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香男 《海南教育》2014,(12):81-82
现行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是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课堂教学值得关注的问题。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是把学生训练成解题"机器",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会数学思考"的人。要求教师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维明 《考试周刊》2011,(41):70-70
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总结了我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它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性。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实际上是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的一种能力,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如何引导学生不仅是行为上的参与——站起来发言,还要达到思维上的参与——是否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算是真正"活"起来了。从引趣激疑,创设情境等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孙跃  崔瑜 《考试周刊》2011,(13):90-91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才能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因此"让学生灵动数学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时间,以及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遇到聪明的学生,有的时候教师们不易解决的数学问题他们都能解答出来,真就是这些孩子天赋异禀吗?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聪明在于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解题策略,有的孩子只有一把"钥匙",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能用这一把"钥匙"去解,而聪明的孩子则有几把或者十几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和问题的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果我们将数学教材与生活作为两...  相似文献   

8.
刘桂芹 《学子》2013,(9):22-22
"参与"是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能使学生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大胆设想,勇于探索。布鲁纳说:"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使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构建起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像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目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人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传统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不太好,后来,我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的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进行培养,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转化的思想是把一种数学问题转化成另一种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的方法.把一种数学问题合理地转化成另一种数学问题并得到有效的解决,就是转化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转化"并非是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新知的专利,经过有效的引导培养,完全可以成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浅显地谈一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转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决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其途径是通过教师创设实际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意识习惯.由此可见,学生能否解决问题是检验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的一般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猜测的能力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于是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教育部对新课标进行深入改革,倡导"以学定教"注重"学本主义",这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话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定教",需要教师树立"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法、学习计划.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重视教与学的相互结合,以学生合作讨论、独立思考为教学基础,通过教师合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必须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并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能主动地去学习,自然就不需要教了。  相似文献   

16.
"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只有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才能牢固地掌握学生知识,在数学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但一个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不是单靠某些技能的传递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仅仅靠多做几个习题就能培养的。这需要教师能有意识地改进教学策略、有效地创设学习空间,让学生尽可能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得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现实,应用于现实。"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然而,尽管新课改的口号喊得惊天动地,但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严政建 《广西教育》2011,(25):40-41
沟通生活与数学课程的联系是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把"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等同起来,让学生产生误解,使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相似文献   

20.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小学生虽然年龄还小,对很多问题没有深刻的认识,但是,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因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不同的。要想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首先就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独特之处以及魅力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完成数学教学。我们可以把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他们会觉得学习数学非常有用,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