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爱默生因发起和领导了超验主义思想运动,而被尊为"美国精神的先知"和"美国的孔子",然而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名噪一时的超验主义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极其宽泛的哲学和文化概念;本文管中窥豹,尝试从现代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等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批判爱默生的核心思想体系"超验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考察其核心理念"超灵"的反人性倾向、其"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实质和超验主义在方法论上迷信自恋人格并导致人格分裂的心理误区,指出它在这三方面的不足,以在现代主义语境的宏观视野下对超验主义聊作去伪存真之辩。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析了超验主义思想在爱默生《论自助》中的体现。《论自助》是爱默生的散文集,是一篇表现超验主义思想的代表文章,"相信自己"是它的中心,他认为人应该相信自己,真正的人应该学会拒绝随波逐流,强调个人主义。如果一个人不想让自己或社会失望,就必须遵守内心的原则。另外,本文肯定了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社会的积极作用。作为超验主义思想的领袖,爱默生思想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美国人,他的思想已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美国十九世纪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在构建他的超验主义学说时,放眼东方,积极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吸取有益成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与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比,从"道"与"超灵"、相似的自然观以及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以爱默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文人学者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兴起了超验主义的浪潮,把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推向了最高峰。超验主义在美国的出现既代表了美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而超验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人本主义等多方面的共鸣又为中西文化、尤其是中美文化、耶儒文化更进一步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爱默生在他的一系列散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其超验主义哲学思想。他的诗歌中也充分展现了他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他超验诗歌对弗罗斯特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象征、整体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在诗歌艺术生成层面,爱默生超验诗歌中的视觉意象、诗歌的散文化、口语化特征以及简洁的文句也对弗罗斯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以孔子思想的视角对爱默生的一则散文——《圆》做一则简要的解读,并尽可能挖掘二者中共同包含的哲学思想,以总结笔者阅读思考所得,也希望对读者有所启迪。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远,他也被誉为"美国的孔子"。散文《圆》被收录在爱默生于1841年发表的《论文集:第一集》(Essays:First Series)中。本文在尝试对该散文中的超验主义思想进行解读之后,进一步探讨其与中国儒家思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超验主义思想家和实践家,其思想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有着不解之缘,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着相似的关注点。论文深刻剖析了爱默生思想与儒道思想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相通之处,为当前东西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的和谐共处与求同存异提供了一个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对艾米莉·狄金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为艾米莉·狄金森的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源泉。爱默生否定上帝 ,肯定人的神性 ,强调人的直觉意识 ,认为它与宇宙中的超灵是一体的。他的思想渗透在狄金森对心灵、自然、生与死以及永生的沉思冥想中。狄金森通过全身心的艺术追求和心灵与意识的探索实践着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爱默生及其超验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是美国文学独立的最强大的动力。通过论述超验主义思想与美国文学的独立这一问题,结合美国文学独立的背景,展示了一代宗师爱默生超凡脱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爱默生所倡导的超验主义思想渗透在惠特曼的诗歌创作中,对其产生了巨大影响。惠特曼歌颂自然和人类,强调人类的自我价值,反对封建主义的桎梏,主张信仰自由,从多角度体现了超验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虽然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作家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所倡导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思想与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爱默生散文代表作《论自然》中超验主义哲学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可知,当时美国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传播者托马斯·卡莱尔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对爱默生独特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应当在他们那里探求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在爱默生处“变奏”的根源。这一“变奏”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超验主义出现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中后期,以爱默生和梭罗为代表,他们的思想彻底改变了美国文学,激励了美国的文学和文化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超验主义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并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散文作家爱默生。他在《论自然》一文中深刻诠释了超验主义的思想精髓。研读《论自然》,理解超验主义,可为我们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爱默生的思想和孔子的学说来探究两位思想家在哲学体系上存在的契合;从天人观和人性观的视角对爱默生思想和孔子学说契合进行了比较性的分析。在“天人观”方面,他们之间的契合点表现在:孔子的天命观、人性乃天赋的观点以及天人合一的观点;爱默生的“超灵”观,上帝普遍存在于人心的观点以及人与上帝融为一体的观点。在“人性观”方面,他们之间的契合点表现在人性本善论和人的可完善性的观点。爱默生思想与孔子学说的契合表明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有着一种相似的文化遗产。两位哲人在思想上的契合同时表明在当代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建立和谐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爱默生总结了超验主义的精髓,坚信独立意识是学者活的灵魂的基础.学者通过研究自然、过去(书本)、将来(行动)获得自信即独立意识.独立意识使美国真正走向思想和文化的独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对美国19世纪中期超验主义哲学家、散文家、诗人爱默生讴歌人和人的价值的诗歌写作手法,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这位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才华以及诗人认识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品质和对美国民族文化所作的贡献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思想的精神瑰宝,超验主义的哲学观与道家思想的哲学观颇具相似性。从促使两种哲学派别形成的社会因素及二者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美国超验主义与中国道家思想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了二者为推动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的空前发展与繁荣,为构建和谐世界奠定的坚实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爱默生、福勒和梭罗的超验主义友谊观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9.
爱默生的作品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有机结合.在<美感>中,他大量使用色彩词、定冠词、连词以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渲染美的主题,有力地体现他超验主义思想.所以,对用词特色的分析是欣赏这部作品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2——1882)是美国文艺复兴(1835——1865)的领袖,是欧洲浪漫主义潮流在美国的发言人,他曾给当时美国的思想运动指明了方向,他的思想集中概括在其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观点之中,而超验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崇尚直觉,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也就是直接从大自然中认识真理,获得人生的真谛.本文就爱默生的自然观以及体现其自然观的诗歌作一探索.一 爱默生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康考德村(Concord),他自幼受到文化的熏陶,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虽然生长在教会家庭,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却阅读了当时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思想家科尔律治、华兹华斯、卡莱尔等人的作品,并深受他们思想的影响.大学毕业后,爱默生当了牧师,但因无法接受唯一理教派中不少的迷信成分.毅然放弃了教职,于1832年12月底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寻找思想出路,会见了卡莱尔、华兹华斯,后来与卡莱尔成了终身朋友.1833年回国后,在波士顿及其周围地区作了一系列演讲,从而名声大振.1834年回到康考德村,一住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