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应该树立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的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动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动态生成。笔者就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如下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学、教师,开发和利用生成性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的又一个新课题.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推进的过程.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背景分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我们要能通过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促进预设教学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同时,新课程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因此利用好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当前课改向教师们提出的又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精彩有效的课堂"都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及其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是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中随机捕捉和适时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过程.叶澜教授曾说过:"新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因此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随时抓取在课堂中即时突发的新信息,及时筛选,合理取舍,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从而使课堂在不可预约的精彩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能灵活机智地应对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并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善于把学生的质疑、反常思考、错误想法等当成有价值的课堂新资源,充分利用,从而使课堂成为充满智慧与灵动、不断生成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有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课堂的资源,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并进行引导、挖掘、升华。  相似文献   

7.
庄昕丽 《考试周刊》2012,(49):96-9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面对这些不可预料的生成性动态资源,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使课堂成为激发灵感、激起热情的学习乐园,彰显其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预设”外,往往还会产生动态的生成资源.生成性资源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能,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教材忠实的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有必要深入地探索语文动态生成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引领课堂走向精彩.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师预设之外的种种想法,往往就是课堂教学即时生成的资源。教师要把握教学动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种动态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以不断产生课堂教学的亮点,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0.
杨鑫 《中学教学参考》2010,(17):100-100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科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科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它除了“预设”和“预设生成”外,往往还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动态生成”信息。在科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运用敏锐的目光和智慧的头脑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将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将促成课堂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本之间不断地交流、互动、对话、碰撞而产生知识.产生智慧的过程。课前预设教学方案固然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灵动的生成性资源而难以按步就班。这时就需要进行恰当灵活又富有创意地策划和调整。协调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构建出一个充满生机,富有灵性与生命活力的课堂。笔现就对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略谈拙见。  相似文献   

12.
管洪涛 《当代教育科学》2007,(3):112-112,114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动态生成这个新名词也频频出现。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邹立平 《辅导员》2009,(11):28-28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而学生正是创造这富有生命力课堂的主力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许多课程资源往往在师生互动、对话的过程中涌现和生成。只要我们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就能重建起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并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那么该如何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是当前教育向教师们提出的又一个崭新的课题。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树立学生资源意识,追求生成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而理想的课堂又是师生真实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这是一种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不可能完全地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前进.经常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方法等。教师要准确、及时地捕捉到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能动地改变教学计划、调控教学过程,从而灵活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新课程所关注的是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强调学生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活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爱好、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学生学习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碰撞、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会出现许多意外和惊喜。课堂教学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动态课堂生成的过程中应教给学生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根据学情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阅读习惯,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思维过程、情感变化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从意外的不确定中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捕捉有用的教学信息,使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新生长点,加以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有效利用生成资源 优化动态生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应该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要具有鲜明、合理的课堂资源意识,成为课堂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自己教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要以学定教,及时捕捉、有效利用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我们如何优化利用课堂中生成性资源呢?  相似文献   

20.
李超 《考试周刊》2014,(3):69-69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推进的过程。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资源的生成,再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及交互的回应反馈,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生长元",实现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内容或程序的新教学过程的生成,同时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彰显教师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