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治与法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以德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加以强调,这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对国家治理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实践中,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决不意味着取代“依法治国”,不意味着要回到传统德治模式中去,而是要更好地和法治一起…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思想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进一步加强物质明、精神明、政治明建设,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最近阐述了在治理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他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先,“以德治国”就是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治国。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德治传统是这个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关键问题是以什么“德”去治国。我们应该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去治国。既要摒弃腐朽的…  相似文献   

4.
“以德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人21世纪新的发展时期所制定的重大治国方略。作为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思想植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是从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创设的一种全新的治国理论。一、“治德治国”方略的提出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6月28日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因此,应该使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结合起来,统一发挥作用。在2001年1月10日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思想,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认识,阐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做为重要治国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是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重要基石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6.
江总书记“以德治国”、“要把以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把国家的道德建设、把对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道德教育摆到了治国安邦大政方针的重要战略地位上。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内在要求,更是新世纪治党、治国、治校的指导思想。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学校来说,要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必须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推进以德育人。师德建设主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并把以德治国作为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加以强调。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明确地将德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上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在我党历史上还是首次,它表明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道德建设和道德作用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学习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述的过程中,有的同志产生了认识上的疑惑。他们担心以德治国会不会降低…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这一重要思想,是我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认真0学习、坚决贯彻这一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是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我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顺应时代要求的治国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民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国”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并始终贯穿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是党和国家在治国方略上的英明抉择和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的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重视精神文明的思想,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明确提出要“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既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也是对儒家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继承,是江泽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 ,即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是在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方略 ,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这一重要思想 ,必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伊始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 ,强调“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两个紧密结合”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是对我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 ,对于我们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 ,…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不断提出“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把“以德治国”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认识,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以德治国”是新时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治国方略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它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强调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 ,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法治 ,而且必须加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 ,建立一套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 ,是新时期我党在治国方略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 ,“以德治国”是新时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治国方略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是对国家治理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江泽民总书记把“以德治…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法治与德治并重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 ,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和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这一思想对于加强“以德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研究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本刊特开辟专栏。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法治与德治并重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 ,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和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这一思想对于加强“以德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研究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本刊特开辟专栏。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法治与德治并重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 ,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和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这一思想对于加强“以德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研究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本刊特开辟专栏。  相似文献   

19.
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治国方略,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决不意味着取代“依法治国”,不意味着要回到传统德治模式中去,而是用社会主义道德更好地和法治一起发挥功能,治理好国家。“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所强调的角度、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两者殊途同归,其终极的价值目标都是为了要营造一个安定团结、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需德法合治。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法治与德治并重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在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 ,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治国方略的新高度 ,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和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贡献。这一思想对于加强“以德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深入学习、研究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本刊特开辟专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