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教世界》2008,(2):11-11
每个人皮肤的细胞里都含有黑色素,肤色则会因为细胞中黑色素的多寡而有不同。也就是说,皮肤细胞里制造的黑色素多寡会决定皮肤是白是黄是棕是黑。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电教》2003,(11):68-68
在中国皮肤的颜色是健美的重要标志。皮肤的黑白与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有关。而饮食的调整能减少黑色素的合成,有助于黑皮肤变白。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教材中,曾谈到“生物体内激素的含量极少,却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黑斑蛙的变色实验,来说明激素的生理作用。一、实验原理黑斑蛙背部呈深绿色或黄绿色,有不规则的黑斑纹和短纵脊,还有两条较宽的长背例纵格。其表皮和真皮内均含有黑色素细胞,色素细胞的胞质流动可将色素颗粒扩散至细胞外周或集中于细胞的中央。色素扩散就使皮肤颜色变深,集中就会使皮肤颜色变浅。而黑色素细胞是受垂体分泌的促黑激素控制的,促黑激素能够使皮肤黑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扩散,体色变黑。二、实验过程和结果1、采集8只较大的黑眶赠…  相似文献   

4.
肤色的不同就如人衣着颜色的多样 ,有黑有白 ,有棕有黄。即使同一种族的人 ,肤色虽然大致相似 ,但仍有色深色浅之别。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皮肤的颜色与黑色素的多少、穿行皮肤血管的情况、胡萝卜素存在与否 ,以及皮肤角质层厚薄这四大因素有关。在这四大因素中 ,黑色素最重要 ,它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细胞居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层 ,其“外貌”与众多细胞不同 ,是在细胞体的一头长出众多的桠杈 ,像树的分枝一样 ,插入其他细胞之间。它所产生的褐黑色颗粒 ,就是通过这些枝杈向邻近部位传送 ,使表皮的基底细胞层散布黑色素。因此 ,黑色素多…  相似文献   

5.
黑色素小体是黑色素细胞中一种溶酶体相关的细胞器,负责黑色素的合成、储存及转运,并最终决定皮肤、头发和眼睛的颜色。斑马鱼是研究黑色素小体在黑色素细胞内转运的理想模式动物,其具有根据自身需要调节皮肤中色素分布及沉着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影响细胞内cAMP水平、调控黑色素小体聚集和分散实现的。本综述主要就影响斑马鱼皮肤中黑色素小体聚集和分散的分子机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孕期小贴士     
《父母必读》2014,(4):92-92
正孕期预防黄褐斑4食物豆制品猕猴桃牛奶玉米富含的维生素E能抑制皮肤衰老,防止色素沉着含有的维生素C能干扰黑色素的形成,预防黑色素沉淀延缓皮肤衰老、增强皮肤张力、刺激皮肤新陈代谢富含的维生素E干扰黑色素沉淀  相似文献   

7.
皮肤的美白     
拥有自然、白皙、柔嫩、光滑、靓丽的皮肤几乎是所有东方女性孜孜以求的目标。正常皮肤的颜色是由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不同种族的人群,色素沉积的程度不同,这个差别是由于所生成的各种色素的量不同造成的。黑色素沉积程度是由黑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的,而黑色素的过度沉积则易形成雀斑和黑斑。亚洲人属黄种人,皮肤基础色是黄种色。但有的亚洲人的皮肤偏向白皙或偏向黝黑,这种倾向是由遗传、性别、成长期、体内激素分泌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手掌和脚掌有淡淡的肤色,在阳光曝晒下,它们会轻微地变暗。不过,就算晒再多阳光,它们也不会像身体其他部位那样变得很黑。皮肤持续地晒太阳,阳光就会刺激表皮层的细胞制造黑色素,使肤色变黑,防止紫外线伤害。在手掌和脚掌上有着死亡皮肤所形成的厚皮,它  相似文献   

9.
黑色素可以保护皮肤免遭紫外线的伤害,但过量积累或者缺失也会导致黑色素瘤及白化病等和色素相关的疾病。本文概述黑色素的生成机制、相关疾病及抑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日本科学家用果胶酶分离出完整的植物细胞,然后用于制造化妆品,结果得到含有更多有用成分的新产品,对皮肤有更佳保护作用。 介绍中说,植物的细胞主要是依靠果胶质这种细胞间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使用果胶酶对植物体进行处理,破坏果胶质,再经过滤,去掉纤维等杂质,通过加热使酶失去活性,杀死细菌,就获得一个个完整的植物细胞。由于细胞膜没有遭到破坏,因此细胞的形态得以保持完整。比常用的萃取方法能够更多地保持植物中的有用物质,更接近于天然状态。 据称,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柠檬、橘子、葡萄等的果实,春黄菊、小苍兰、红花等的花,胡萝卜、人参、马铃薯等的根茎,以及枇杷、芦荟、越橘的叶子等植物的各个部位。用完整的植物细胞制造化妆品,能够收到保湿、抗氧化、抑制黑色素生成、促进骨胶原生长等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皮肤。  相似文献   

11.
李卓  夏涛 《中学生物学》2006,22(9):10-10
提起白化病,大家可能非常熟悉。高中生物课本中对其发生的原因有如下描述:“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的异常引起的。酪氨酸酶存在于人的皮肤、毛发等处,它能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由于基因不正常而缺少酪氨酸酶,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相似文献   

12.
提起白化病,大家可能非常熟悉。高中生物课本中对其发生的原因有如下描述:“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的异常引起的。酪氨酸酶存在于人的皮肤、毛发等处,它能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如果一个人由于基因不正常而缺少酪氨酸酶,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0,(4):149-149
最近的研究显示,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并不比夏季低,再加上此时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度也较高,所以,这个季节更要注重防晒。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还能有效防止皮肤在后几个月被更强烈的阳光灼晒而产生、累积黑色素。  相似文献   

14.
1.人类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肤色?皮肤呈乳白色,表皮中的血管为肌肤添加了红色,黄色色素又补充了些底色。最后,皮肤会由于紫外线照谢导致黑色素聚集而呈现黑色。这四种颜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搭配产生了不同的肤色。  相似文献   

15.
曾经参与培育克隆羊多莉的英国PPL公司的科学家成功地将牛的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然后用这些干细胞培育出了心肌细胞。 PPL公司总经理罗恩*詹姆斯近日在伦敦举行的英国生育学会会议上宣布了干细胞研究的这项重要进展。如果这项技术在人体细胞试验中也取得成功,就意味着将来有可能直接用成熟的人体细胞来生成干细胞,进而培育出供移植用的各种细胞和组织,而不需要经过胚胎发育阶段。这将有助于解决有关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干细胞是生物体内未分化的原始细胞,能够分化发育成皮肤、血液、肌肉、神经等不同的细胞。如果能在实验室中大量培养分化能力强的干细胞,并与基因改造技术相结合,将有可能培育出移植手术所需的各种细胞和组织,以治疗白血病、帕金森氏症、心脏病和器官衰竭等疾病,并且不会引起病人机体的排异反应。 但科学界以前一直认为,成年动物体内的干细胞分化能力有限,只有早期胚胎里的干细胞才具备发育成各种细胞和组织的潜能。目前科学家一般使用流产的胚胎或者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然后中止发育,以从中提取干细胞进行研究。但这存在着不少伦理问题。英国去年年底通过法律允许克隆人类早期胚胎进行科学研究,曾引起很大争议。 皮肤细胞已经完全分化成熟。一般认为,如果不通过胚胎培育阶段,就无法使成熟细胞“返老还童"、重新变为具备较强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但是PPL公司的科学家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在牛的皮肤细胞群里加入一个标记基因,结果在生成的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都发现了这个基因,这表明这些干细胞和心肌细胞确实是从这些皮肤细胞生成的。 科学家说,目前所取得的还只是初步进展,下一步他们准备用人体细胞进行重复试验,并提高细胞转化效率。如果成功,他们将首先尝试用这种方法培育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细胞。  相似文献   

16.
琳琳帮助李奶奶洗完衣服,发现自己手上的皮肤变得又瘪又皱,细胞不是吸水胀大吗?怎么手上的皮肤细胞会吸水变皱瘪了呢?原来人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构成,表皮位于最外层,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细胞是活细胞,其吸水过程受生理因素的控制和调节。而角质层细胞大多数已经死亡,因为  相似文献   

17.
在夏天炎炎烈日下,人的皮肤很容易被晒黑。这是因为阳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当皮肤受到紫外线的照射时,人体表皮层中的黑色素细胞会产生黑色素来吸收紫外线,以防止  相似文献   

18.
并非阳光照射越多,皮肤越黑。因为黑色素的多与少不仅取决于阳光,而且还涉及维生素D3和叶酸。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11,(5):79-80
据2010年12月3日《参考消息》援引美联社纽约2010年11月29日电,在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家成功地将老鼠的皮肤细胞转变为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而在本月科学家成功地实现了人类细胞类型的转变,即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变为早期血细胞。  相似文献   

20.
南天 《师道》2004,(7):56-56
夏天,是充满活力的季节。但因为天气炎热,促使皮肤细胞的更替加快,皮肤的抗病能力下降,细菌易于侵入,汗液中所含的盐分和废物对皮肤也有一定的危害。而强烈的阳光更是美容的大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