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也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 一、互联网——报纸传统优势“升级”的助推器 互联网被一些人称之为天下大同的基石二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并不是“不共戴天”,事实上目前网上的大部分新闻,正是由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站提供的。从另一个方面看,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成千上万网站上的数据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报道线索和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为报纸的新闻发现和采写带来了一场革命,传统媒体完全可以借助新媒体舞台获得第…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联网使报纸记者更加耳聪目明,也正在改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介环境和舆论生态正在不断地改变,传统的传播民生的媒体,例如电视民生信息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机遇。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和报纸等传统的民生新闻传播媒介,可以搭乘互联网这班顺风车实现行业内的转换,实现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在信息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上实现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新闻实践》2011,(9):79-80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使新闻信息的来源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需要改变的是信息获取方式。新媒体人应当运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视角,通过全面获得全国、全球的信息来定位报纸想要获得的信息,并且从观念和信息整合上改变采编方式,做出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所不可取代的报纸新闻。  相似文献   

5.
陶澜 《传媒观察》2006,(6):43-44
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传统媒体——报纸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操作方式。国内传媒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更是预言,2006年,我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整个社会将进入“博客时代”。根据《传媒蓝皮书》报告,2005年互联网传播领域最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公众日新月异的需求,新媒体成为新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产物,这给传统陈旧的传媒格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传媒环境发生了爆炸性的更新换代,信息来源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报纸产业将要面临印刷成本增加、广告下滑和读者流失的巨大压力和考验,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不容忽视。据调查显示,现在的网民几乎都是通过社交媒体软件、微信微博以及手机新闻客户端等途径了解即时信息,已经很少通过报纸来了解时政信息。显然,新媒体正在改变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在使报纸编辑记者更加便捷的掌握资讯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传统工作方式.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及迅速发展,为报纸的新闻发现和采写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新闻是信息传播的文体,不同的新闻载体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传统新闻是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载体进行传播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载体变得多样化,互联网传播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主要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导向的移动设备的诞生,改变了传统新闻采写与传播的方式,开创了新闻采写的新媒体。本文就来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数字报纸及新闻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迅速崛起,已经影响并改变了原有纸质媒介的生态环境。数字报纸及新闻网站凭借其诸多的应用优势,逐步从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资源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了不断地提高新闻信息资料利用率,一方面要有计划、合理地收集、整理这些庞大的新闻信息资料,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新闻资料加以开发、利用,整合出相关的新闻背景资料,使新闻主题得以深化和扩展延伸,从而使新闻信息资料工作更加贴近和服务于新闻改革。这也是新闻信息资料工作不断地调整自身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报纸如何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并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位报纸管理者面前的课题。十年前,就有学者惊呼互联网"狼来啦",当时的媒体人还不以为然。如今,除了办公PC互联网以外,新媒体的微博、微信在新闻领域以其快速传播和高覆盖率又一次遥遥领先,社交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信息的传播形态、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消费习惯。传统报纸的采编观念、出版周期、采编流程和出版工艺正在被新媒体技术所颠覆。这样的时代,我们只是领导着一群具有传统办报思  相似文献   

12.
李兵 《网络传播》2008,(2):31-31
报纸曾以其新闻的及时性和生动性成为民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在互联网年代,网络媒体通过丰富的内容吸引大量受众,报纸这种新闻载体逐渐被互联网抢了风头,其生存空间日益受到严峻挑战。然而,雅虎公司和Google公司正纷纷加强和报纸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丁静 《传媒观察》2008,(5):16-17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新闻传播业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普通的公众很难触及新闻生产的过程,更不要说参与并推动新闻报道的进程。受众接触到的是媒体设定好的议程,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互动更多地表现为极为有限的反馈机制,而且这些反馈往往无果而终。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普通公众也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策划者、参与者甚至推动者,而博客作为信息发布和表达思想的链接强化了以每个参与者为信息源的“公众新闻”模式,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形态。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面临“博客时代”所带来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新闻传播业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普通的公众很难触及新闻生产的过程,更不要说参与并推动新闻报道的进程。受众接触到的是媒体设定好的议程,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互动更多地表现为极为有限的反馈机制,而且这些反馈往往无果而终。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普通公众也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策划者、参与者甚至推动者,而博客作为信息发布和表达思想的链接强化了以每个参与者为信息源的“公众新闻”模式,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形态。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面临“博客时代”所带来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平面媒体的生死存亡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树河 《今传媒》2011,(5):90-91
平面媒体的生死劫,关键不是死亡问题而是转变问题。报纸本身不会消失,而是报纸传播信息的媒介——纸张要消失。以后报纸存在的形式不再是一张张的纸,而是在互联网上以网站形式存在的电子报纸。平面媒体存在形式的转变必将带动着赢利模式的改变。传统平面媒体以广告费为主体的赢利模式也将被"新闻定制"服务费、手机报收费、会员制服务费等等收费方式替代或部分替代。  相似文献   

16.
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还可以作为一种舆论力量,引领社会风气。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到之前的电视广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行业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自媒体的出现,也为新闻开辟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互联网新闻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互联网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性分析,得出互联网新闻影响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以重视,尽快改善当前状况,使我国的互联网新闻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7.
项目背景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格局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传统的以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为媒介的新闻传播业,受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的巨大挑战。数字媒体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逐步向数字化、移动化、多终端方式转化。  相似文献   

18.
今天,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报纸的编采人员坐在计算机屏幕前,就可以用最简便快捷的方式,足不出户就可知道世界各地和国内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实现新闻资源共享。然而,如何正确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为办报服务,却是当前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据了解,目前有的采编人员直接把互联网上的信息作为新闻源、稿源,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报纸移动传播的新平台。新闻客户端以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移动阅读的便利性受到用户和报纸媒体的青睐。用户黏性是在互联网领域表现用户和特定的网络服务间的一种关系强度指标,强调用户被吸引并持续使用的特点。本文试从用户黏性的视角出发,探讨报纸新闻客户端的运营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的国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印刷媒体到电子传媒,从单一的电波信号到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其中的每一步都称得上是一次飞跃。但是从总体上看,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它们的演进都是媒体自身形态的演进。互联网的出现则不然,它不但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流通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因此,无论就新闻传播还是社会发展而言,它的意义都非常重大。它的飞跃是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