13):151-153
电学实验是高考物理实验的重头戏,具有难度大、要求高、类型多、方法灵活等特点,欧姆定律是其基础理论,串、并联电路规律则是分析设计实验的核心工具和方法,串、并联电路总电阻规律在深入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法和限流法以及半偏法测电阻中渗透深入,隐晦,难以理解。挖掘出其隐含的这一核心物理规律,分析清楚串、并联电路总电阻规律是突破电学实验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知识。  相似文献   

20.
简单混联电路的计算在中学物理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谓混联,指的是串、并联混合。如果应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特点就能解决的混联电路称简单混联电路。如果需应用电流、电压的回路定律(如基尔霍夫定律等)才能解决的电路称复杂混联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