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少陵原西周墓地是西周军士阶层的“邦墓”性质的族墓地.在历史文献记载中,西周的低等士阶层不可能吃到太多肉食,但相关科技考古研究表明该墓地的军士曾吃过大量肉食.结合历史文献、少陵原科技考古报告及其所处地理环境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推测出西周军士阶层吃到的肉类应以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2.
咸阳塔儿坡秦墓墓主身份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儿坡秦人墓地形成时间与秦孝公迁都咸阳及秦人在咸阳的统治时间相吻合。从秦国人口迁徙的历史记载与该墓地的规模、墓葬形制、葬式、葬俗、出土器物及同任家咀秦墓地进行比较分析,塔儿坡墓地的墓主应是秦孝公迁都咸阳后的外来平民。  相似文献   

3.
咸阳任家咀秦人墓地发掘的242座墓葬,依照仿铜陶礼器墓和日用陶器墓两大类,以及两者之间可对比的器物,约略分为六期。任家咀秦墓出土器物反映了秦与楚、晋、周及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史实,同时反映了秦迁都咸阳前后实施变法的历史背景。整个墓地从春秋至秦统一,延续时间长,中间无缺环,出土器物丰富,对于建立秦墓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包山墓地位于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的包山岗地之上。岗上由南往北分布五个土塚,依次编为一号至五号墓,岗脊西部不见封土的三座古墓,则依其发现先后,编号六号至八号墓。这八座墓葬组成包山墓地,三号墓和七、八号墓为西  相似文献   

5.
洛阳北魏墓属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墓葬,从北魏墓的墓地、北魏墓的发现概况,北魏墓的墓葬形制等为基本内容,对洛阳的北魏墓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从而对洛阳北魏墓及其相关问题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洛阳虽然见于发表资料的北魏墓仅20余座,但墓主人涵盖了从皇帝在内的各个阶级的人物,有王和官吏、庶民,对于研究洛阳各阶级墓葬及其相关问题都是十分珍贵的材料。这批墓葬,出土墓志的就有7座之多,这些墓葬不仅对于研究墓葬本身,而且对于研究北魏的政治、经济、社会都非常有用,同时对于其他地区北魏墓的断代,也是必不可少的借鉴材料。从发表资料的北魏墓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之彻底。洛阳的这些北魏墓除墓地制度具有鲜卑文化的一些特征外,其他方面如墓葬形制,随葬品、葬俗葬具、壁画内容等等都完全是对汉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6.
刘基墓葬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存有关刘基墓葬的历史文字记载,以及刘基墓地实地考查材料,分析刘基"三十六穴墓葬"传说虚假性的主、客观因素,以较确凿证据证明文成县南田镇西陵坟前村夏山"九龙戏珠"墓地为刘基真正墓葬地.  相似文献   

7.
宋代的墓田     
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考察宋代的墓田,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墓田的位置通常在村庄附近;主要是分家的时候专门留出的,也有少量后人追加的;规模为几亩或几十亩,超过百亩的很少;通常采用长房专管或各房轮流管理的使用方式;墓田的所有权具有牢固性特征;宋代墓田主要存在于东南地区是家族组织的变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南宋江南圩田经济地位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安置流民和稳定社会,大力发展江南圩田经济.由于将治水与治田结合,修复旧圩田,开辟新圩田,南宋江南圩田得到充分开发,在江东、浙西和浙东地区农田中占有重要地位,扩大了江南水田规模.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好,耕作技术先进,人民勤劳,实行集约经营方式和农业耕作制度变革,农业生产多种经营和专门化经营相结合,有圩田的江东、浙西和浙东成为南宋农业集约经营的典型地区,其中圩田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圩田是南宋赋税重要来源,圩田租课在地方税收中比例较大,到南宋后期在中央财政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南宋江南圩田经济获得充分发展,经济地位高,对经济重心南移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考古发现表明,青海都兰热水北岸建有吐蕃佛寺,包括坛城、佛塔、灶堂等遗址.该佛寺周边为吐蕃墓地,分布有文成公主塔、贡松贡赞的吐谷浑妃蒙洁墀噶墓,贡松贡赞的象雄妃没庐·芒邦墓,可谓"藏后陵".据本文考证,血渭1号大墓、藏王陵西区六陵并非陵墓而是坛城式灵堂遗址.  相似文献   

10.
由"回回家言"附会的泉州"圣墓",为南宋隆兴元年(1163)后偷葬于承天寺祖师塔墓和蕃墓园东侧的无主坟茔,墓中人被安上了"三贤"、"四贤"称号.  相似文献   

11.
南宋理学的昌盛,对宋代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就南宋词而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加速了宋词的雅化进程;词的议论化特征更加鲜明;增强了词的哲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三明宋代书院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明境辖在南宋以前没有书院,南宋期间共建有六所书院,龟山书院、南溪书院都得到皇帝的赐额,两宋期间,福建仅有九所书院得到皇帝的赐额,可见,三明宋代书院建设成就斐然。三明宋代书院北多南少,书院选址上有靠拢或进入城镇的特点。宋代三明辖境中进士者达到高峰,科举的成就与书院的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以两宋之交的战争为切入点,考察岳州北宋末年战争之下的经济状况,通过对南宋岳州战后重建工作的归纳,认为尽管战争带来的创伤影响甚大,由于南宋坚持经济建设,所以较北宋仍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宋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顶峰时期,有不少著作描述了当时的繁荣。从《梦梁录》一书中可以窥探南宋时期酒店经营的特点,亦可为现代餐饮业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从北宋末期到南宋一代,明州港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三大海外交通港口之一。明州港的兴盛繁荣主要源于区位因素和市场因素。明州港具有海航行程短,可近距离辐射中国近海海域的国家和地区,有便捷的内陆运河和陆路交通连接长江黄金水道,靠近南宋都城杭州这一巨大消费市场等区位优势,这些区位优势决定了明州港处于连接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交接点,为明州港海外交通贸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南宋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江南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劲的市场拓展力,极力面向近海市场扩张,明州港因而成为南宋商品经济从内陆向海洋,从区域市场向近海市场扩张的桥头堡。可以说,是南宋商品经济向海外扩张的动力机制推动了明州港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6.
韶州岑水场为宋代著名矿产地,盛产铜、铅、矾等矿产,其中尤以铜产量最为瞩目,是国家坑冶业、铸钱业的重要原料基地。两宋时期岑水场的发展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一为劳动力主体的转变,由北宋时期的自由坑户转变为南宋时期的配隶犯人及厢兵;其二为生产技术的转变,胆铜法自北宋中后期引进后逐渐在南宋成为岑水场的主要生产技术。这两个变化,即与两宋时期韶州地方社会的发展相关,同时也受到全国坑冶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朝经济上承两汉三国的发展,下启唐宋的繁荣,南朝民歌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状况的作用,可藉此深入探析南朝经济发展状况,从南朝的土地利用、商业发展和寺院经济三方面入手,考察南朝民歌相关作品,通过分析相关民歌的主题及其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从中了解南朝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历程。  相似文献   

18.
简论南宋的幼儿生养与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重视婴幼儿生养与救助的时期,当时封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婴幼儿的生养和灾荒时期遗弃幼儿的救助。南宋时的幼儿救养措施,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幼儿救助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朱弁《曲洧旧闻》是南宋一部比较重要的文言小说集,作于作者被羁金国期间,作品追忆、记录了北宋及南宋初期的朝野遗事、社会风情和士大夫轶闻,展现了作者高度的爱国热情及其对北宋灭亡、南宋贫弱的理性反思,作品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文字雅洁,活泼风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南宋洪迈所作《夷坚志》记述了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社会百态,其中关于僧人的记述尤为丰富,书中描述的僧人活动空间非常广泛,社交比较活跃,从事活动丰富多样,对此时人亦有不同议论。通过对该书相关记述的梳理,以更好地了解两宋时期的社会状态尤其是该时期僧人群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