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读《经济参考·周末版》,你会觉得它“四不象”:它是副刊,却不乏新闻和言论;它登的多是经济新闻,却篇篇好似文学作品。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副刊,赢得了大批读者的喜爱:有人版版拜读,不漏一篇;有人期期收藏,分类剪贴;有人欣然命笔,一试身手。这是为什么呢? “副”不离“正”《新闻工作手册》上这样解释“副刊”二字:“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主要发散文、杂文、游记、小品、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然而,《经济参考》的报人们却另有一套理论:经济报纸办副刊不能离开经济生活为消闲而说闲,它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传播新闻.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在他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这句话说了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报纸,至今还忽视新闻,其中以晚报为最. 凡是报纸,不管它姓“晚”、姓“日”,还是姓“周”,都应该是报,而不是杂志.现在往往强调了它的姓,而忽视了它作为报纸的固有功能.说晚报姓晚,喻意要注意报纸的可读性,要有晚报的特点.抓报纸的可读性当然设有错,值得注意的是由此产生的晚报杂志化、日报晚报化的做法.所谓  相似文献   

3.
报纸专版,依附在报纸新闻版后面,是报纸上的非新闻版面。它不像新闻版那样,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也不同于专门的副刊版,以发表文艺作品为主,而是介于新闻版和综合性副刊之间。就《战士报》这样一张四开报纸的情况来看,专版一般安排在三四版,数量占报纸版面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4.
熊龙英 《青年记者》2009,(14):65-66
新闻评论历来被报人们看作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标志着一家报纸的立场和态度。以下笔者以《南方都市报》的几期评论报道为例,从新闻评论的选题、评论风格、评论主体三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评论对推动当前言论自由与社会民主所做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一张报纸的灵魂,而党报的新闻评论特别是头版的新闻评论文章,则不仅仅要体现出灵魂的作用,它还是报纸的旗帜,是人民的传声简,肩负着“向群众解读党的精神,反映人民心声”,即“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任。本文主要调查了2004年东南西北八家报纸头版评论文章,这八家媒体除了《人民日报》是中央机关报外,其余七家属于省市报,主要包括东部城市上海的《解放日报》、南方城市广州的《广州日报》、西部城市重庆和成都的《重庆日报》、《四川日报》、北部城市北京和天津的《北京日报》、《今晚报》以及东北城市沈阳的《辽宁日报》。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尔街日报》是一份专门报道商业经济的报纸,全国发行,发行量为180万份,每周五天有报,星期六、日无报。每期由两部分(section)组成,页数不等,最少28页,最多48页。据说华尔街日报颇有点特色,特别是第一版。正好该报记者秦家聪先生常驻北京,趁此机会,我特意拜访了他。“华尔街日报第一版是和美国其它报纸有点不一样。它没有新闻,也不登照片。不仅第一版不登照片,其它版也不登照片。”为了有个  相似文献   

7.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对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任务。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与本质要求,又体现了新闻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努力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毛主席曾经说过:“无产阶级的新闻政策和资产阶级的新闻政策,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有阶级性、党派性。资产阶级报纸只登对他们有利的东西,不登对他们不利的东西。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报纸也不登对我们有害的东西,这都是阶级利益关系,是普遍规律。”(吴冷西新著《忆毛主席》)这一论断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与“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三、主题的倾向性。 新闻评论的倾向性,这是新闻评论最突出的一种特性,是一条客观规律。只不过有的公开声明自己的倾向性,如我们的党报和社会主义新闻媒介;西方半官方和经常反映官方意图的新闻媒介,则羞羞答答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有些声称自己是“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纯商业性报纸”,把自己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倾向包藏起来,而实际上欲盖弥彰,包是包不住的。 在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所谓“轻松社论”也是有倾向性的。西方国家很多报纸设有“社论版”,每天刊登三四篇社论,其中有一篇是篇幅较短、写法轻松的社论。有些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者说“轻松社论”只有“娱乐性”,没有倾向性。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台湾出版的钱震著《新闻论》一书中,译载了美国报纸几篇所谓“轻松社论”,让我们看看它是不是只具有“娱乐性”。 1940年2月14日《德模登录报》登的一篇,全文  相似文献   

9.
学会评报     
评报,就是评论报纸,研究新闻业务。许多通讯员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眼睛只盯在写作技巧上,殊不知学会评报,是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评稿的内容和范围1、评消息。报纸是新闻纸,是以发消息为主的。我们首先可以看报纸上发的消息数量多不多,对读者提供的信息广不广。《羊城晚报》一版的消息短而且多,平均每天二十二条左右,高出同类版面的报纸。还要看消息快不快,写得好不好,有哪些新的突破。2、评报纸上的言论。言论代表着编辑部的声音。我们可以评论它的针对性强不强,写得活不活,  相似文献   

10.
《在线新闻评论》(OJR)5月号的《在线新闻评论》转载了《欧洲新闻评论》的一则报道 ,介绍了欧洲几家顶尖报纸的合作情况。英国《每日电讯报》与欧洲另外三家著名报纸组成联盟 ,以加强彼此间报纸和网站的合作。这个名为欧洲日报联盟 (EDA)的组织包括法国的《费加罗报》、德国的《世界报》和西班牙的《ABC报》。比如 :英国《每日电讯报》将向来自这几家报社的记者提供帮助 ,它的网页也直接链接到它们的网站上。同样 ,这些报纸的网页也直接链接到《每日电讯报》的网站上。欧洲日报联盟将欧洲最受尊重的四家报纸团结在一起 ,它们的报…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评论是对客观事实的分析和评议。“作为报纸,新闻是主体,但是作为舆论导向的功能,评论与理论起关键作用,旗帜作用。”(《新闻战线》1990年第6期《做好党报理论宣传工作的几点认识》)评论,在报纸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有人说:“不会写评论的编辑不能算是好编辑,不会写评论的记者不能算是好记者。”同样,不善于编发评论的报纸不能算是好报纸。然而,纵览众报,人们不难发现评论却是新闻宣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评论不是偏少,就是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或是“众口一腔”而雷同。重新闻、轻评论,“瘸子”走路失衡,“哑巴”办报无声,是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按理说,我们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好形势,深入民心的好政策,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评论的选题范围极为广阔,思想素材多姿多彩。办报人完全应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对现实生活纵横捭阖地去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12.
飞花拾零     
世界十大报纸美国的《纽约时报》、瑞士的《新苏黎世报》、法国的《世界报》、英国的《泰晤士报》和《卫报》、中国的《人民日报》、南斯拉夫的《战三报》、联邦德国的《世界报》西班牙的《阿贝赛报》、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本报讯的含义一、它是本报消息的标志。就是说,这篇文章的体裁不是属于通讯,也不属于评论,而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传递新闻信息的体裁。二、它表明这篇稿子系本报记者、通讯员采写的报道.严格意义的“本报讯”应当是“独家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眼睛、灵魂、旗帜,是整个新闻宣传的纲,是一支乐队的第一提琴手,是最有影响、最有权威、最为重要的宣传手段。这是因为评论不是个人的声音,而是一张报纸、一家电台、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的一种表现。比如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香港的大多数报纸发表了评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报纸和电台电视台也发表了评论,评论的调子就不一样,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折中,这些评论就代表了这家报纸或电台电视台对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态度。各家报纸关于中英谈判的宜传,基本上是按照它的评论调子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评论既是报纸、电台电视台宣传的主帅,又是一张报纸或者一家电台电视台政治倾向的集中表现,这对整个宣传起着开路、举旗、定调的作用。 县市报如何运用评论举好旗?关键是要重视策划,在“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贵刊82年3期登了一则资料《美国报纸的诞生地》,文中说,有一个叫本杰明·赫恩的英国出版商,“创办了一份报纸《公共事务》。这张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只出了4天就被禁止了。”但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甘惜分同志著的《新闻理论基础》一书说,“本杰明·哈里斯出版的《国外与国内公众事件报》,报纸只出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指的“签名评论”,是指在报纸上以作者的手写体签名的评论。如将评论分为大型重型评论、中型评论、小型评论三类,签名评论一般属于小型评论类,且多为专栏评论。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签名评论是个新生事物,是大胆试验的产物。在人民日报报系里,《华东新闻》是最早开“签名评论”专栏的版面之一。笔者有幸于1997年到2000年间,与另一位同志共同主笔《华东新闻》的《每周经济时评》专栏,4年内共计撰写了100多篇经济评论。时至今日,出去采访与人交换名片时,还常听对方讲:哦,我知道你,就是在《华东新闻》上签名的那位记者。有一次,采访一位省…  相似文献   

16.
刘洁 《报刊之友》2012,(10):153-153
常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纸”、“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报纸承载着记录当下成为历史的责任,报纸与历史是“近邻”,但是,中国当代报纸修史的很少,《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就是这“很少”中的一部著作,它面世本身就显得有些特别。中国记协原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认为《深圳特区报》“以编修报史的方式来总结过去,着眼未来,不失为一着妙棋”。  相似文献   

17.
武海英 《新闻三昧》2007,(12):18-19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企业报也不例外。两年来,郑煤集团公司的《郑州矿工报》充分发挥评论在企业报中的强大功能,大力提高评论的灵魂和旗帜作用,让《郑州矿工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在企业中得到充分体现。笔者撰写并发表于2007年8月6日《郑州矿工报》的新闻评论《行百里半九十》便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信息报、经济报、企业报和专业性报纸数量很多,这些报纸大都是以宣传经济和本专业为主,需要采用大量的经济和专业性报道稿件. 内蒙古赤峰市平庄矿工报王守城同志给贵刊编辑部的信:建议开辟《经济新闻写作》讲座(登在1986年1期)说出了我们通讯员的要求. 我从去年开始学写“经济新闻”稿件,至今在  相似文献   

19.
朱末 《新闻三昧》2004,(8):36-38
笔长期从事企业报办报工作,经历了记、编辑、副总编等多种角色的演变,但不论怎样变化,自己对新闻评论的关注和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并亲力亲为积极实践。搞好新闻评论首先必须认识到它对一张报纸的重要程度。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承载着“评是非、亮观点、论道理,引导、教育、提升人的素质和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它既是报纸新闻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报纸彰显品位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以发表意见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文体,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如果说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文体是以“记事”为主,那么新闻评论就是以“记言”为主。所以,我们又把新闻评论叫做“言论”。它的主要功能是要塑造和引导社会舆论,就是通过作者对新闻事实、新闻话题的分析、议论和说理来发表意见,既反映“街谈巷议”,人民群众的呼声,又传达党和政府的主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可以说,评论是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一面旗帜。一、评论的起源和传统我国古代就有把“记事”与“记言”分开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