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化命名地,发现于1959年,现为国家级重点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曾先后三次发掘,并出土大宗物,它那明确的化发展序列、相对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两次社会变革的非凡经日鸟结合的图腾崇拜以及与早期泰山化的渊源关系,具有极高的历史化价值,借助大汶口遗址的历史化价值,辟建大汶口遗址博物苑(馆).“古为今用”,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考古学家陈文华先生在《农业考古》一书中介绍说,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出土过狗的骨骼或陶狗。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塑小狗和山东省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狗形鬶,造型更是生动逼真,使我们得以了解新石器时代狗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二里头遗址陶透底器的主要特征是底部中心有圆孔,内部中空。有关其性质和使用方法学术界长期无定论。通过与其他遗址出土的类似器物的比较分析,结合出土地点、材质、年代、纹饰等因素,发现二里头遗址出土陶透底器在二里头遗址陶器类别中规格较高,当为二里头文化时期高等级贵族所使用的祭祀或礼仪用器。  相似文献   

4.
这张历史挂图,是配合《中国历史》第一册“氏族公社”的教学的。为了说明原始农业的发展,编选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陕西宝鸡出土的石铲,李桦同志绘制的原始农业版画。为了反映原始手工业的成就,选编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划花陶盆,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在半坡遗址发现的陶窑复原图。我国是世界土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大约在一万多年以前,就已开始出现农业。当时,氏族制度有很大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分布地区也逐步扩大。在  相似文献   

5.
在殷墟遗址出土的大量商代乐器中,磬是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种。殷墟遗址出土的石磬按其使用的场所及其演奏的形式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除此之外,殷墟还出土了少量体型较小的非乐器实用磬。文章以殷墟出土的“磬”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分期以及类型进行研究,以厘清“磬”之发展及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七色板     
宜昌发现最早象形文字 我国文字起源又推前两千年 湖北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宜昌县杨家湾遗址发现我国最早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存面积近5万平方米。据出土器物类型分析,该遗址时代属大溪文化中期,距今6000年左右。考古队员从该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石器、玉器,还发现170余种刻划在陶器上的符号。这些符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教学》2004,29(2):57-58
[古人类]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古人类遗址 发现大量大象足迹 综合《光明日报》及东方网2003年9月1日消息,继去年我国河北省阳原县马圈沟发现200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后,考古工作者又在该遗址的第二及第三文化层出土了数百件化石、石制品,特别是在该两个文化层发现了大量大象踩踏形成的足印坑遗迹。这是我国首次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唯一保存下来的表意字。它象其物的特点可以使人们见其形直接理解它所表示之意;它方块成形的外表特征给人以整齐美观之感。汉字符号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富有科学性、智慧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9.
人类何时采用文字记录代替结绳、串贝记事?湖北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宜昌县杨家湾遗址发现我国最早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存面积近5万平方米。据出土器物类型分析,该遗址时代属大溪文化中期,距今6000年左右。考古队员从该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石器、玉器,还  相似文献   

10.
闻名中外的陶寺遗址发掘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年4月至6月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首次发现了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这一发现使中华民族国家起源提前了近千年。 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10公里的崇山脚下,有一处震惊中外的帝尧时期的陶寺文化遗址。五十年代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78年到1982年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这里进行了有计划的科学发掘,遗址在陶寺、李庄、中梁、东坡沟四个村庄之间。发掘1200多座墓葬和一些小型房基──陶窑、窑穴和灰坑,出土了陶盘、鼍鼓、特磐等大量珍贵文物。尤其是彩绘蟠龙纹陶盘…  相似文献   

11.
孟津发掘寨根遗址 寨根遗址在盂津县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内被发掘。其遗址包含有相当于裴李岗文化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出土物有角把罐、三足钵、夹砂深腹罐等陶器和石盘磨等石器。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原始文化的巅峰。遗址于1934年首次发现,1936年开始挖掘,目前已经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遗物,其中又以黑陶最为著名。然而如此珍贵的文化遗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开发,周围居民保护意识淡薄,挖掘出来的遗址被严重破坏,遗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珍贵价值和意义。相关部门虽然高度重视这些情况,对遗址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但相关措施并未出台和进行有效实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通过对遗址的实地考察,提出了对两城镇遗址保护性开发规划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洛阳五代宋元瓷器主要出土于墓葬之中,遗址和窖藏中亦有少量出土。就瓷器出土概况、种类与特征等来分析,五代宋元时期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唯一保存下来的表意文字。它象其物的特点可以使人们见其形直接理解它所表示之意;它方块成形的外表特征给人以整齐美观之感。汉字符号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富有科学性、智慧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5.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我国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最早代表,因最初发现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而得名。河姆渡遗址位于杭州湾南岸,东距宁波市五十里,往西五十里是余姚县城。遗址的西面和南面紧靠姚江,南面部分遗址已被姚江冲毁,过江便是四明山麓,东北面就是富绕的宁绍平原。就遗址的地势判断,当时这里可能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由于河姆渡遗址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只有三、四米,地下水位较高,所以许多遗物都能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1973年7月,罗江公社社员在河姆渡村西北面建造翻水站时,发现了这个遗址。经调查,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先后于197B年11月至1974年1月和1977年10月至1978年1月在这里进行了两期发掘,揭露面积近三千平方米。在两期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十多万片陶片,大量的骨(包括角、牙)器、石器、木器等生产工具,普遍发现堆积厚度达四、五十厘米的稻谷和其它禾本科植物遗存,尤其重要的是首先出土了大片木构建筑遗迹。在第二期发掘中,还发现了墓葬二十七座。已揭露的遗迹表明,这是一座原始村落的遗址。  相似文献   

16.
感叹青墩     
正四月的苏中平原,万物复兴,春意盎然,到哪儿都是"画中行"。中旬的那天,我们从县城出发,头顶着茫茫的春雨,行在犹如一条绿得清纯、绿得庄严、绿得宽广、绿得澎湃的隧道中,在红的、黄的、白的、粉的一层又一层桃花、梨花、油菜花的注目下,来到了心仪已久的青墩遗址。或许是雨水充足的缘故,或许是阳光和煦的缘故,那沾满晶莹剔透露珠的绿草、花卉,那绽放在枝头的各色花朵,显得格外茂盛,格外葱茏,格外娇艳,格外瞩目,这飘扬着的五彩缤纷的"旗帜",更给这座青墩遗址增添了壮丽迷人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国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己大量造酒,这比西方国家最早的葡萄酒要早3000多年。所以,全世界公认我国是酒的发祥地。我国酒业的历史图景,从我们民族那些古老的传说故事中,从那些出土的古甲骨、古陶器、古青铜器、古竹简上面,从那些古卷帙里,可以悟出和看到它的概貌和轨迹。在山东、河南等地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蛋壳陶和黑陶器中,就有斝,盉、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知识普适化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知识最初是实践的知识,是一种实践智慧,其主要关涉着如何实际有效地引导人的真实成长,研究人的有效发展,关怀人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等,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智慧与人文取向的品性。而教育知识普适化通常所表征的主要是一些公理性、标准性、陈述性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知识的普适化存在着如下方面的问题:教育知识缺乏生命意识;教育知识缺乏实践智慧;教育知识缺乏个性色彩。由此,反思教育知识的普适化危机便成为当前教育知识构建的逻辑必然和教育实践的现实呼唤。  相似文献   

19.
刘雪霏 《学周刊C版》2019,(9):183-183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学习趋势,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而产生的新式课堂,它代表了未来课堂教学发展和变革的新方向。智慧课堂是一种具有个性化、情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式课堂学习环境。基于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在课前预设课堂情境,从情境中激发智慧;课中加强师生互动,从探究中生成智慧;课后注意反思总结,从反省中形成智慧。  相似文献   

20.
营盘山古蜀文化遗址是长江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个长江上游地区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本文拟就建设营盘山古蜀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的必要性、旅游前景、设计理念、开发举措、规划构想五个方面的问题略抒管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抛砖引玉,进而推进营盘山古蜀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