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对于数学素质的认识有多种理解,从数学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来看,这些认识有其历史渊源,即可以看作是基于行为连接观、认知建构(个体)观和社会建构观。新理论对原有理论从来都是一种继承关系,而不是一种替代关系。实践中的“怀旧”和研究上的“追新”实际上割裂了理论的历史联系。就理论的历史逻辑来看,无论用什么时期的视角来理解和实践“数学素质”都有其合理性,关键在于不同的理论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由于数学知识的建构性本质,决定和凸显了数学学习的建构性特征。数学学习的实质在于建构,数学学习是一种建构性学习活动。本文试图以认知建构理论和后现代思想,从数学学习的知识观、理解观、迁移观、解题观等方面阐述数学学习的建构性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与数学活动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数学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相应的对数学教学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数学教育家丁尔升先生说:“数学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活动).或者理解为这种活动的结果———理论.相应的数学教学也有两种理解.前者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后者是数学理论的教学.”数学新课程赞同前者,数学教  相似文献   

4.
析建构观下的两种数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建构观下的2种主要的数学教学模式:支架式数学和抛锚式数学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观念框架,这种框加可的观念是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抛锚式教学也叫“实例式教学”或“问题教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的意义和本质的认识,它回答的是“数学是什么”的问题。数学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导航作用,不同的数学观会导致不同的学习行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确立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个正确的数学观就是“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数学建构性教学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数学教学应是建构地学与教的统一,建构观下的数学知识应包含数学经验知识和建构策略知识,相关地,数学学习和教学应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建构主义”应成为指导数学教学的行动纲领,建构主义不排斥其它学习理论,建构性教学并非数学建模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认识论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数学基础研究的角度看,数学认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数学基础主义的“确证”观到庞加菜、皮亚杰等人的数学的“发现”的认识观,直至数学社会学理论中所强调的“确证”与“发现”相结合的数学认识观。数学观有由“绝对主义”向“可误主义”或“拟经验主义”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数学生活化"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数学与生活是相互依存.作为日常生活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数学必须回归到生活中去.“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数学教学中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但从实践来看,对“数学生活化”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因此有必要对“数学生活化”作理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尤其是数学的课堂教学,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是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树立并坚持科学的数学教学观,领悟并形成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关注并凸显人在数学领域的认识力和发展力,准确地把握数学的大观点和核心概念,强调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融合,重视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与结构化的梳理,坚定不移地在“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得如何?”等诸多方面进行理性的建构性联结与行为探索,这既是“学会数学教学”的一种基调,也应当成为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处在各种思想与理念风起云涌的时代对数学教学根本性认识的一种认同与坚持.这既是对数学教学有效性在思想认识层面上的一种基本而又理性的要求,也是对所有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人们在理论层面上的一种引导.  相似文献   

10.
数学理解已越来越成为数学教育的热点话题,国内很多学者就该论题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心得12 3 4 5 6.总体说来,大家是在力图借鉴国外的理论成果(主要是认知主义学习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体悟,从各个微观层面上(理解的类型、理解的模型、解题中的理解、概念理解等)构建既有理论支撑,同时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策略模式.本文试图跳出这一研究思路,在着力吸收国外对理解与数学理解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截取几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视角(认知建构观、情境文化观、意义观、教学设计观、评价观),从整体上梳理…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的检讨及其教学原则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建构主义理念正悄然融入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思潮。关于建构主义的内涵及教学原则,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文章从建构主义的逻辑起点-客观主义进行检讨、否定与扬弃中,归纳出了建构主义的六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ory Comments on Philosophy and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his article indicates something of the enormous influence of constructivism on contemporary science education. The article distinguishes educational constructivism (that has its origins in theories of children's learning), from constructivism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instrumentalist views of scientific theory), and from constructivism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of which the Edinburgh Strong Programme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the best known example). It notes the expansion of educational constructivism from initial considerations of how children come to learn, to views about epistemology, educational theory, ethics, and the cognitive claims of science. From the learning-theory beginnings of constructivism, and at each stage of its growth,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arise that deserve the attention of educators. Among other things, the article identifies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concerning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of the content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课程理念。从不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以生为本"课程理念得出不同的结论,人本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命为本",行为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动为本",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长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解读为以生命、生动和生长为本。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儿童护理》课程为例,从教学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的创新等方面出发,对比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慕课教学中的运用及教学效果,为今后教学改革方向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且深思慎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学习和应用建构主义已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从建构主义的应用现状出发,就建构主义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关于建构主义的认识上的误区、以及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目的在于科学、合理地应用建构主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兴起 ,被称作教育心理学中所发生的一场革命 ,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视学生为认知主体 ,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本文拟从知识的本质、学习的发生及师生的角色三个方面分析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丁邦平 《教育科学》2006,22(2):16-19
“科学探究”或探究式科学教学是当前国际基础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话语之一。但是,20世纪60年代提倡的“科学探究”与90年代以来提倡的“科学探究”在价值取向上有重要区别:前者基于归纳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后者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观。尽管美国一些重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不见“建构主义”一词,但其理论基础无疑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和情境性。当前众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已把建构主义引入教学实践,从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工具的运用都突出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特点,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真正实施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不仅要有技术、物质的支持,还要有相应的历史、文化作为背景的前提条件与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9.
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理论的明确提出及其比较系统的研究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但是由于合法性理论和国家政治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说,合法性理论本身就是研究国家政权成败、兴衰的政治现象的,因此,自从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有了国家、进入政治社会以来,人们也就开始了对政治的合法性问题的思考。古代和近代的政治思想家对合法性理论的探索基本上遵循着理性建构主义的传统,到了现代,则出现了合法性理论由理性建构主义向经验主义的转型。当代的合法性理论研究,主要表现为理性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传统教学采用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在构建主义和知识共享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前端技术课程的"三段式"教学改革方法,根据各阶段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体系的不同,采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三段式"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养成知识共享行为与习惯,最大程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