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享成长     
"成长",词典的释义是"向成熟阶段发展".这种发展作为一种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态,其表现丰富多彩. 种子,从发芽到长叶到开花到结果,是一种成长;人,从婴儿到幼儿到少年到青年,是一种成长.生物体的这类成长易感知,可分享,常让人获得成长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于丹 《教师博览》2011,(12):50-50
我非常喜欢"成长"这个词。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成长是教学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落实当前教学改革理念的关键.提出"从理到案和从案到理"这样一种新的模式,搭建出教师教学成长的脚手架,并以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为例,探索教师教学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风起云涌,教师为了"学分"跟着培训走,缺乏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和针对性的专业引领和实践。究其原因是,这种常态培训流于一种形式,没有从教师需求和个体情况出发,缺乏真正过程性的培训和指导,教师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缺失,专业成长停滞不前。本文从多维培训模式入手辅以多元发展评价进行探索实践,注重培训的过程,让教师从培训到实践操练到再调整改善等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真正实现培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简说磨课     
方红霞 《中国教师》2010,(16):25-26
<正>俗话说:"好事多磨。"同样的道理,好课也需多磨。磨课能帮助教师快速成长。一位教师,要想经历从"合格"到"骨干"再到"优秀"的成长发展过程,就必  相似文献   

6.
大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生态现象,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成长和人格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只有保持大学课堂教学的生态平衡,超越生态困境,从冲突到竞争与适应,从个体到共生与发展,才能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大学生成长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师发展),一份关心教师发展的好期刊,一份表达教师心声的好期刊。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两个栏目——"对话名师"与"成长故事"。与名师对话,从名师的教学主张到其教育思想,我都一一拜读、感悟、尝试理解,以其为学习的楷模,激发自身发展的动力。"成长故事"是一个个普通教师成长发展的轨迹,其专业成长、用心育人的故事让我感动。教育生涯虽有限,但其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育专业报的编辑,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大量稿件。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中键入"专业成长"的字样,搜索到的大多也是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在其中很少见到有关编辑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9.
以个人参赛经历,从参赛前自身努力汲取到课题的选定、从课堂一次又一次实践到教学策略的确定、又从一次比赛历练到助推今后的专业发展等角度谈"杏坛"上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信懋中学围绕"成长教育"的内涵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挖掘和研究,从成长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着力构建基于"成长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文化力提升学校发展力,促进师生成长。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扶植,其成长"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关注,将爱心融入到教书育人中,是一种很好的育人方法。一、教育学生怎样做人1、学会积极的思维方式我们要教育学生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上看到他好的一面,学习这些好的东西。教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在评高级职称无望的现实中,在周围人"看清现实"的劝解中,"混"到退休的想法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2018年1月《江苏教育》(教师发展)"对话名师"栏目中,黄美华老师的《30年的努力生长》如一记重锤,敲散了我的浑噩。黄老师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教师要主动发展,主动发展是一种责任,黄老师从"偷学"到报考南通大学音乐系都是主动为  相似文献   

13.
【设计理念】本次活动围绕"成长"这一核心问题,一方面以教材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追寻名人足迹"、"讲述身边故事"到最后落实到反思自己的成长,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汲取智慧,为学生的成长打下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是一种紧密耦合、彼此关联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从"驾驭课堂"提升到"驾驭课程"的水平,由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历,可以提炼出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模式,而共同成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面向课程改革的教师和课程的双重发展;二是基于实践的经验与理论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查中职教师培训中的几个问题,以"知识管理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中职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的模式,探索了中职教师综合能力培养的两种途径—建立"青蓝工程导师制"和实行"科研化"校本培训,提出了"青蓝工程导师制"的策略和"科研化"校本培训策略。利用校内培训、校际交流、自主发展的培训方法,实现教师从被动成长到渴望成长最后到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区服务是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着力于促使学生在主动参加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提升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成长向导计划"的实践证明,在社区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大学生走出"从校门到校门"的封闭世界,了解社会,体认民情,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区的技能,获得为他人谋福祉的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并促进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那么,如何在本色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生命的成长呢?一、以读促悟,入情入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每每翻看《江苏教育》(教师发展),必先拜读"视点"栏目,于我,每一篇都如醍醐灌顶。"视点"栏目让我正视自己,助我点亮人生。就拿2018年1月至4月的"视点"栏目来说,作为年轻教师,能"聆听"到张忠艳老师的《守破离:名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的教导,力争实现从经师到名师到大师的蜕变;能参考瞿德良老师的《自省:映照成长之路》的步伐,完成从认识自己到实现自我的成长;能接受吴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幸福"也一直是古今中外教育者谈论的焦点.从"儿童的发现者"卢梭到"儿童中心论者"杜威,从"发现孩子"的蒙台梭利,到"以儿童为本"的"活教育"创始者陈鹤琴.无不指出儿童幸福对儿童成长的价值.伊壁鸠鲁认为: "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最终目标仍是得到快乐."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12,(12):22
"教师研修与专业发展系列专论"稿件已连续刊发了一年,到本期已临近尾声。在这一年中,由赵其坤老师领衔的团队与我们一起追踪教师成长的轨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培养模式,期望能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次话题关注教师从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