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软科学》2014,(6):131-135
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对中国西北能源富集地区20022011年间碳排放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并与东部6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结果表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高碳"特征;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动力;然而产业结构呈现"重型化"趋势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加大,导致单位能源碳强度上升,对未来节能减排工作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碳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估算了中国1978—2008年碳生产率,并用拉氏分解法分析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影响碳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碳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为4.26%,累计增长249%,技术进步是推动碳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贡献较小.进一步推进技术进步、发挥技术效率在节能减排中的主导作用,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推动产业结构持续演进,是提高碳生产率、发展低碳经济的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波浪能发电的概述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重大战略决策,围绕“双碳”目标,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专利产业化,2022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绿色低碳技术专利分类体系》,绿色低碳技术一级技术分支包括化石能源降碳技术、节能与能量回收利用、清洁能源、储能技术、温室气体捕集利用封存等5个技术分支,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浪潮下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小军 《软科学》2011,25(7):16-20
针对我国碳金融实际发展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我国不仅应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和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碳金融模式,而且应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具体的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通过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电气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空间,建筑电气工程中,主要能源的构建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经济进步,科技发展,对于电气工程主要能源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赋予了能源的选择、应用方式以及节能技术推广新的发展意义。本研究就建筑电气工程主要能源节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为广大的电气工程建筑商提供可行的、高效的建筑电气工程节能方案,为建设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更加注重生态和谐的电气工程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唐建荣  廖祥宾 《资源科学》2014,36(12):2560-2568
通过文献比较,结合江苏省"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测算了2020年江苏省能源供需及相关的碳排数据。基于碳夹点图解技术及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的限额目标,通过碳夹点复合规划,计算2020年江苏全省在碳排总量约束下的最少清洁能源需求量、化石燃料分配额及对应的碳排放量;兼顾各行业的碳排放约束,合理分配各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及碳减排任务。结果表明:为满足各行业能源需求与碳排放约束,平衡"能源碳排逆差",江苏省清洁能源比重必须不低于42.63%。与清洁能源占比不到10%、煤炭占60%以上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相比,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压力巨大。实施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无悔减排"战略,推动能源供应、消费、技术及体制革命,摊薄高碳"锁定效应",破解能源"结构困境",是江苏省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双控目标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 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钢在行业内较早注重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在持续探索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运行模式,走上了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科学发展的道路。本文以莱钢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对钢铁企业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压力下,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提升发展品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提高碳生产率成为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双赢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能源和人力资本引入C-D生产函数推导碳生产率决定方程,使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清洁能源使用与要素配置结构的碳生产率效应。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清洁能源使用对于碳生产率的改善效应业已显现,且在清洁能源发展不同水平地区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要素配置结构是影响碳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资本-能源比和劳动-能源比的提高将有利于碳生产率增长,近年来中国劳动-能源比持续下降对碳生产率造成的不利影响需引起重视;教育水平提升促进了碳生产率增长,但其贡献程度较小;"干中学"并未如理论预期对碳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意味着逐步扩大清洁能源使用规模、审慎调控要素配置结构是保证碳生产率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导致我国能源的短缺现象严重,电气自动化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领域,尤其要注重环保节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消耗。本文就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中要坚持的原则和一些必要的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碳中和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的指导,碳中和学应运而生。碳中和学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动态平衡”——全球碳排放与碳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技术内涵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捕集、利用、封存和移除的全过程及相关的技术体系。能源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新能源为主的转型,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将由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四分天下”,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新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此过程中,需构建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也将从当前以煤炭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格局发生革命性转变;新能源将主导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转型,最终将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独立”。但在能源发展中,始终把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社会、建设绿色宜居地球的关键。碳中和下新能源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能源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内江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强调要坚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培育页岩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钒钛、氢能三大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加快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处理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碳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值及节能减排潜力,并与非碳约束下能源效率值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分析,深入研究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引入非期望产出会明显降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平均水平,而各省份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认为,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能源效率分布特征解释力较强,能源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住宅的环境随着住户环保观念的树立,越来越朝着高性能、排碳少、环境优美、整洁大方、节能减排的趋势发展。所以将住宅建筑设计成具有排碳少、能源节约、少污染的性能是目前众多建筑、开发公司在施工中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绿色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给排水系统设计实施方案,探究了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低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20年9月中国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2016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及采取碳中和政策和行动进入加速期。内燃机作为量大面广的道路、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国防装备主导动力,在近中期肩负节能减排重要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未来如何实现碳中和的巨大挑战和重要机遇。内燃机作为一种高效高功率密度的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机,通过与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结合仍有较大的节能提升空间;未来通过燃用碳中和燃料的高热效率内燃机,仍可以在重型卡车、工程机械、船舶、航空等大型动力装备以及混合动力系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促进中国能源和交通领域早日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5.
进入“十二王’时期,我国更加注重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但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相对短缺且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的中国能源的安全形势却更加严峻。在这一新形势下,高耗能的钢铁企业必须切实做好能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在碳强度控制目标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碳减排任务的双赢,需量化评估能源转型路径在碳目标约束和驱动下传导效应的有效性,本研究构建能源经济环境评估模型,设计了基准情景、能源转型情景和深度能源转型情景,研究结果显示:大湾区碳排放达峰需要碳约束和能源转型的共同发力,无施加这两项措施的基准情景在2035年前无法达峰,转型和深度转型情景下的不同层度的碳约束和能源转型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分别于2025年和2022年达峰。相比基准情景,2035年碳成本和能源结构转型促进GDP增长了0.68%,深度转型则造成0.34%的GDP损失。碳达峰目标和能源转型驱动下,各行业投资结构发生转变,转型情景下2035年度总投资11万亿,带动GDP达到31万亿,相比基准情景年度新增约8000亿,电力新增600亿,工业新增5000亿,交通新增400亿,服务业增加2000亿。服务业、交通、电力部门的就业分别增长9.7万人、12.6万人、3万人。结果显示合理设置碳总量控制目标,系统呈现的碳价格有利于引导用能部门的结构替代,反过来促进经济GDP增长、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就业率提高以及节能减碳目标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4)
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也推进了我国建筑业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行业不断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想要在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新型施工技术,而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业也是一个发展的新方向,不过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还面临着污染严重以及能源消耗大的问题。我国能源匮乏,能源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所以节能问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想要在建筑行业发展得更好,就一定要注重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研发和人才的培养。本文将对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方面展开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发展光伏能源是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明确光伏发电系统的碳中和路径,辨识其影响因素对于能源转型从而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评价,解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碳排放特征,探讨了光伏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收支和光伏阵列下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功率为500 kW的光伏电站从生产到废弃处理全过程碳排放量约为1.00×106 kg;②相比标准煤发电,其全生命周期中减碳量约为3.05×105 kg/a,节省标准煤约1.24×105 kg/a;③若光伏阵列下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以0.33 Mg C/(hm2·a)为参考,全生命周期内草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约为8.25 Mg,考虑其相比标准煤发电的减碳量后,500 kW光伏发电系统约需3.27年可以中和其生产建造过程的碳排放。光伏组件和设备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能耗、光伏场地气候特征等均会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采用节能环保材料、改进生产工艺、优化光伏场地选址、构建“光伏+生态修复”协同发展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光伏发电系统的碳中和效率及固碳增汇能力。  相似文献   

19.
工业生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能源浪费、达成生产节能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至关重要。随着数字化技术进步,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可通过将不可见的能源可视化,促进企业节能。文章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和瑞典应用能源管理系统的现状,总结了其特点与应用条件,与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我国在部署能源管理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文章还提出从“工厂、产线和设备”到“产品”角度分析能耗,构建“基于生产步骤的单位产品能耗标签”的方法论框架。探讨了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在该方法论中的角色,并提出了政府支持发展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的对策,包括推动系统建设、支持合作、确定能耗基准和引导企业对标行业最优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打好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