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90年代开始,固体地球科学将大陆动力学作为跨世纪的研究目标。代表岩石圈热学和力学变化最为剧烈的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又是地学界集中力量攻克的难点和研究热点。90年代初,地球科学部抓住这一机遇,利用我国是世界上造山带最多、类型最全的这一地域优势,选择具代表意义的秦岭造山带,通过实施“八五”重大项目“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组织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
秦岭造山带是介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微板块,其北界以商州-丹凤断裂(即商丹缝合带)与华北板块分界,南界以勉县-略阳断裂(即勉略缝合带)与扬子板块相分界.总体由华北板块南缘、西秦岭微板块、扬子板块北缘等陆块组成,它们之间被商丹缝合带、勉略缝合带所分割.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从陆核到洋盆、从大陆盆到造山带等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高山教授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曾获得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等授予的“侯德封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青年科技标兵”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曾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地矿部科研项目和重大项目专题13项。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的论文有60余篇,其中26篇发表在《SCI》检索刊物上。高山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大陆地壳结构、组成、演化与动力学。在这一地球科学前沿领域,他建立了秦岭造山带、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地壳结构和物质组…  相似文献   

4.
南天山造山带与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深层岩石圈对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天然地震剖面的解释,探索了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和塔里木(塔吉克)地块的岩石圈大地构造关系,认为在研究区东西两侧,塔里木(塔吉克)地块为南北直接俯冲于西昆仑(帕米尔)造山带和南天山造山带之下的双向俯冲模式;在中部帕米尔地区,西昆仑造山带在帕米尔地区形成构造结并仰冲于南天山造山带的前陆冲断带之上.由此形成了两大新生代复活的巨型造山带,而造山带与塔里木(塔吉克)地块之间的俯冲和对接关系,展现了独特的"盆一山"耦合体系.  相似文献   

5.
花岗质岩石作为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大陆地壳生长历史、壳幔相互作用和造山带构造演化等多方面信息,又与许多重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因此,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一直是国际上前缘研究领域.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姜耀辉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97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一直紧密围绕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造山带构造演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中国与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加强地球科学、地质工程等领域的区域合作和学术交流是大势所趋。特提斯造山带是新生代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造山带,它的形成与演化对全球构造及矿产资源与能源形成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2014年10月12日上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广泛分布强烈的板内变形和造山作用,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常常将其解释为板块边缘汇聚力的远程效应。然而,中国大陆的板内造山作用与汇聚板块边界之间缺乏可预期的动力学联系,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大陆碰撞或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本文提出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解释,认为板内变形主要取决于岩石圈不均一性。相邻的板块拼合在一起形成统一板块之后,区域地质演化进入板内阶段。板块碰撞导致的岩石圈不均一性和重力不稳定性可以触发强烈的板内变形甚至造山作用,其延迟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岩石圈不稳定性的程度和地球深部的热扰动。与板缘造山带相比,板内造山作用缺少板块俯冲.碰撞过程,板内造山带的演化历史相对简单,通常是以岩石圈拆沉作用开始,以地壳的垂向增生为特征,最后以岩石圈拆沉作用结束或形成重力不稳定岩石圈。因此,板内造山作用一般沿着古造山带发育。古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低成熟度的特点不仅是岩石圈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挥发分和含矿元素的富集在活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成矿潜力。板内造山带的成矿作用依赖于深埋在岩石圈-软流圈系统不同深度水平上含矿流体的突然释放,主要发生在造山作用初始阶段和造山后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区发育含矿和无矿石英脉,无矿石英、含矿石英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所含包裹体捕获的流体成分有明显差异,分别代表了成矿前、成矿早阶段和主成矿阶段的流体特征。早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为流体不混溶作用,形成含矿石英、含钠矿物和部分黄铁矿等;主成矿阶段则以流体浓缩及流体混合为主要机制,形成大量黄铁矿等载金矿物。萨瓦亚尔顿金矿的成矿流体成分特征与世界造山型的中温热液脉状金矿类似,尤其是与乌兹别克南天山造山带的穆龙套金矿类似,表明其为较典型的穆龙套式的造山型金矿床。Ⅺ、Ⅱ矿化带流体成分特征与矿化最好的Ⅳ带类似,勘探前景较好;相反,Ⅰ矿化带与Ⅳ带差异明显,不宜作为勘探重点。  相似文献   

9.
狼山造山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它经历了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与变形、中元古代被动陆缘裂陷槽裂解→沉积→闭合、新元古代晚期开始的活动陆缘、海西期-中生代以来的挤压造山并伴有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的漫长构造演化与发展过程.该造山带有丰富的锌、铅、铜、铁、金等矿产资源,矿床(化)类型、矿床规模与时空分布规律都与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演化有密切的耦合关系,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有不同的矿床形成:在新太古代主要形成了海底火山环境热水沉积条带状铁矿、在中元古代主要形成了与被动陆缘裂解过程相关的海底喷流-沉积铅锌铜铁硫化物矿床、而在海西期-中生代以来挤压造山过程中的岩浆热液活动,既形成了中小型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又对中元古代等先成的喷流-沉积矿床产生了明显的改造和叠加成矿作用.东升庙、炭窑口和霍各乞矿床的部分铜矿是造山过程中叠加成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唐洁云 《内江科技》2022,(10):62-63
<正>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三叠系沉积充填序列与沉积岩相的展布是准噶尔盆地北部中生代构造活动的沉积响应,因此三叠纪原型盆地的研究对揭示盆地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岩心的描述和分析,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坳陷三叠纪时期的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乌伦古坳陷三叠系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北疆地区属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以及演化特征表明,该区古生代是以洋盆俯冲、闭合,陆块碰撞造山为特点的主造山期,代表了古亚洲洋形成闭合的演化过程,并构成了该地区的褶皱基底。晚古生代的主造山期之后,北疆地区进入了板内以陆相沉积盆地为特征的构造演化时期,准噶尔盆地就属于是叠置在古生代造山带之上的以发育二叠纪-中生代陆相盆地为特点的上叠盆地。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东昆仑复合造山带的中段,地壳结构复杂,构造演化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旋回、多体制造山的影响,具有复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区内地层岩石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作用改造,形成了类型及特征不同的各种变质岩石。区内区域变质岩主要由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组、大理岩组、片岩组组成,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2.
西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巴雷公钾长花岗岩出露于蛇绿混杂岩南侧。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石富碱(K2O+Na2O为8.25~8.72%〉8%),富钾(K2O/Na2O为1.34~1.56),准铝质(A/CNK为0.94~1.05),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Sr、P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49~0.59),为向A型花岗岩过渡的后碰撞高钾花岗岩特征;岩石的Nd/Th(1.64~3.19)、Th/U(5.95~7.11)、Nb/Ta(7.26~9.17)和高K2O/Na2O比值、低Sr/Ba比值特征表明,巴雷公花岗岩来源于中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残留相为斜长角闪岩。阴极发光图像显示,该岩石中锆石多呈完好的自形晶,具有岩浆锆石特有的韵律环带结构,LA-ICP-MS微区原位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岩的结晶侵位年龄为273±2Ma。综合南天山已有研究成果,推测南天山造山带后碰撞花岗质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282~259Ma之间,具有从高钾钙碱系列(282~266Ma)向碱性系列(266~259Ma)演化的特征,暗示了一个后碰撞阶段的造山带垮塌、陆壳连续伸展减薄的过程。巴雷公高钾花岗岩应为南天山造山带碰撞造山峰期变质后垮塌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或碰撞造山到后造山的一个转折阶段的中下地壳熔融的产物,指示南天山西段古洋盆在中二叠世以前已经闭合,西南天山已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代表了古亚洲洋南部的闭合和中亚南部增生造山作用的结束。这一认识为深入探讨中亚后碰撞岩浆作用的时限和机制提供了新的约束资料。  相似文献   

13.
▲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第三届联合会于1985年十一月中旬在杭州召开。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北京大学褚圣麟教授作了访美观感报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魏荣爵教授作了“非线性声学”报告,复旦大学周世勋教授作了“1985年诺贝尔奖获得课题——量子霍尔效应”报告,山东大学何芳钧副教授作了“功能材料”报告,江西工业大学潘传康副教授作了“离子束技术与超晶格结构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4.
沿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巨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其西起阿尔金-祁连,往东经秦岭,延至大别-苏鲁,全长超过4000km。柴北缘片麻岩中含柯石英锆石的SIMS离子探针原位微区U-Pb定年获得超高压变质年龄452±13.8Ma,锆石的退变质年龄419±6.7Ma。SHRIMPU-Pb定年获得秦岭含金刚石片麻岩中锆石的下交点年龄502±45Ma,上交点年龄1545±100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为原岩岩浆锆石年龄;获得榴辉岩锆石的上交点年龄1381±82Ma和下交点493±170Ma,认为上交点代表榴辉岩原岩年龄,下交点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获得江苏东海县青龙山榴辉岩含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锆石的年龄为441Ma±9Ma,449Ma±9Ma,和442±9Ma,平均444±9Ma,核部含斜长石+磷灰石锆石年龄为761±13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代表榴辉岩原岩结晶年龄。认为中国中部沿中央造山带中存在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加里东期,第二期为印支期,两期超高压变质事件在时空分布方面是不同的,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事件由西部阿尔金-柴北缘延至东部大别-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事件没有在大别以西发现。认为中央造山带应是一个多期活动的造山带,较早形成罗德尼亚大陆的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可能留下了10亿年左右的构造岩浆事件记录,如中央造山带中大量10亿年左右的花岗岩及基性超基性岩类;罗德尼亚大陆之后第一次裂解作用可能发生在800年左右;其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的洋盆裂开,蛇绿岩和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大量出现是一次十分强烈的板块构造事件,从东到西,沿中央造山带均有分布;加里东期造山事件之后印支期沿该造山带又有一次大的板块裂解和俯冲碰撞作用,表现在勉略蛇绿岩洋壳及大别-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的存在。中央造山带保留和记录了多期裂解、会聚事件,通过对其解剖,不仅可以认识中国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并由此理解全球的大陆漂移、一系列大裂解和大会聚等大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15.
红花尔基钨钼矿床位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碰撞造山带南侧的红花尔基-免渡河隆起区,位于蒙古-兴安造山带之上。矿体围岩主要为黑云母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变质粉砂岩,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体与地层内外接触带中,矿体受岩体顶部的节理裂隙带控制,形态为脉状、复脉状。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红花尔基钨钼矿床成岩和成矿发生在早-中侏罗世,为早燕山期成矿。矿床的形成与陆陆碰撞造山后伸展垮塌所诱发的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方兆祥 《科教文汇》2023,(9):189-190
<正>杨弘立问:“这些资料都是发给传销人员的?”阿姐点点头:“每人一套,天天学习,说是政策允许,政府支持,专家论证,加快发展。这是董事长安排人印刷的,传销人员信以为真。”杨弘立问:“你是董事长肋理,为什么把这些资料给我?”阿姐说:“我估计首长用得着。”杨弘立有点奇怪:“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我是首长?”何秘书省得他们绕弯子了,对杨弘立说:“咳!你以为她是谁?她是我姐,叫何琼华。”  相似文献   

17.
卢禾 《知识窗》2007,(2):4-24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喜爱“半山”(王安石)华丽飘逸、字惊句骇、意蕴隽永之诗,如痴如迷竟到了当做早餐吃的程度。不信请看他的一首七绝《读书》:“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此不正是“吃”诗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大学侯建国教授领导的研究群体在“化学反应的人工控制”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二维碳60点阵的一种新型取向畴结构,这是目前惟一发现的同时保持位置平移序和键取向序的一种畴结构。 在这项研究中,侯建国教授与合作者杨金龙教授、朱清时院士在国际上首次直接“拍摄”了能够分辨碳60化学键的单分子图像,这种单分子直接成像技术成为明察分子内部结构的“眼睛”,为纳米科学家进行单分子化学键的“切割”、“组装”等“手术”提供了可能。分子是由原子与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对化学技‘动手术”’就能定…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岩石之一。由于内生金属矿产在时空分布上与花岗岩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因此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研究一直倍受矿床界关注。河南花岗岩不仅分布广,且类型全,世界上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在河南均有发育。河南花岗岩与板块构造演化关系密切,很好地揭示和反演了不同地质时期的板块构造演化历史,不仅在中国独具特色,在世界造山带中也十分罕见。河南省与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作用十分强烈,主要有钼(钨)、金、铜多金属矿产,规模巨大,储量及产量均居全国及世界前列,使得河南及东秦岭成为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带和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20.
请你关注本栏目发表的批评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三篇文章:陈一文先生的《环境污染尚未遏制,何来“极端的环保是很反动的”?》、谢高地先生的《发展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冯永锋先生的《谁持“极端”当空舞——就“极端问题”与葛剑雄教授商榷》。当然也希望你仔细阅读葛先生的当日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