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晚清、民国时期新疆纸币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晚清、民国时期,新疆地方封建军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实行乱发纸币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纸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对当时新疆的金融状况、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但也不可否认,纸币流通毕竟是货币流通的较高级形态,新疆纸币的发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阶段对新疆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金融工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梁启超纸币发行思想为线索,介绍了梁启超纸币发行思想发展演变的过程。梁启超以解决财政困难为目的,希望在中国建立国民银行制度,通过纸币发行为政府公债打开销路,并藉此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纸币滥发问题,但现实使他最终认识到中央银行制度才是中国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纸币的简史──兼评《贷币银行学概论》凡丁中国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北宋初期的四川,当时由十六户富商共同发行了‘交子’,这种”交子’可直接流通,也可以自由兑换,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金人曾发行许多纸币,引起通货膨胀,因此时常改钞票名称,种类较多。元朝...  相似文献   

4.
根据马克思的货币学说,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时,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当纸币的流通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时,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在一定时期内因纸币过多而造成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现象即为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5.
中国过去曾采用银本位制,以白银为一般等价物。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本位币,其目的是为推行纸币制度创造条件。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为进一步压榨人民,和缓当时的财政经济危机,乃实行“币制改革”,制定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1948年8月,  相似文献   

6.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制度变革的一个关键期,其影响深远。南宋货币发行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货币发行由金属铸币为主转向以纸币为主;二是货币币种增多,制度混乱不定。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巨大的国防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的残破。  相似文献   

7.
流通纸币是商品交换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币值是否稳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经济状况。人类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曾发行过巨额纸币,其原因众多,但几乎都是在物价飞涨、  相似文献   

8.
中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北宋时期发行的交子。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产生与发行,基本上是适应于当时工商业发展条件下商品交换的需要,但也有其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 金自建立至覆灭,历时约一百二十年。在完颜氏统治期间,女真族的社会性质由奴隶社会逐渐转化为封建社会。伴随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其经济也历经了恢复、发展、兴盛、衰败的兴衰过程。其货币制度基本上沿袭北宋旧制,属于钱币、银两、纸钞三品并行的钱币体系。币值稳定时期较少,且后期国势渐衰,并受南宋、蒙古的南北夹击,国土日蹙,军费庞大,经济凋敝,财政枯竭。金政府靠发钞度日,使通货泛滥,物价上涨,酿成历史上极其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为后人留下了值得吸取的深刻教训。本文试就金代通货膨胀的原因、过程及教训做一简略分析。错谬之处,请专家学者赐正。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发行的人民币(纸币)和2000年10月16日起在全国发行的第二批第五套20元人民币(纸币),它们的背面分别涉及了7种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1.
陈妍 《考试周刊》2012,(43):25-2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与使用纸币的国家,宋代纸币的发行,有着世界性的意义。然而,宋代纸币本身却带有某种不成熟因素,其发行本身就带有统治者的主观目的,加之忽视纸币流通的原则,导致其发行中出现各种问题,引起南宋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2.
金上京二十七任首脑考述金北人金上京是金代前期的都城,也是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金皇朝发祥地一金源地区的重心,更是金代北方即十二世纪前期至十三世纪初中国北疆最大的民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所以金上京诸任首脑人物生平事业表现,从某种意义讲,...  相似文献   

13.
我国曾经发行过惟一一版面额为叁圆的人民币纸币,是经过周恩来总理指定,由苏联代印的,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上唯一的叁圆面额票券。  相似文献   

14.
重评“大明宝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发行起,其购买力一直下跌,加上纸币流通不广,且认受性低,故在15世纪初期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只有官府仍然有限度地使用。传统史家一般把明代纸币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滥发钞票所致,这似乎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而忽略货币制度的设计与推行的问题。“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除了因为发钞过多外,其致命伤更在于制度上的设计不足,特别是明政府在未建立公众信心以前,没有效法宋、元为纸币设立准备金制度,以稳固“大明宝钞”的币值。  相似文献   

15.
三晋古陶瓷,曾在中华文明中熠熠生辉。特别是金代陶瓷,长期以来历史文献对金代陶瓷的记载很少,而且实物资料也所见不多。通过对山西博物院几件现存金代瓷枕的研究,了解山西金代瓷枕的制作工艺,及山西及周边地区金代制瓷工艺的相互影响,对研究山西金代与高丽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洋 《华章》2011,(17)
元代是我国纸币发行较早的时代.元代纸币的发行,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篇对元代纸币的形式、演变、特点及其影响做一简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经济生活》教材2008年3月第4版,将纸币的产生表述为:"后来,又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将纸币的含义表述为:"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013年4月第5版的教材则将纸币的产生表述为:"后来,又产生了纸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若干关键性范畴进行辨析.首先,讨论了价格总水平上涨与纸币膨胀两个范畴的关系,说明“通货膨胀”一词是过时了近百年的词汇,阻碍着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研究和治理.其次,区分了主动性纸币膨胀和被动性纸币膨胀这两个范畴,说明治理主动性纸币膨胀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而治理与被动性货币膨胀相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则是失效的.现代经济所面临的多是与被动性货币膨胀相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因此,货币政策往往失效.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发行纸币的时代,由纸币、金属货币和有价证券共同构成的宋代货币体系,其相互关系的复杂及其不确定性导致了宋代通货膨胀的复杂和持久,地造成了对这一问题看法上的诸种分歧和不足。事实上,宋代正当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其通胀成因错综复杂,表现出混合型的特征。宋代纸币是一种混合货币。  相似文献   

20.
金代是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北方政权,自1115年建国至1234年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刻有文字的金代石刻不断被发现,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石刻资料中透露出有关金代法律的一些信息,为研究金代法律史提供佐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