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凌晓燕 《教育导刊》2005,(12):19-20
“民工荒”现象反映了劳动人口素质不高而又缺乏培训的现状。“民工荒”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危机,同时也是一种转机。解决“民工荒”问题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社会再继续教育机制和提高劳动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深层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超过1.5亿的中国,从2004年初直至2005年,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竟然出现了“民工荒”。虽出人意料,但又有其经济、社会、文化及政策方面的必然原因。它已经并将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工待遇、企业进行转型或转移、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是应对“民工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记者:(以下用口)“民工荒”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民工荒”这一说法能否成立? 莫荣(以下用■):尽管局部地区存在民工短缺的现象,但“民工荒”这一说法还是不能够成立,因为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认为,与其说是“民工荒”,更不如说是企业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因为企业支付民工的工资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特定情况下,被压到很低的水平并且长期保持不变,导致民工不愿意到这类企业就业。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工培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是我国特定地区、特定阶段出现的暂时性的劳工短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民工荒”的原因之一。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给农民工培训提出了必然的要求。按照经济学中难以伪造的原理,农民工的培训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农民工的培训要坚持成人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进入7月份以来.随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回暖,以及国内经济抬头.因为金融危机爆发曾一度销声匿迹的"民工荒"--这个耳熟能详的中国式专有名词,最近又开始流行.其实,早在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就从绝对数量短缺的层面对"民工荒"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民工荒"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工荒”给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文章从“民工荒”爆发的原因入手.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分析此次变化给其带来的特殊影响,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背景材料】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沿海各地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问题。当前在沿海地区,正遭遇新一轮民工荒。一年又一年,民工荒就像连续剧一样在农民工输入地上演。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在春节期间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的民工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出现经济增长与企业利润下滑相伴随的现象,这被有些学者称为“悲惨式”经济增长。我国出现“悲惨式”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产业陷入衰退、经济粗放增长、企业缺乏核心能力等等。结束“悲惨式”增长有赖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两大焦点,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民工潮”到“民工荒”这一市场经济现象会给大学生就业提供很多借鉴,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机遇和挑战。这一切,都给各级政府、高校、考生和家长、民工以及用人单位带来不同且极为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局部地区、部分行业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工厂企业“招工难”;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却找不到出路,出现“就业难”。“两难”并存现象是在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出现的,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障碍。正确认识和解决农民工“两难”并存问题,是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工程必须高度重视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由农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现象,也叫做“民工潮”.最近几年,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量农民失岗返乡.但现在经济有所上升,许多地区反而却出现了“民工荒”,并且在东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总的来讲,新时期我国“民工荒”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因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解决“民工荒”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结构论人口流动模型的调整与"民工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托达罗式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劳动力流动的短期模型,分析了对模型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而解释当前中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民工荒”的出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加剧,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它不是一种总量性的劳动力短缺与过剩,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凸显.“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和中国经济脱离“低成本陷阱”的重要转折.因此,要充分利用“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所形成的倒逼机制,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下“民工荒”的产生是由当前的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和人文环境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入研究“民工荒”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效解决“民工荒”问题迫在眉睫。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是化解“民工荒”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民工荒”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民工荒”实际上是“人才质量荒”,其根源于民工的“教育荒”;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优势及发展意义的分析,认为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能培养大批具有某方面专业技能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民工荒”的有效途径;文章最后提出了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来化解“民工荒”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甚至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相继出现了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时间“民工荒”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认为,“民工荒”现象,其实透露出一种“结构荒”、“教育荒”、“技工荒”。通过对发生“民工荒”地区的调查表明,缺少的主要是初、中、高级技工,并非是普通农民工。此“民工荒”,显现了我国技能型高素质岗位人才的缺乏,凸现了我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去年年底,我们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出现了用工紧缺的矛盾,造成一大部分企业因为劳动力的紧缺而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些老总过去一直认为“找一百条狗难,找一百个工人很容易”的意识真正受到了理性的冲击,才使他们认识到“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真理。新闻媒界把这现象称之谓“用工荒”或也称为“民工荒”。笔者认为,企业“用工荒”的出现,是民工向企业用工制度的一个挑战,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18.
于日锦 《农村教育》2007,(11):28-29
同一种资源在市场供求上却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悖论”:一方面严重短缺.一方面又严重富余。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正面临并将长期面临“短缺”与“富余”并存的困境。早在200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了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随后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而蔓延到中部地区劳动力输出省份,并且形成今日全国性的劳动力短缺呼声。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角度看“民工荒”现象产生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在我国的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一些用工单位相继出现了招不到工人的“民工荒”现象,这种现象的由来有多种因素的作用,但究其根本来自于农民自身素质低下、技能缺乏,适应不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本文就是从教育这重深层次的因素出发来探究“民工荒”产生的成因,以期找到“民工荒”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20.
“民工荒”成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平 《天中学刊》2011,26(1):59-64
从国家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三个层面剖析,民工短缺只是局部的、暂时的,"民工荒"只是"结构荒"、"质量荒"。"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年龄、性别、地域和技能型"民工荒",它并不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绝对数下降造成的用工不足,而是由特定人群短缺而造成的结构性供给不足,或者可以说是结构性有效供给总量不足,即真正能够满足流入地需求又能外出的劳动力数量有限。单独从某个角度分析"民工荒"是不全面的。"民工荒"现象的形成,既有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因素,也有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的因素;既有直接的因素,也有深层次的因素;既有经济、社会的因素,也有人口、观念的因素,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且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民工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其背后隐含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矛盾,体现了人们对科学发展理念和公平制度环境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