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数学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爱学、乐学的心理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2.
杨芳 《考试周刊》2011,(84):216-2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激情,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学生必须对学习感兴趣。爱因斯坦曾说:  相似文献   

3.
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如何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众多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愉快教学”。因此,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愉快教学”已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要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掌握它。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尽量掌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笔者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谈几点体会。一、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要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就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同时还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的朋友,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成玲 《考试周刊》2012,(93):95-95
在现行的考试制度的制约下,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完全是为了考试,死记硬背,反复做题,因而他们大多对英语课不感兴趣,或感到枯燥无味,或感到负担很重,这不能不说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缺陷。本文针对学生不喜欢上英语课的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对让学生从"要我学英语"变为"我要学英语"。  相似文献   

6.
目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我们教师面前,即学生中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学习不努力、混日子、混文凭等。如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分析原因,找到学生厌学的症结引...  相似文献   

7.
刘琼 《广西教育》2014,(21):96-96
"少教多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实施"少教多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并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思考。在教学古诗文时如何做到“少教多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当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后,学习时就会觉得"乐在其中"。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愉快的去学习呢?怎样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呢?  相似文献   

9.
在影响学生物理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自信心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些因素都是可以培养的。了解它们对物理学习的重要作用。主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正确动机和坚强意志。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深厚情感,是物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此.我认为我们物理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行为知之实,不能离行以为知。"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古到今,都在强调要让学生先"动"起来。一、激活"动"因,培养"动"意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的意念和力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数学,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树立学习信心.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2.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笔者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是笔者的一点体会。一、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无价之宝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学生而言,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切都很陌生和新奇,对初中段的学习,有一个心理的适应过程。教师和学生及时和到位的交流,对学生较快适应中学的学习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作为班主任,和学生有效的交流沟通,了解他…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就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发表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陈元梅 《考试周刊》2010,(36):150-150
进入高中,学生的一个普遍反映就是英语难度加大,每次考试都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屡考屡差,久而久之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教师应从多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怎样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5.
我曾在淮安听了李刚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揠苗助长》,上这节课之前,师生互不相识,然而课上师生却配合得相当默契,主要是李老师使学生把"兴趣"当作老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兴趣有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常带有很多的无意性,所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们学习新知、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时,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去进行探索学习;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也只有满怀兴趣的学习,才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学习语文就是这样,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一上课就叹气","一做作文就头疼",这怎么能学好语文呢?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当作培养学生成才的起点,把兴趣当作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动力主动、全面地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不明确,他们常常把学习误认为"要我学",所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如何破解此难题,是教师们较为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陶玉芳 《考试周刊》2014,(54):98-99
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自我,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着重论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如何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  相似文献   

18.
乌仁图雅 《课外阅读》2011,(12):148-149
数学学科自身具有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等特点,使得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甚至讨厌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便成为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数学课程的出发点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并结合几年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对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陛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新课改以来,我就一直想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益。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再结合“数学好玩”的学科特点,我第一个想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热热闹闹的合作学习有可能存在“差生更差”的弊端,因此,我的第二个想法是根据初中学生“喜欢竞争”的年龄特点,在合作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探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形成了“合作+竞争”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督导是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师的情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入手;以"学"评教师的"教",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的督导模式,使教学督导成为常态化,进而形成高质量的、多元的、过程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