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作者署名中共同责任者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期刊论文作者署名中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信作者的方式日益增多,学术界对此尚无明确界定;与此同时,该现象还引发了科研成果归属问题等矛盾。针对此种情况,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规范科技期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署名的建议,即尽量避免共同责任人,科技期刊应重视论文责任人的重要性,预防学术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107名审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概念、通信作者的责任和权益、通信作者的作用以及共同通信作者问题等几个方面。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医学期刊通信作者署名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应明确通信作者的概念、责任和权利;通信作者作为责任作者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编辑应在促进通信作者的规范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跨学科、跨团队及跨地域的科研合作日益增多,“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献日益多见。文章提出,我们既要鼓励创新性的科研合作,也要积极防范因署名不当带来的学术不端。文章基于医药类科技期刊论文“同等贡献”作者署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策导向、明确“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献类型、量化作者同等贡献程度以及制定“同等贡献”通信作者规则,以期为规范科技论文“同等贡献”作者署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分析中华医学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文献,发现科技期刊论文中“同等贡献”的作者署名因学科交叉、跨界创新的增加而兴起,由于学术评价的利益攸关却疏于监管等原因导致使用渐泛。我们认为,对不当“同等贡献”作者署名的治理要从政策引导入手,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断在激励交叉融合创新和恰当署名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同时,科技期刊界要通过引导、规范署名及合理创新机制,为端正学术风气、厘清学术贡献、激励全面创作而营造风清气正的出版环境。  相似文献   

5.
邬加佳  余菁  吴秋玲  徐杰 《编辑学报》2021,33(3):292-295
不当署名问题已成为科技期刊撤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对不当署名的防范意识,本文依据《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将不当署名学术不端行为分为5大方面,包括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外,未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有实质性贡献的人在论文中署名,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将其列入作者名单,作者排序与其对论文的实际贡献不符,提供虚假的作者职称、单位、学历、研究经历等信息.列举典型案例并对案例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界定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并提出防范或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署名资格、署名顺序和通信作者3个方面概括出科技期刊论文署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相关规范化文本及研究的调研,介绍国内外对署名规范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归纳出署名规范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论文作者署名应根据研究者的实际贡献来决定,但由于学术评价的影响,科技论文作者署名面临着各种利益和力量的角力,导致了各种作者署名异化现象.在分析作者署名异化产生原因及危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治理对策:加强科研伦理建设,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科技期刊应坚持以质论稿,有效遏制"名人"被挂名现象;加强编辑流程管理,防范"虚假作者"和"搭便车"署名;充分发挥论文"致谢"功能,引导作者避免"感谢型"署名.  相似文献   

8.
关于科技期刊设立《作者贡献声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科研论文中作者署名不规范的现象,通过国外59份医学期刊和国内51份科技期刊作者声明的调查,认为设立《作者贡献声明》对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及避免署名不当带来的纠纷是一项有效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莉  刘飞阳  税红 《编辑学报》2019,31(5):520-522
标注通信作者是科技期刊自身发展过程中对所刊发文章责任和权属等问题进行明晰的必然要求。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率先制定了通信作者相关标注规范,世界主要科技期刊此后逐步引入通信作者标注惯例,明确通信作者对文章所负有的解释及与相关各方进行交流等重要职责。我国科技期刊应以统一、规范的形式突出通信作者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推动通信作者重视并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于洋  张维维  段桂花  向政 《编辑学报》2018,30(2):168-170
近年来,科技论文投稿后作者要求对论文署名变更、署名顺序变更及单位变更的情况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工作实例分析了作者提出署名等变更的原因,发现不合理署名变更的根源是作者忽视版权法及不了解"不当署名"为严重学术问题.提出了避免科技论文署名等更改有效方法,指出对作者版权教育的重要性.建议科技期刊编辑部建立固定的工作流程处理作者提出的变更申请,并根据原则和实际情况妥善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潘华 《编辑学报》2013,25(5):440-440
对武汉大学于201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65个学科共277种学术期刊中署名方式为"通信作者""通讯作者""责任作者""通讯联系人"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学术期刊在使用"通讯作者""通信作者"等标注方式上混乱;作者、各期刊编辑部以及相关机构对其认识也存在差异。由此建议学术期刊有必要统一标注方式并制订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12.
陈锐锋 《编辑学报》2016,28(2):144-146
从《中国职业医学》杂志1起来稿涉嫌学术造假案例分析中得出启示:科技期刊应加强作者信息审查,采取新、旧媒体结合的方式对学术造假进行曝光与警示,与作者单位人事部门联网,在ORCID中建立学术诚信档案,由其人事部门对学术造假给予相应的处分,从源头上遏制造假行为.  相似文献   

13.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认知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钢  徐锦杭  丛黎明 《编辑学报》2015,27(3):246-248
对《浙江预防医学》杂志91位审稿专家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审稿专家对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和审稿入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率较高,但还不够全面,对作者“不当署名”行为、审稿人“故意拖延审稿”“提交不客观的审稿意见”行为的认知率较低.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部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审稿专家提供培训,以提高审稿专家对学术不端行为认知的水平和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解读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协会(NISO)制定的贡献者角色分类(CRediT)标准,分析中外学术期刊标注“作者贡献声明”的实例,揭示从研究到论文出版各个阶段研究者的贡献角色及其分工。建议学术期刊通过实行贡献者角色分类,明确论文署名作者的实际贡献并承担相应的署名诚信责任,促进科研诚信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学术论文的署名应该本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创作者的贡献大小排序。但当前署名不端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著作权观念不强,知识产权态度淡漠;利益诱惑大,违规成本小而利益大;学术期刊把关不严,查处成本高且无有效应对措施;科研评价机制存在漏洞,惩处力度不强。为此,有必要从作者、学术期刊、科研评价机制三方面采取措施治理署名不端乱象。  相似文献   

16.
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期刊的竞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张美琼  黄历  卢怡 《编辑学报》2012,24(1):19-21
传统学术期刊是人们进行知识交流与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体,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术博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交流和个人出版工具。同样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两者在作者群体、受众群体以及刊载内容上因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竞争将不可避免。同时,两者又各有优势和局限:学术博客在互动性、主动性、丰富性、及时性上表现出优势,但在内容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医学论文作者单位标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昀  田云鹏 《编辑学报》2015,27(3):228-229
近年来,多作者、多单位署名已成为科技论文署名的新趋势.作者单位标注关系到论文责任单位的知识产权.研究生、进修医师论文发表、作者工作单位变更以及多单位间合作是出现作者单位标注不当的常见原因.期刊编辑加强对作者来稿的审查,提高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有助于避免作者单位标注不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杨珠 《编辑学报》2019,31(4):377-380, 385
以中国知网的撤销论文声明为样本,调查我国当前撤销论文的主体构成,并与国外的撤销声明主体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撤销论文声明的特征。调查表明: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知网撤销论文声明的主体为:编辑部64%,作者13%,无署名11%,编委会9%,其他3%。撤销的多为学术不端论文,撤销主体以期刊方为主;作者、作者机构、社会团体等其他主体在撤销论文中的作用还急需增强。提高各个主体的参与度,并建立撤销论文制度,将促进我国论文撤销的合理开展。  相似文献   

19.
王娟 《编辑学报》2019,31(4):442-444, 448
学术期刊是衡量一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参考。在中国国家实力和体育实力显著增强的今天,提升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既是时代所需,也是自身的责任所在。通过总结《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成功经验,分析中文体育学术期刊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各种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多途径增加国际化信息、积极挖掘主管/主办单位的优质资源、抓住热点设立专栏或专题。同时指出,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中文体育学术期刊也应正确看待国际化,无须一味追求国际化,而是要找准定位,发挥学术期刊为国家服务的基本宗旨不动摇,深度挖掘我国体育科研国际化的优势,朝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期刊的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20.
从责任编辑视角谈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使用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AM-LC),从责任编辑的视角,根据使用AMLC的经验,分析AMLC的使用对责任编辑工作"微环境"的若干影响,并建议建立小同行专家评审制度、编委成员"共享"审查制度、同行编辑部间的"防范"联结机制,以克服AMLC的局限性,遏制学术不端。提出了完善AMLC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