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主要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他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这种需要或目标,既可以是生理或物质上,也可以是心理或精神上的。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往往不是一种,而是会同时存在多种需要。这些需要的强弱也随时会发生变化。在任何时候,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全部需要结构中最重要、最强烈的需要动机所支配、决定的。这种最重要、最强烈的需要就叫优势需要…  相似文献   

2.
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外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处于兴奋状态。激励的心理过程,就是由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相互作用的过程。班主任工作中,教师给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生活态度的端正,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等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激励教育我认为至少包括赏识(赞扬)和批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所谓激励,是为满足一定需要,激发动机,鼓励达成目标行为的管理活动。作为管理方法之一,激励手段在培养骨干教师过程中,有着其他管理方法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其一,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态度、情绪等诸多心理因素调节与支配的。这些心理因素一旦受到激励,即可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一、激励的理论基础1.内容型理论。这类理论是以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求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它的中心任务就是了解人的各种需要以及满足优势需要,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主要代表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理弗的ERC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2.过程型理论。这类理论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维持等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是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  相似文献   

5.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又产生于人本身存在的各种需要。对人进行不断激励的过程,实际是指从人一定的需要(未满足的需要)出发,为达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进而实现人自身需要的满足,而后又为满足新的需要产生新的行为的过程。有效的激励模式和激励制度是保证被激励者最  相似文献   

6.
激励理论与教学目标管理湖北大学黄兆龙激励理论,就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目标的理论。心理学家认为,激励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连锁过程...  相似文献   

7.
所谓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活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行为。与成人一样,婴幼儿的积极性也是建立在需要之上的。这种需要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激励的根本作用在于促使他们产生需要,形成动机并将动机付诸行动,最终实现激励目标。  相似文献   

8.
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和行为,对人进行某种刺激以发掘人的积极因素,调动和发挥其才能、智慧和潜力,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根据工作对象的实际,我们应该适时对其进行目标激励,或期望激励、典型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评价激励等。  相似文献   

9.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即通过某种刺激因素,促使某种思想愿望和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激励与需要的关系十分密切,满足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因此,通过创造外部条件来满足人的需要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激励的重要手段。激励是目的,创造外部条件是激励的手段。所以,我们在学生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研究和应用激励理论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激励起每一个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动机,激发和鼓励学生在学习、工作、劳动中的积极性,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奖励,促使他们继续努力,满足个人需…  相似文献   

10.
激励从词义上讲,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心理的激励就是通过某种内外因的刺激,激发起人的动机。一般地讲,激励就是以某种刺激作为诱因,调动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刺激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1.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心理的激励就是通过某种内外诱因的刺激,激起人们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刺激内化成为个人的自觉的行动过程[1]一个激励的心理过程,可由下图表示:上图告诉我们,一个激励的心理过程,由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导致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达成,需要得到满足,随后又产生新的需要[2]。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可作为一种方法,使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由此引起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教师指导学生产生学习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激励法在作文教学过…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激励是指学校教职人员的动机系统被外部的刺激所激发,产生内在的动力,对其行为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进而达到提高积极性的行为反应,使之有利于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提高工作绩效。 一、激励与教师的需要 人类的行为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13.
一、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2O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激励理论,按其所研究的激励侧面和行为关系的不同,可以把这些理论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它是研究激励的基础——“需要”的有关理论。主要包括: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在1943年研究了人的需要,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一、激励的理论基础 1.内容型理论。这类理论是以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求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它的中心任务就是了解人的各种需要以及满足优势需要,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主要代表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理弗的ERC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激励?(略) 二、激励的本质怎样理解? 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所以我们认为激励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它所研究的是刺激、需要、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国外激励心理学理论研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任何追求都来源于心理的需求。从心理学上解释科技奖励制度的起源,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去考察科技奖励制度的起源,就可以把科技奖励制度看作是一种制度化的心理激励形式。通过激励心理的分析,为人类从事科技活动这种高层次的追求提供动力。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以及由需要而引起动机。具体说,人受到刺激产生了需要,需要不满足时,引起心理紧张,成为寻找目标以满足需要的驱动力,由此而激发了动机。支配行为的动机除需要外,还有愿望、意志、情感、兴趣、价值观等因素。奖励的本质在于对人的激励作用。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奖励对  相似文献   

17.
人需要激励,这是因为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有一种渴求。人类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管人的行为千变万化、千差万别,但都是围绕着一定的目标或国的、围绕着满足需求的欲望而进行。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是调动积极性的起点,是引起一系列导向行为的初始动机。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应掌握教师在不同情况下的各种需要,运用激励手段,满足需要,因势利导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一、运用激励手段应镶循客观规律教师工作既有~般社会劳动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个性,教师在工作中有哪些需要,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和目的,归纳起来…  相似文献   

18.
激励理论是现代管理学中行为科学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其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来自一定的动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各种需要。人的需要或动机确定了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达到一定的自标。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对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健康等全面负责,在对学生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正确使用激励手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激励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稳定持续的理想、动机和兴趣等个性意识。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它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其内  相似文献   

20.
邹永松 《文教资料》2006,(3):185-186
学校管理者要组织和激励教职工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职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掌握一些学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理解掌握并能自觉运用激励理论是学校管理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心理学所说的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可表示为:需要引起人的动机,动机又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所以激励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即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环境刺激、目标反馈等)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