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刘金花 《班主任》2014,(7):23-23
正剐接一年级班时,我发现很多孩子几乎什么事都不会做,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教了好多次,他们还是做不好。于是我便开始"包办",很多该孩子做的事情我都取而代之:孩子们名字写得太难看,我亲自给他们写;学校组织大扫除,我总是冲在最前面;尤其是像出黑板报这种关乎班级面子的事情,我更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做。看着那工整的名字,干净的教室,鲜艳的流动红旗……我心中也曾高兴  相似文献   

2.
今天美术老师请假,我去代课。我对学生们说:我画画外行,一起做个游戏吧!孩子们很高兴,按要求拿出了图画本和水彩笔。我又说:随便在白纸中间写几个字吧,最好写自己的名字,字要稍微大一点儿。我也在黑板上随意写了一个名字。  相似文献   

3.
我正在主持一个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生自主性素质发展与培养的实验研究》,由于想取得第一手材料,就亲自去教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品德课。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在他们一入学之后,我就培养他们开始记日记。这时他们还不会写字,就教他们用画画的方法记日记:在封面先画一个自己的头像,写上自己的名字,里面写上年月日,画上自己最高兴的事情、最难忘的事情。过些日子他们学会了写注音字母,孩子们就可以开始用注音字母写图文并茂的日记了,一面是拼音文字,一面是图画。再过些日子,他们又学会了一些汉字,又可以开始用注音字母加汉字写…  相似文献   

4.
下午给预备班的学生上了节写作课.班里的17个孩子都是来自各个小学的"尖子生",即将到来的九月,他们将成为我们这所以"难进"著称的学校中的一员,能够想象他们那"千里挑一"的感觉有多自豪. 上课了,我请孩子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因为"殷老师很想认识一下大家",然后,我一个一个读过来——我发现,很多孩子的名字里都有"天"、"昊"这样比较大气的字眼.于是,我又请他们谈谈自己名字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你怎样帮助孩子乐于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亲是有权威的。父母亲每天的行动都能使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得到发展。父母亲能用许多方法帮助孩子。这里是一些建议: 一、教你的孩子怎样做事情:把一个任务分成几个步骤:"我告诉你怎样写你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在上面画一横,然后画一竖,这就是你的名字特德的第一个字母。"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去试验。·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就帮助他们:"假如你要系鞋带,我会做给你看怎样解开和打结。"  相似文献   

6.
李树源 《师道》2002,(12):32
一个小男孩在一张考卷上填写姓名这一栏时,自己的名字———王宇淳(后来才知道是他的)没有写,却端端正正地写下了“阿童木”三个字。他这一“创举”,在我们教师中间引发了一场议论。持反对票的居多,认为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最起码连自己的名字总要写正确吧!也有少部分教师认为这正透露出这孩子的天真无瑕、无所顾忌的天性,而教师就是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姓名只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符号,而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心灵更为重要。我对此有同感。按理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错了也太不应该了,但一想,他们又何必拿着这个…  相似文献   

7.
老师们都觉得教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孩子写字较难,讲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书写规则有些抽象,让他们练久了又十分枯燥。为了让孩子爱写字写好字,我绞尽脑汁尝试了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8.
爱上三种人     
试试去爱上街头陌生小宝。颖子老师把她教过的百多个孩子名字都写在幸运星上,幸运星是孩子们折好送她的,还送了个阳光罐子专门收集,她珍藏着并希望他们都幸运。当孩子们在她面前兴致勃勃谈论大志  相似文献   

9.
李岩 《贵州教育》2012,(17):26-26
在这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转眼我已经工作了十几个年头了。教过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有时候路上偶尔遇见,有些已经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了,可我却始终记着一个叫徐红军的孩子。徐红军是不幸的,因为他先天智力缺陷,口齿不清,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和别人正常沟通、交流。然而更不幸的是:那扭曲的五官,又把他的与众不同刻在了脸上。  相似文献   

10.
来到支教小学快一周了,我急切地想和眼前这32个孩子打成一片。和原来所教的养尊处优的那67个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透着清澈如水的淳朴。也正是这种无瑕的性情,深深地吸引并净化着我的心灵。但是,仔细观察他们看我的眼神,里面含着好奇、敬慕,还有些许试探。是啊,尽管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已经能够熟练地叫出班里所有孩子的名字,尽管他们已以农村孩子特有的淳朴热情接纳了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城里老师,  相似文献   

11.
张陈江 《考试周刊》2014,(81):169-169
<正>教完了一届六年级学生,又迎来了几个新的班级。当我第一次走进五(2)班的时候,迎面走来的班主任笑着说:"这回好了,有你来教他们科学,刘小米一定开心坏了。"虽然没来得及细问,不过,刘小米这个名字我记住了。第一课,我做了自我介绍。我看到倒数第二排有个男孩的眼神特别亮,整节课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一举一动。在请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他自我介绍:"我叫刘小米……"在那一瞬间,我认定这个孩子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曹少林 《快乐阅读》2012,(27):115-116
孩子们离开幼儿园,来到小学,他们成为了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知道小学生都要学一门课,课的名字叫"语文",语文老师教他们听,教他们说,教他们读,教他们写,这样的课一上就要上十几年,孩子们对语文课钟情于否,一年级是关键,一年级的孩子能对语文课"一见钟情""一见倾心"吗?语文课的魅力究竟在哪?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教学生写书信,要求每个学生给我写一封信,一来检查他们对书信格式的掌握情况,二来沟通一下师生间的感情。次日清晨,一个个自制信封安然躺在讲桌上。第一次给我写信,这群孩子会对我说些什么呢?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第一封信是这样写  相似文献   

14.
产假结束,我回到幼儿园上班。因为已接近期末,园长没有给我安排固定班级,于是我便开始了“游击生活”,哪个班的教师生病、出差了,我便代替她带班。虽说是“游击生活”,带班却来不得半点马虎。每到一个新的班级,我就会遇到一个老问题:记孩子的名字。现在许多孩子的名字用字很生僻,比较难记。可要与孩子顺利地交流,要让活动顺畅地开展,都离不开记孩子的名字,光用“你”“这个小朋友”称呼孩子是很难达到这些目的的。今天,我又来到一个陌生的班级,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再给孩子起个名字呢,这样既便于记忆,又可以与他们尽快熟悉并互动。“宝宝,你…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给小班的孩子上美术课.小朋友画画前,我为每位小朋友在画纸上写上了各自的名字.忽然,一个小朋友大哭起来,我急忙走过去,轻声地问她:“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摇了摇头.我又问:“那你为什么哭?”她指着画纸上的名字,呜咽着说:“这不是我的名字.”我看了看,画纸上写着“何健欣”三个字,没错啊,她不就是何健欣吗?便对她说:“你不是何健欣吗?”“是啊!但我的名字不是这样写的.”我疑惑了,怀疑自己是否写了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孩子的家长一般都在单位上班或是外出打工,很少有时间陪伴、照顾孩子。于是,他们迫切希望幼儿园能办暑假班(困难班),这样,孩子就可以享受"保"、"教"两方面的权力。然而,暑假班我们的孩子在干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又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一、看看我们的孩子暑假班在干什么1.书写、做算术。不管哪个年龄阶段的,几乎都有该项目的训练。书写汉字、数字(根据年龄段会有笔画繁简、数字大小差异),若家长买了"田字格"本或是汉字、数字描红的,孩子就写在这些本子上。若没有,则给其一张白纸,让孩子书写自己的名字,或是老师在黑板上随意写几个汉字、数字,让孩子照样"画画式"的写。理由是:孩子平时的操作练习上经常涉及到书写数字、名字。其次,做算术。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张算术纸。就其难  相似文献   

17.
又一次教过了《凡卡》,总有一个问题在心头萦绕。我知道契诃夫不是写一个真实的事情,是小说,但那是对十八世纪沙皇俄国底层社会的真实写照。凡卡,一个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孩子,在他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时候,给爷爷写信求救,却没忘记嘱咐爷爷,“别让旁人拿我的手风琴”。一个穷苦的农村孩子,他有手风琴!每一次教过这一课,这件事都会给我一个震动。因为有这个震动,又使我想起另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子,一对德国兄妹,他们家里有一架旧钢琴!  相似文献   

18.
教师要有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向工农学习、向学生学习的决心,使教育者先受教育,才有可能克服教学上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这点我有深刻的体会。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贫下中农子女,我在与他们共同生活和劳动中受到了教育。一次参加修路,一个贫农出身的学生脚被划了一条大口,鲜血直流,但仍坚持劳动。看着他这种行为,我很受感动。又一次,一个学生看见一张支援美国黑人正义斗爭的招贴画,他就按照画面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19.
《家庭与家教》2006,(11):51
前一阵回老家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他说“:是呀,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  相似文献   

20.
凑字     
我教三年级语文,班里有个孩子叫小天。那孩子脑子聪明,就是有些手懒,作文经常写得短小又干瘪。期中考试前,我特地嘱咐他:写作文一定要把内容写具体,不能少于二百字,听明白了吗?小天忙点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