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题目]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去时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16小时到达目的地,返回时只用了15小时,返回时比去时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一般解法]先求两地之间的总路程,75×16=1200(千米);  相似文献   

2.
巧求速度差     
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75.5千米,6小时到达;返回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比去时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一般解法:要求返回时比去时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就是求返回和去时的两次速度的差,只要知道两次的速度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道题:李梅骑自行车从家到少年宫,去时每小时行驶12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驶8千米。求李梅往返的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4.
双休日,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去杭州游玩。去时,妈妈把车开得很慢,每小时行驶40 km。返回时我们都很兴奋,归心似箭,爸爸把车开到每小时行驶70 km,来回共行驶了5.5小时。到家后,爸爸让我算算从家到杭州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5.
[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由乙地返回甲地时,每小时加快行驶8千米,结果比去时少用了1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6.
有些题目,按照常规的思路去分析解答,就会使得过程繁琐,如果转换思考角度,就会得到全新的巧妙解法。例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225小时到达。返回时用的时间是去时的56。求返回时的速度。常规解法:(1)先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50×225=120(千米)(2)再求出返回时用的时间。225×56=2(小时)(3)最后求出返回时的速度。120÷2=60(千米)巧妙解法:因为汽车往返的路程相同,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由于返回的时间是去的时间的56,那么返回的速度就是去时速度的65。…  相似文献   

7.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片段一:送给学生的数学大餐——挑战题。出示:一艘轮船往返甲、乙两港,去时顺水,每小时航行30千米,返回时逆水,每小时航行20千米,来回共用了40小时。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8.
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形式要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围绕关键练,围绕重点练,达到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训练的形式有如下几种: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列方程。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32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从乙地返回甲地……①要想4小时返回乙地,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方程:。②每小时比原来多行驶8千米,返回时需要多少小时?方程:。③每小时比原来的速度快14,返回时需行驶多少小时?方程:。2.对比练。教学时除了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的对比练习外,还要把按比例…  相似文献   

9.
在毕业复习“平均问题”时,安排了这样一个题目:小王从家去县城,去时每小时行5千米,回时每小时行3千米,小王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较多学生对本题最容易误解为(5 3)÷2=4(千米),错  相似文献   

10.
行程问题是应用题中最基本而又较复杂的题型 ,正确理解题意 ,找出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下面就同学们初学时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此类应用题进行举例说明。一、返回问题返回问题基本的相等关系是 :1、往返的路程相等 ;2、出去的时间与返回的时间的和等于总时间。例 1 有一架飞机 ,最多能在空中连续飞行 4小时 ,飞出时的速度是 950千米每小时 ,返回时的速度是 850千米每小时 ,这架飞机最远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 ?(答案保留到百位 )分析 :设这架飞要最远飞了x千米就应返回 ,那么返回时也飞行了x千米 ,飞出的时间是 x950 小时 ,返回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0千米,4小时能够到达。返回时,汽车行驶的速度提高20%,汽车返回乙地需要行几小时?  相似文献   

12.
[题目]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驶30千米,返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每小时行驶的4/5。求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远就应往回行驶?  相似文献   

13.
【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15小时,返回时每小时增加10千米,因此只用12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对于此题的常规解法:10÷(112-115)=600(千米),同学们一定掌握了。那么怎样用“几何”思路去解呢?看下图:【分析与解】AD这条线段表示甲城到乙城的速度,AB是所用的时间,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甲城到乙城的路程。DE这条线段是返回时增加的速度,EF是所用时间,长方形AHFE的面积是返回时的路程。所以长方形HBCG和长方形DGFE的面积相等,可求得BC为:10×12÷(15-12)=40(千米),也就是甲城到乙城的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从而求得长方形ABC…  相似文献   

14.
题目:甲、乙两队学生参加郊外夏令营,只有一辆车接送,坐不下。甲队学生坐车从学校出发的同时,乙队学生开始步行,车到途中某处让甲队学生下车步行去营地,车立即返回接乙队学生并直接开到营地,结果是两队学生同时到达。已知学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汽车载学生时的速度为每小时  相似文献   

15.
[题目]一艘轮船从甲港顺流而下驶向乙港,到达乙港后马上又从乙港逆流而上返回甲港,共用了8小时。已知这艘轮船顺水时每小时比逆水时每小时多行20千米,且这艘轮船前4个  相似文献   

16.
[题目]小李骑电动自行车从单位出发去县城,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1.8小时后,小李的同事小王骑摩托车从单位出发去追小李,0.6小时后追上小李。求小王骑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7.
飞机的矛盾     
一架飞机从A城飞往B城,然后返回A城。在无风的情况下,它整个往返飞行的平均地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  相似文献   

18.
1.快了还是慢了?一辆卡车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甲地运载货物去乙地,在放空返回甲地的途中,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问这辆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对这个简单的问题,许多同学的答案是:(40 60)÷2=50(公里/小时)。真的该是50公里每小时吗?快了还是慢了?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某校初三(1)班的同学打算在星期天去登山,他们计划上午8:30出发,尽可能去登图中最远处的山,到达山顶后开展1个半小时的文娱活动,于下午3点以前必须回到驻地。如果去时的平均速度是3.2千米/时,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4.5千米/时,则能登上的最远的那个山顶是( )。  相似文献   

20.
爬山     
史书明  冰燃 《数学小灵通》2004,(11):F002-F002
日仁封样黔嘱蒸馨瓤鹭馨馨攀川{滩嘿癫鬃狱瞩夔曝蒸鬓撇摹娜}1.洋洋最喜欢爬山了,爸爸2.洋洋是一名运动健将,上山妈妈利用十一黄金周,带他时他和爸爸妈妈每小时大约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洋可以走4千米,下山时每小洋高兴极了。时大约可以走6千米。3.他们从山脚下出发,共用了6.5小时,共走了33.5千米的山路,翻过了山顶,并下山到达后山的旅馆。4.第二天,他们按原路返回。如果他们上、下山的速度都与来时相同,你知道他们返回山脚处要用多长时间吗?爬山@史书明 @冰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