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识写分开、多识少写”的新理念,“多识”有利于儿童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迅速进入汉字的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少写”主要考虑儿童体格发育尚不健全,手指肌肉不发达.长时间写字对正常发育不利。同时“少写”也有利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充分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相似文献   

2.
翁洁燕 《广西教育》2010,(22):48-48
识字教学中有一个认字与写字关系的问题,“只认不写,先认后写,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教学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识字教学的内涵。然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探究适合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的识字教学模式却是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学习负担.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在拼音部分,就让学生及早地接触汉字等,这就为解决“识字”这个“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人教版教材的识字教学给了广大教师一种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开发多通道的识字途径,提倡多认少写,提早阅读。  相似文献   

4.
所谓“识写分流”,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掌握生字情况提出的不同程度的要求。识写有“进”有“退”,分层施教。具体说,是指识字和写字在时间上分流,不完全同步,即先识字后写字;是指识字和写字在数量上的分流,即多识字少写字;是指识字和写字在内容上分流,即改变识什么写什么的运行方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费时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不能尽早进入阅读,而不能尽早进入阅读的最大拦路虎就是生字太多.为此,让学生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势在必行.怎样才能早、多、快呢? 1识写分流 何为"识写分流"?简而言之,就是把认字和写字暂时分开,也就是把生字"四会"的要求分项、分阶段落实,而不是向过去那样一步到位.其总的原则是先识后写,识多写少,从描到写.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实行识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又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  相似文献   

7.
张金珠 《广西教育》2007,(5A):31-3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也对识字明确提出了“会认”和“会写”的两种要求,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但事实上,一年级识字量很大,“回生率”很高。每课十几个识字量,教师和学生压力不小。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这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提前读写,避免了因字字须“四会”而造成的学生学习汉字的负担过重、认不快、写不好的现象。如何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呢?  相似文献   

9.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程标准》也对识字明确提出了“会认”和“会写”的两种要求,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其中低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但事实上,一年级识字量  相似文献   

10.
张洁 《辽宁教育》2018,(1):12-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关于"识字写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3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个字。  相似文献   

1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新课标一二年级加大了识字量,加快了识字步伐。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降低难度、加强写字”的方针。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尽可能多地认识汉字,尽早进入阅读阶段,对学好各门功课、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尽早利用汉字进行阅读,新课标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如何使低年级学生认得快、记得牢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理念进行了认真审视,强调要重视识字写字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识和写的要求分离,先识字、后写字,多识字、少写字;关注写字的过程,注重情感体验;以及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使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这样能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鲁清 《考试周刊》2014,(68):45-45
小学高段学生识字写字回生快、错得多。文章认为,在识写教学中可提高识写的有效性,增强识写的趣味性,挖掘汉字的规律,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高段学生识写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国低年级识字教学主要采用“识写同步”的策略,即认识的字均要求会写会用。2001年9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正确实施识字的课程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要求,这避免了以往因“四会”(即“会读、会写、会讲、会用”)要求而造成学生学习汉字的负担和认不快、写不好的现象,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以便让学生提前读写。  相似文献   

17.
练习是巩固识记语文知识,使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程中生字教学的特点是识写分离,多认少写,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安排给学生巩固记忆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基础教育第一学段的识字与写字目标定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上述目标传达给我们这样几点信息: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成为首位目标;2.识字的要求与以往有所不同,要求识写分流,多识少写;3.强调对学生写字姿势与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不仅是识字教学要求的变化,也是识字教学观念的变化。即由传统识字教学“同步认写,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以便小学生及早进入文字阅读的阶段。因此在写字教学难度降低的同时,识字教学的难度却增加了。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效率,让学生达到更高的识字量,成了摆在一年级语文教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  相似文献   

20.
毛冬生 《青海教育》2015,(Z1):52-53
《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九年级以前,要累计认识常用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识字任务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新课程的识字教学,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劳动强度,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致使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媒介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