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既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发展机遇与建设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探索学科理论的发展与分支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创新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日臻完善,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贯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根据革命形式的发展决定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加强主体自身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紧密结合;根据不同的客体层次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方法.认真体会这些经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同时对在当前如何开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推进而持续深入发展,经历了从曲折摸索、恢复发展、加快发展到深化发展四个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适应法治中国建设新要求、贴近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等宝贵经验,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发展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术扫描     
郑永廷、张国启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载《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发展机遇与建设平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既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了要求,也为思想政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的社会主义向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型的特殊时期,伴随着这一社会转型不仅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而且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考察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价值取向变革的原因、内容、特征及意义,对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进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与学科体系中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设置、建设与发展,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个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专家学者共同努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对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和经济、物质和精神辩证关系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生命线"作用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民族凝聚力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更加凸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担当着增强民族凝聚力与竞争力、促进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抗风险自觉性与能力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0.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走过了不同寻常的30年.回望与总结这一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时代特征是:主要任务的明晰性,主渠道建设的持续性,教育队伍建设的规范性,专业学科支撑的保障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思想的新变化,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实践,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形成一门学科,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录下的独立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科学化、专业化、学科建设和独立二级学科建设的历史发展阶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性质的发展成就。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凯歌高奏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曲折和艰难时期,也存在科学化不足、学科与专业划分不够、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脱离以及学科马克思主义属性不足等问题。应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维 《华章》2013,(13)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宣传工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宣传工作的内容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党的最终目的和各个时期的总路线服务的思想,并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使命和新发展。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开价值引领和思想动员。围绕新使命,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特点,我们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构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有许多现实的实际与理论问题需要深化研究,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许多新的课题被不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跨越式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特征,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服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型学科,其建设面临着许多规范性问题需要遵循与探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任务艰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攻坚克难。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列宁的劳动教育思想经历了三次转变。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列宁强调必须通过对劳动者的教育来培养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建立工人革命家队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强调发挥劳动教育的经济建设功能和在团结劳动群众中的关键作用。在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列宁强调要通过劳动教育来净化党内空气,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义务劳动的教育作用。列宁劳动教育思想的根本特点,在于继承、发展和初步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成熟,在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干部教育、民众动员和瓦解敌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深入研究延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对现今加强与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他们分别所处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观点。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56年到1966年中苏两党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论战,是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的确立、教育任务的提出、教育方针的制定与教育方法的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