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教学大纲对教师的要求。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不可能相同,教师在课堂上又难以让所有学生都掌握所讲授的内容,这就有了学困生。  相似文献   

2.
教师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优等生、尖子生,历来都是“天之骄子”,备受家长、教师的宠爱,整天受到关注、呵护,享尽各种优待。而那些成绩差的学困生呢?他们往往被冷落,无信心、无目标地打发花季时光。关注学困生群体,转变学困生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困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欲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有较大的改观呢?一、了解、赏识每个学生,做学生的看护者和助理者要转变学困生,首先要了解、赏识每个学困生。要想方设法去多渠道了解每位学困生的基本情况:智力、学习能力、学习困难之处等,…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作为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一种称谓,越来越被教育者所接受和理解,这一方面代表着教育思想,观念的进步,也标识着教师对于学生差异的多层次划分。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提高我们的教学知识水平外,更多的是要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而这一切的取得都要求教师们要查找产生学困生的吴体根源。从而砖学困生的形成屎因进行“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我们教师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特别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重视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笔者认为,让数学"学困生"转化为"学优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因材施教,转化学困生要有针对性对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使他们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情况的帮助.一般来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他们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抽象、分析能力较弱;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方面表现为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介绍适合他们  相似文献   

5.
会欣赏学生的老师是最愉悦的,受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赏识是一种互给的幸福。——题记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无论在哪一个班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人数多少不同而已。对于学困生的教育要掌握和讲究方法,素质教育实践多年的今天,更提倡和重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  相似文献   

6.
刘瑞玲 《新疆教育》2012,(18):34-34
学困生的成长教育是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落到实处的问题,也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的产生既有其客观因素又有其主观因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寻找一套有效的方法对之进行教育,使之能园满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近年来,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素教质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它要求每一位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为他们创设一定条件,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何为学困生?  相似文献   

7.
袁静华 《小学生》2013,(5):61-61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这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努力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称之为"学困生"的孩子,他们或是考试不及格,或是上课无心听讲,或是拖拉作业等。总之在父母、同学、老师眼里被视为"笨蛋",然而他们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平时不会主动学习,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一度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障碍。下面谈谈对于学困生我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是儿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三让”,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跨越式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班里的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一、学困生转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果一个班级只注重优等生,那不是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学困生转化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需要解决的大课题.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变,但"学困生"并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数学"学困生"问题,是我们学校每个数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校每位教师真正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的话,数学"学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每个教师的追求和梦想,但是面对学困生,真要实现这一梦想却任重道远。只有多一些教育创意,才能有效"蜕去"学困生内心胆怯、忧郁、放纵和困惑的"皮",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智慧、美丽。用生活亮点指点人生小林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和年级总是倒数,经常受到同学嘲讽和老师批评。他在学习上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但又不敢去问老师和同学。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他开始自暴自弃,紧接着就衍生出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向课堂,学习知识。学习的道路是曲折的,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扭转学困生的局面,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和督促。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也不断提高。人们在教育上投入的资金逐渐增多,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知识和技能,但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习系统性、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初入学堂的小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13.
赵秀茹 《学周刊C版》2013,(34):112-113
学习困难又称学习障碍、学习不能,在小学中比较常见,其出现率约占学龄儿童的5%-10%。作为教师,我们应了解、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积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帮助学困生去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教师应多给予学生理解;要帮助家长及早发现,并寻求心理医生的训练矫治;教师要给予学生耐心、细致、具体的帮助,多赏识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发展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知识改变命运,把这些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教学中,为了能实现优者更优、学困生进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积极创设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数学学习情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15.
付慧 《贵州教育》2014,(19):7-8
正在我们贵州,中学的班级上都有一些学困生,如何关爱我们这些学困生,如何让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让更多的学困生爱上学习,乃是我们贵州老师的当务之急。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正确认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谁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好?谁不希望自己有美好的前程?有的学生成为了学困生,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就认为是学生贪玩,学习态度不端正。可我们要问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态度为什么不端正?究其原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创新和开发,"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每一个班级里都必然有优生和差生之分,我们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问题是:本来学生就认为政治课不太重要,没有必要过于重视,加上时间少了,课后指望我们的学生去花时间学习政治几乎没有可能性。那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差生"的转化工作只能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进行。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现结合我的工作实践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意识、体质、心理品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能力等方面与大多数同学相比,有一些差距,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我称他们为体育"学困生"。由于体育"学困生"自身的各种原因,在各项集体活动中常常不被教师重视,甚至还经常受同学们的嘲笑和歧视,造成体育"学困生"学习兴趣降低,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想学、厌学的现象。这与"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那么,在教学中,该怎样对体育"学困生"进行培养呢,在此谈一下本人的点滴体会,不妥之处,望同仁们多多指教。  相似文献   

18.
赵华 《快乐阅读》2011,(27):112-113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数学学困生),更不能排斥他们。应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找准他们成绩之所以变差的原因,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自信的积累和成功的体验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一个好教师最朴素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自身榜样影响学生,以宽容与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20.
程红琴 《中国教师》2014,(11):76-78
<正>众所周知,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但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就有所不同。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就会使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所以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怎样帮助这部分孩子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