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兰 《宣武教育》2006,(1):16-19
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内容,即:“语文综合性学习”。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理论支撑,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还特别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以问题为中心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陈恩梅 《广西教育》2014,(29):20-20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语文课程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开放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等特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明确目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理论支撑,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综合性学习依赖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综合性学习对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建立开放性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较之以往教学改革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为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第一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它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升华与开拓,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标准》的阶段目标中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措施、方法等,不少老师认为,搞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就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吗?我们不是一直都在探索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一大亮点,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特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高伟兰 《教师》2010,(36):38-38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诱文学习方式。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涵与活力,成为了语文教学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改革把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加强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目标。毫无疑问,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3.
梁鹏 《教书育人》2008,(4):32-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能突显《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探究的、合作的、综合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创新意识和不断进取精神和谐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引导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确立了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落实这一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综合性学习”作为一条独立的线索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构  相似文献   

17.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了实践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施茂枝 《云南教育》2005,(34):11-1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设置的五个学习领域之一,它以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为基点,围绕学生感兴趣并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开展语文活动,亲历探究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新的语文学习方式进入课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综合性学习”就是实践这一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性学习”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过程和学生的感受。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给语文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它的提出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正等待着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