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数学课堂教学角度阐述通过强化双基能力,加强对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渗透数学思维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联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
联想是指由一种心理过程引起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心理过程的现象,联想是思维的火花。加强思维联想,有助于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联想思维,让学生在科学的联想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3.
联想是指由一种心理过程而引起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心理过程的现象.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本文试图阐释联想对于数学教学的重大意义。以及教学中运用“联想”这一心理现象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去获取与之相关的新的知识、经验的途径,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学生探索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本文探讨了中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时联想能力的培养,分析了联想的方式及培训学生联想能力的途径,旨在突出学生的写作中的联想能力的增强和强化训练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应用,避免学生作文的平淡。  相似文献   

5.
高职英语专业的英语笔译课程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为此,教师应从笔译教材和补充资料的选择着手,在联想式教学和思维扩展方面下工夫,并重视范本讲评,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小但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在这当中,培养学生用联想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足很重要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在讲授课文、指导练习、讲评题目时不断训练学生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若干例题,论述了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对命题进行逆向联想、题设联想、结论联想、拓广联想,从而更好地挖掘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和锻炼。  相似文献   

8.
消极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僵化、封闭、凌乱,严重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同样条件下的不同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正向思维受阻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敏税的观察能力和联想类比的思维习惯;课堂提问时要启发多向思维及转换方位,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等多种途径,有效克服消极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9.
刘桂彩 《辅导员》2014,(14):120-120
联想是一种创造能力。在习作教学中,如果加强联想思维,学生的作文就能笔灵心慧,极富情感,淡雅愤慨,流于翰墨。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就如同给学生创新能力插上了翅膀。作文课堂上,为了能让学生写出新颖独特,别出心裁,我常引导他们运用相关联想法、相似联想法、因果联想法和对比联想法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问题特征广泛地联想熟知的命题或方法,并设法将其结论或解法加以利用.无疑是获取、探究新知识和解题的简捷方法.因此,联想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新知识和寻求解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职业学校物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敢于怀疑,打破思维定式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熟悉知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联想到新知识、新概念来进行联想思维的训练;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燕荣 《广西教育》2012,(14):55-57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数学是一门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谈谈联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联想,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了解联想的特征、联想的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联想的能力,让其在写作中开拓思路。活跃文思,使文章内容充实丰富,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4.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  相似文献   

15.
联想是以已掌握的知识、方法为基础,有依据、有目的、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产生奇思妙想的源泉在教学活动中.教联想、学联想,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联想习惯、联想能力等,是目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主体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联想是创造思维经常使用的一种连动思维方式,是培养创造性心智机能的一种思维活动,是由此及彼的思考,是非一般思考的延伸。一个人如果不会联想,他的知识不仅是零碎的、孤立的,而且也是有限的。一个老师不会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就很难教会学生写好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进行联想思维训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提高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迫切期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希望学生通过解题训练,能够逐步达到思路宽广,思维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思维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认为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联想和想象为习作增色;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指导学生写出文从字顺的作文;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让学生作文彰显出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发散思维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发散式联想、观察思维、多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多种联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习惯,更可以训练他们思维的变通性,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