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结构行云流水,课堂气氛和谐欢快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观摩中,我发现做到以下三点,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促使学生思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而创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过程,而创作能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宋代哲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教学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欲望。设疑之于教学,  相似文献   

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通过设疑、析疑、再质疑的过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现就化学教学中的设疑方法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疑能引思,疑能激趣。我国清代学者陈宪章就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设疑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巧妙设疑,不但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历史教学实效。那么,历史教师该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7.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置疑,适时启发、引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一、巧妙设疑、置疑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习的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一个直接因素。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置疑,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书刊、报纸、电视,知道点生物学知识,但不深刻,并非直…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9.
陆锦妹 《中学文科》2009,(12):20-21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触动学生的灵魂。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真正发挥“助产士”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反思和斟酌,在此浅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一旦学生在学习上产生这种心理需求,会使学生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从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从而表现出数学的无穷魅力和艺术感。  相似文献   

11.
宋代哲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教学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欲望。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情逝,水潭即成无澜死水;情生,潭源自有活水来。1.在"导入点"设疑——引学生入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时,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打破思维的平静湖面,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很快进入课堂角色,取得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12.
设置悬念是章回小说和编剧本惯用的手法,情节到了紧急关头,往往来个"急煞车",引而不发,使读者和听众产生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即悬念心理。学生如在学习中产生这种心理,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感知学习对象,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稳定注意力,深化思维。因此,巧妙地设置悬念是数学教学中教学魁力的一种表现。一、设疑,激发思维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激疑。激疑要先设疑。通常利用新旧…  相似文献   

1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有了疑问,才会有进一步思考、探索、求证,才会有发明和创造,也才会有今天的发展。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学生有效的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教学心得。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有"疑"要"问"兴趣是学习一切事物的动力,是将学习者引进新领域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贵有疑".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怎样设疑,于何处设疑,往往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品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加以解决的问题,都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但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在教学中分量较多,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疑设得好就是成功的一半,善教者必善问,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必然是善于设疑、提问的教师.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学会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设疑导学艺术.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一定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因此,笔者就如何在课堂中运用设疑导学艺术,发表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注重有效提问,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廷敏 《考试周刊》2009,(28):176-176
古人曰:学则带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疑惑,是现有知识与思维之间的矛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或开始,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新知识的源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疑,让学生的思维泛起阵阵涟漪呢?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实现的。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认识不够.往往提出的问题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提问,应采用怎样的呈现方式,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明确什么是有效提问。  相似文献   

1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是催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疑而后思,疑而生变,疑乃创造性思维之根本!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设疑激趣,以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战场,下面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 :“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探究真理的起点 ,疑问是牵动思维的线索。课堂教学中 ,如能适时、适度地设问质疑 ,则会诱发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明确学习目的 ,收到良好效果。具体到建筑结构教学中 ,应按以下方法进行。一、课始 ,发掘问题 ,引起兴趣大到一门课的开始 ,小到一节课的开始 ,富有启发性的设疑提问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点燃学生求知的“导火线” ,使学生带着好奇的心理 ,从课前纷乱的思维中调整过来 ,使教师引入新知识能顺利过渡。例如在讲钢筋砼这门课的开始 ,先请同学们各自…  相似文献   

18.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调动学生进行积极心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育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生动求知、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谈思想政治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怀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新课程,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素质呢?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必须多渠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重视用“设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开头的任务是:启发思维,指导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及心理准备,使他们思有方向,求有目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巧妙设计新颖、趣味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自…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之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结束。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思维,个性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