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人际信任思想,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人际信任与文化的关联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际信任思想的梳理、剖析和解读,得以管窥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特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仍然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从而促进着人际关系的和谐。改善中国人的人际信任状况需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健全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凝练升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源泉。将习近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从主渠道与多渠道相结合、个体提升与团队建设相结合、传道授业与铸魂育人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四个方面来探讨实施路径,帮助大学生塑造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健康的风险防范心理,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认为信任与人们的一些特定人格特点相关;信任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表明它可以促进风险情景下的合作;低信任者和高信任者在合作倾向以及乐观性等方面都存在可观察的差异;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人际信任;性别与文化因素对人们的信任有显著影响。而信任的决策过程、神经生理机制等关键问题目前却还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党的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总体战略部署为指引,探讨在校园防范重大风险中高校统一战线的作用以及提高高校统战工作成效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时代,初中生人际交往的频度和模式发生转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信任缺失和人际关系疏远等问题,这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阐述新媒体时代初中生人际信任的基本现状,分析初中生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个人控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人际信任在性别、城乡和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积极应对方式、个人实力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个人实力在积极应对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投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高校扩招和培养方式等原因,个人在追求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的同时必须面对各种教育投资的风险,其中包括就业风险、预期收益风险、过度教育等.面对这些风险,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以确保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心理控制源均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心理控制源呈显著正相关;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信任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信任,还会通过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社会转型和自然环境加速变迁的境况下,要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和持续有效推进危机治理工作,就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因势而新,因事而动,开拓危机治理新的工作路径。思政教育全方位、系统化、长期性的特点,使其蕴含深远持久的巨大能量;它所具有的监控动员功能、协调稳定功能和激励升华功能,使其在政府治理、社会发展和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中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更新风险防范和危机治理理念、优化风险防范和危机治理主体、明晰风险防范和危机治理内容等措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构建常态风险防范和非常态危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人际信任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及社会心理学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围绕信任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相关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张“信任是非理性行为”,代表人物是社会心理学家霍斯莫尔,他认为“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得益之不可预料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即当个体在纯理性的状态下做选择时是不会做出“信任”行为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影响.方法:设置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6周的"心理素质养成与训练"团体心理辅导.采用ITS人际信任量表在实验前、实验后与实验后三个月对被试的人际信任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宁夏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得分较高;宁夏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总分及各分因子上都不存在性别差异;宁夏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不存在年级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具有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人际信任的研究在社会学界及社会心理学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围绕信任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相关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张“信任是非理性行为”,代表人物是社会心理学家霍斯莫尔,他认为“信任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得益之不可预料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即当个体在纯理性的状态下做选择时是不会做出“信任”行为的。而以科尔曼为代  相似文献   

12.
采用情景实验法对23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考察了状态共情和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人际信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状态共情与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行为均有正向预测作用.(2)人际信任负向调节情境安全程度对助人意愿的影响,正向调节状态共情对助人时间的影响.即在低人际信任组,情境安全程度与助人行为的相关更高;在高人际信任组,状态共情与助人行为的相关更高.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集中反映在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诱发的资源紧张、分配扭曲、环境破坏等方面。在不能牺牲发展的前提下,化解和防范这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需要政府的管理智慧和能力。客观地分析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产生的社会因素,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建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社会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大学生为对象,对人际信任问题作了多角度的考察,分析了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低于中学生,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特别表现在对社会角色和现象的信任上。理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高于文科大学生,并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没有性别差异。人际信任与人格因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并能反映出一定的人格类型和个人的专业成就性。个人的人际信任度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一种风险经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地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使银行面临风险时,预期损失在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会危及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信任的博弈实验中,在博弈双方是个体还是群体时,他们表现出的信任水平是否不同呢?这是过去一、二十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往大多数研究表明,群际信任显著低于人际信任,但也有部分研究发现了不同的结果。目前,关于人际—群际信任的差异主要采用投资博弈、礼物交换博弈、最后通牒博弈等任务进行测量,作者仔细梳理了基于不同任务的研究结果,并从群体因素(如群体身份、群体支持、责任分散等)和情境因素(如风险、沟通方式、信息)两个角度分析了可能影响人际—群际信任差异的因素。今后应该进一步改进研究设计,澄清人际—群际信任差异的表现,探讨各种可能的调节机制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人际交往的视角调查幼儿家长对教师人际信任的现状。研究发现,目前幼儿家长自身的一般人际信任呈中等偏下水平,其对教师的特定人际信任水平较高。进一步分析教师的人际交往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发现:交往认知影响幼儿家长对教师的人际信任内容;交往过程影响幼儿家长对教师的人际信任水平;交往情境影响幼儿家长对教师的人际信任层面。为...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我国加入WTO以及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农发行也面临着信贷资产保全风险的严峻挑战,如何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现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问卷的结构,编制了《大学生人际信任问卷》。通过对386名和1003名大学生被试在大学生人际信任问卷中的数据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探查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孤独感与听障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以及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网络成瘾量表、孤独感量表、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问卷、网络人际信任量表对368名听障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孤独感对听障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交网站中的积极自我呈现、真实自我呈现均在听障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真实自我呈现的部分中介作用更大;网络人际信任在听障学生孤独感与真实自我呈现之间起调节作用。据此,应多渠道搭建交流和展示平台,增进现场社会互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升沟通交往能力;普及网络信息风险教育,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