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整合研究型大学、设置跨校研究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大学,台湾教育部门提出了"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该计划执行5年后,2010年被修订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台湾高等教育的质量,对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整合研究型大学、设置跨校研究中心、打造国际一流大学,台湾教育部门提出了"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该计划执行5年后,2010年被修订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台湾高等教育的质量,对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176-177
"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是台湾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此项计划通过竞争性奖励机制,努力激发各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实施针对高校发展的现实问题,而具体细化的指标、公开透明的评审体系以及有效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该计划的顺利推行,这为大陆的高职教育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值得大陆高职院校借鉴。  相似文献   

4.
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及其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梳理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台湾"清华大学"和元智大学为例分析了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组织机构与课程,同时,结合大陆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反思,指出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民国大学制度在中国大陆,止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台湾方面则从1954年始陆续恢复设置一批原民国大陆名校。观察这些"复校"大学,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国大学精神脉络在台湾之传承,而绝非仅仅只是过去大陆校名的沿用。将其置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大格局下分析把握,可拓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高校视窗     
今年大陆学生可到台湾上大学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三部相关法律修正案,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就读大学、专科学校及正式承认大陆学历。赴台就读大陆学生将增列为特种生,入学方式和名额与一般生有  相似文献   

7.
2005年,台湾颁布实施《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以重塑教学核心价值为主要目标。在该计划的推动下,台湾各大学相继成立了教师发展相关机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台湾大学教师发展呈现出教师发展对象广泛;教师发展中心下设分组、权责明晰;教师发展与学生学习共同关注和注重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大陆应借鉴台湾教师发展经验,扩充大学教师发展对象;健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机构;关注学生学习;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台湾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教育。与此同时,日趋严峻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提升台湾高校的教学质量,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了"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该计划起步时间较早且持续时间较长,其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当前大陆正在开展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启示和借鉴,即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注重价值取向由科研主导向教学为本回归、路径选择由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转向、管理方式由静态管理向滚动晋升淘汰转变等。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职业教育体系相似,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相近,以及大陆高职院校与台湾的科技类大学合作办学等情况,文章对台湾科技类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学习方式、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大陆高职院校采用差异化的"基础英语+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提供多元化的英语学习资料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台湾高等教育变迁历程伴随着对私立大学财政资助政策的逐步确立,私立大学规模与结构也在不断平衡优化.两个主要的高等教育资助计划着力提升私立大学科研水平且重点干预私立大学教学质量.台湾的资助经验在大陆发展高水平民办高校的背景下,提供了可借鉴之路,首先应协调政府教育规划与民办高校的自主,建立科学指标与地方资助制度,重视导向作用和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台湾大学评鉴的产生与大陆具有相似之处。自1975年我国台湾开展大学评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制度化、个性化、透明化和国际化的"台湾模式"。由于文化同源、教育同根,我国台湾大学评鉴的实践经验值得大陆借鉴。矫正评估目的、践行个性评估、优化评估队伍、施行透明评估、完善制度建设正是大陆高校评估应汲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技职教育与大陆的职业教育称谓虽不同,但同属高等职业教育层面。台湾的技职教育起步早,模式新,成果世界瞩目。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为例,从专业设置、学生竞争力培养、职业证照考核、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说明台湾职业教育如何围绕"全人教育"这一理念进行的职业人才培养的设计与创新,以期对大陆职业教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前台湾的教育体系采用的是"双轨制"教育模式,应用科技大学为台湾技职教育体系最高层级之教育机构。台湾侨光科技大学代表了台湾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的典型特点。具体表现为:"全人"教育理念贯彻始终;坚持教学卓越,强化英语特色;坚持校企深度融合,进行精致教学。受其启示,大陆探索应用本科办学之路,应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产业经济紧密结合,合理设置专业,加强内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大二学生秦一丁从北京起飞降落在台湾高雄机场,作为一名大陆赴台湾的交换生,她将在台湾义守大学进行一学期的学习生活。随着两岸交往日益频繁,2009年台湾对大陆学生赴台求学正式解禁,部分台湾大学开始招收大陆学生,也许,不久的一天,一些幸运的同学就有可能进入台湾的某所大学。  相似文献   

15.
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三部相关法律修正案,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就读大学、专科学校及正式承认大陆学历。  相似文献   

16.
报考     
台湾9月起采认41所大陆院校学历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教育部次长林聪明近日指出,9月起台湾学生到大陆读台湾承认的41校,会获承认,至于大陆学生赴台读学位,硕博士最快明年2月,大学生要明年9月。林聪明说,大陆学生一年赴台名额为两千名,技职和大学分配名额。9月底会公布,就学及停留办法、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等子法;学历采认不溯及既往,但会办甄试。另外,林聪明还表示,大陆学生赴台读硕博士采用申请方式,但还要看论文品质,赴台读大学要参考大陆高考成绩,大学将组联招会;教育部会严防假学历,大陆学生也不能通过中介赴台。  相似文献   

17.
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传统、语言、教育等方面同根同源,尤其在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在20世纪50年代都实行了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台湾的大学联考没有中断,一直实行,因此对大陆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台湾近年来在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上的改革措施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8.
范增平 教授     
1945年生,台湾新竹人,“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台湾明新科技大学荣誉教授。1985年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并在大陆不遗余力地推广茶艺。兼任安徽农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客座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应邀在大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地讲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台湾中华大学、修平科技大学、长荣大学等台湾地区高校的考察、学习、交流,总结了台湾高校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经验,并以课程开设、实践平台搭建、师资队伍建设、竞赛活动开展、建立联盟、构建交流、打造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大陆高校提高学生"三创"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综合评价"是高考改革的难点。1992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提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此后台湾便开始了大学考试招生的"多元化"探索。本文从试行推荐甄选制、推荐甄选制中的综合评价、联考招生中的综合评价、"学科能力测试"和"指定科目考试"两种衡量学生学习结果的方式等角度介绍了台湾高考综合评价改革的做法、经验和争议,可供大陆高考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