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柯从多个角度寻找构成社会制度背后的隐蔽规则——权力关系。权力思想反映了知识与权力由相互对立排斥、相互外在影响到相互内在、相互生成的思想发展新走向。要考察福柯的权力观以及福柯的"人之死"的观点,权力与知识的话语不可逾越。  相似文献   

2.
与前现代社会相对照,现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础既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同时也出现两者两极对立的境地。要克服现代境遇的弊端,必须摈弃个人与社会各为实体的二元思维框架,从互动关系和相互构成角度理解个人与社会,并且以人与人的内在构成关系取代人对物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的健全的认识过程。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与前现代社会相对照,现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础既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同时也出现两者两极对立的境地.要克服现代境遇的弊端,必须摈弃个人与社会各为实体的二元思维框架,从互动关系和相互构成角度理解个人与社会,并且以人与人的内在构成关系取代人对物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现实”对于“思想”具有基础决定作用,“思想”对于“现实”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实践”是促成两者从对立到统一的根本方式。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现象性”与“本质性”、“历史性”与“未来性”、“个体性”与“普遍性”、“局部性”与“整体性”的四种张力结构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两者的对立中把握两者的统一,也要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两者的对立,不断促成两者在对立统一的相互转化中螺旋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田野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侗族传统养老制度在维系侗族社区的和谐与稳定过程中发挥了老年人保护法难以替代的重要功用,相对于老年人保护法来说更为直接,更能够针对本社区的具体实情做出针对性的调试,而其实施的成效也是远远的高于法律。因此,两者并非绝对对立、相互冲突,而是可以相互兼容、补充和完善的,而落实的关键则在于明确区分两者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7.
丁力 《文教资料》2010,(2):27-28
本文简要讨论词的两种重要存在形式——动态词与静态词,认为两者都有各自的物质属性,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演变脉络张孟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对相互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两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后两者回答的是世界的发展状况怎么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必须高举辩证唯物主义的大...  相似文献   

9.
田野调查和研究成果表明,侗族传统养老制度在维系侗族社区的和谐与稳定过程中发挥了老年人保护法难以替代的重要功用,相对于老年人保护法来说更为直接,更能够针对本社区的具体实情做出针对性的调试,而其实施的成效也是远远的高于法律。因此,两者并非绝对对立、相互冲突,而是可以相互兼容、补充和完善的,而落实的关键则在于明确区分两者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实践,论述了东西方两种教学方式在合作备课过程中逐渐显露出的优势和缺点.两者的相互借鉴表明,寻找中间地带将是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去农化与向农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价值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教育城市化。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已经“失语”,正在经历一个去农化、边缘化和工具化的过程。农村教育面临着去农化与向农化的两难价值选择。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对立与割裂,回归农村教育的本体价值,即农村教育应是面向农村人口发展的教育,实现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接受同一种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的矛盾观,它认为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对“矛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已经成为大家学好唯物辩证法的绊脚石,必须予以澄清。【模糊认识之一】矛盾就是对立和斗争。【评析】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统一即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把两者割裂开…  相似文献   

13.
布罗代尔在历史学领域提出了许多新认识和新方法,其核心是“总体史”和“长时段”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但两者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吸收各派历史学家的优秀成果,丰富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要传承,还要创新——变革时代的"大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中,始终有着两个相互依存却又相互矛盾的功能:传承和创新。传承是让人们世代继承先辈们已经了解的知识;而创新则是让学习者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传承和创新相互对立却又互为补充,并在对立中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内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阅读的涵义道林和莱昂把阅读定义分为两类:一类强调的是译码的过程,一类则强调意义的获得。其实,两者并非相互对立,互相排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阅读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阅读是从篇章(text,又译为文本)中提取意义的过程。篇章包括文字材  相似文献   

16.
论高师文科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余文森教学和科研是高师文科教师的两项基本活动和主要任务,两者是对立的统一体。它们既有相辅相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其中相互促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也有直接和间接之分。从科研促进...  相似文献   

17.
开放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去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同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相对立。开放性思维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主张在相互联系和多样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规律。它仿佛有众多的“触角”,不拘一个方向,一个框架,而是向四面八方扩散,使我们的思维纵横交织,构成丰富生动的意识之网。这种思维方式极富创造性和灵活性。开放性思维具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主要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启迪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多途径解题,可以使学生的思路逐步开阔…  相似文献   

18.
郑文学 《学周刊C版》2010,(3):157-158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努力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目前,我国正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而这种竞争和挑战,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等与不等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这种转化,可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且使解题过程更加简捷明快,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正>纵观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史,最为明显对立的两种理论范式莫过于精神分析和发生认识论。两者虽然都标榜自己崇尚生物学、信奉渐成论、研究心理发生学,但两者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心理发展的实质等问题各执一端。如果借用著名科学史家库恩的概念,那么可以说两者属于不同的范式。然而,对立的双方可以统一,通过比较这种极端的对立,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寻找超越两者之上的更合理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