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是一项既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选题。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历史进程相联系的。那些试图离开时代,离开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实际,凭着某些概念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做法,是难以促进社会主义理论和事业发展的。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来看,如何认识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在本国现实条件下是怎样发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理论的话题,尤其是在时下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时期,更彰显了社会主义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曲折·探索·发展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系列丛书﹄翦新民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历史将这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所涉及,毛泽东为之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留给了后人。研究和探索这一历史课题,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性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从 8月 9日至 9月 6日,本报《学习与研究》专刊以每次一个整版、每版 6至 7篇文章的规模,陆续刊发 4组理论文章,从不同侧面阐述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等当前直接影响人们思想活动重大问题的看法。   这四组关于“四个如何认识”的文章陆续见报后,在军内外引起一定反响。第一组文章刊出的当天,中央…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前,我国一些科学哲学工作者提出要开拓“潜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引起很大反响。因为这是中国人首先倡导的研究活动,仅仅这一点就有着特殊的意义。许多年过去了,这项研究有起伏,有波折,但总的说来是向前发展,不断深化的。它的最新成果是解恩泽教授所著的《潜科学与哲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总结潜科学研究成果的力作。通过这部著作,人们可以了解潜科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体会到这一特殊学科的独特价值。这部著作是对科学形态的一次别开生面的深刻反思。它使人们有可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科学,发展科学,推动我国的科技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学习邓小平理论关键是要懂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它是邓小平理论大厦的基石,是我们学习和理解邓小平理论的钥匙。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创立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的课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概括,都侧重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不够全面,而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进行科学地、精辟地、创造性地揭示的则是小平同志,小平同志的科学阐述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顿有拨云见月的感觉,它是在现时代条件下总结历史经验,廓清人们思想迷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认识成果,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何祚院士最近出版了一部新作《从元气学说到粒子物理》,这是一部有独特价值、独特意义的著作,它既是一部科学史著作,又是一部哲学史著作,还是一部物理学思想史方面的著作。这本书在探讨 “元气学说”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的同时,充分论证了这一学说对于近代物理乃至现代物理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在突飞猛进,博物馆做为上层建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基础的新变化,面临着一场十分严峻的考验,也就是新时期的博物馆事业如何发展?人们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办馆道路。这也是本世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大计。博物馆要想在困境中求生存,必须变依赖性为开拓性,紧跟时代、面向社会、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开辟出适应博物馆发展的新路子,然而博物馆改革发展关键在于陈列内容形式的不断更新,彻底改变那种长期生活在“过去”的历史中,不敢正视“现在”和“将来”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今年8月9日至9月6日,解放军报理论版《学习与研究》专刊以每次一个整版、每版6至7篇文章的规模,陆续刊发四组理论文章,从不同侧面阐述“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这四组谈“四个如何认识”的文章陆续见报后,在军内外引起一定反响。第一组文章刊出的当天,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作了报道。中宣部和…  相似文献   

9.
云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中央编译局张光明研究员的力作《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很多专家认为: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既是一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选题。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历史进程相联系的。本书作者张光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史,他将这一方法运用地非常自觉,始终自觉地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贯彻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客观地阐释马克思社会主义,苏俄…  相似文献   

10.
编后     
本刊本期有好些文章值得读者深思、细读,特予推荐。 例如林穗芳先生的《关于“著作”概念和著作方式的历史发展》,就是编辑学研究中重要的新成果。它是林先生有关出版科学基本概念系列研究的又一力作;文章论述的“著作”概念的产生与词义的演变、著作方式的历史演变与多样化发展、如何区分古代著作活动与编辑活动三个问题都是编辑学研究中争议不少的重大理论问题。作者以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指出:古代编辑活动与现代编辑活动的内容、方式、范围不尽相同,但本质特征应当是一致的。无论古今,为出版而选择、整理加工自己组织来或别人投来的书稿,均不属著作活动。“撰”“编”“辑”“注”“修、纂”等在《古籍图书著录规则》中所以被称为“著作方式”,“著”“编著”“编写”“编纂”“辑”“编”“编辑”“整理”“编定”“编订”“选辑”“改编”“校”“注”“句读、标点”“补编、补遗、续编”等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所以被称为“著作方式”,都是因为它们直接与成书方式相联系,而不涉及出版问题。文章还指出,在古代非著作方式的编辑活动存在于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1.
《出版科学》2016,24(3):121-121
推荐理由 本书是心态史(history of mentalities)研究和阅读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如何探究18世纪法国人的思考方式?达恩顿的《屠猫狂欢》作出了示范。书中试图陈述的不只是过去的人们想些什么,而且包括过去的人们如何思考--也就是人们如何阐明这个世界,赋予意义,并且注入感情。从民间故事到城市档案,从书籍订单到著作目录,达恩顿在那些非权威文本的幽暗处探索隐藏的历史真相和人类心灵状态:残酷的屠猫在印刷业学徒眼中如何成为“好笑”的狂欢;一位同时代读者是如何阅读畅销书作者卢梭的作品……作者以人类学家“民族志”式的入微观察,在文本、意义与读者之间来回穿梭。本书随笔式的文学笔调和优美精准的翻译亦为本书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人们开始思考:党史研究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党史研究如何与时俱进,在新的条件下取得新突破?在党史研究中如何加强对“三大规律”的总结与认识?近日,拜读了著名党史专家张静如教授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通史(插图本)》(三卷本,共六册,224万字),对上述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部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的力作,集党史研究创新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雷跃捷 《现代传播》2002,1(6):111-113
马克思从 184 4年起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他阅读了许多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著作 ,《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他批判地研究德国哲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成果。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用犀利的笔触 ,描绘了资产阶级在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制度中是如何通过压榨雇佣工人的劳动而获取财富的。他把德国哲学广为使用的“异化”概念用来分析社会关系 ,把它同私有制的统治和由私有制的统治所产生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 ,由此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这部显示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萌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著作 ,对后世的思想家产生过巨…  相似文献   

14.
前一时期,《解放军报》理论版以每次一个整版的规模,陆续刊发了4组理论文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等当前直接影响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的看法。这4组文章陆续见报后,在军内外引起较大反响。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对第一组文章作了报道。中宣部和总政领导充分肯定了这4组文章。许多基层官兵看过报纸后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或写信表扬“四个如何认识”文章的及…  相似文献   

15.
张海明教授新著《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研究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是一部极有批判精神的学术史。“七十年”的古代文论研究历史虽然不算很长,但毕竟是好几代人的努力,可能有人少人期望张海明的“回顾”,能罗列出值得炫耀的长长的成果清单,但这本书里没有。学科的成果.在本书中作为现象受到了冷峻的辨析和评判,其目的是为摆脱学科当下的困境。这是这本书处理学科历史的出发点,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本书在理论水平上要高于一般的学术史著作。本书着力论述了古代文论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实是来自域外文论的压力。书中…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建议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本世纪最后十年是非常关键的时刻。”“继续抓好科技、教育兴农。……今后的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加强新技术研究……。”“扶持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仍处于较落后的地位,有些农村、山区经济贫困,温饱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如何振兴我国农业,中央指出:“农业现代化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是带根本性的。诚如邓小平同志说:“最终可能是科技解决问题。”高等学校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科技队伍作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7.
“潜科学”一词,出现于1979年11月16日一次自然科学理论讨论会上,是由一些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提出来的。目前,“潜科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正在迅速展开,一门研究科学“胚胎”发育规律的学科——“潜科学学”正在形成。这门刚刚萌芽的新学科,期待着更多热心于推动科学发展的人们的注意、关怀和支持。什么是“潜科学”查阅古往今来的历史典籍和科学文献,虽然未曾有过“潜科学”这个词,但是,它的存在却比通常所说的科学和哲学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因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和学说的产生,都不是一呼即出的,都需要经历一段酝酿、孕  相似文献   

18.
王巍 《湖北档案》2008,(8):23-24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与时俱进、顺应技术创新之需,科学、合理、准确地采取对策,本文略陈浅见。 一、企业档案工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1.技术创新要求企业档案工作提供所需的技术信息.档案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技术创新不是凭空设想,它必然是在已有技术水平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与突破,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已有的技术水平”大部分就存储在档案里。  相似文献   

19.
周昌忠同志著的《西方科学方法论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是国内公开出版的关于西方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方法论泛指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狭义的科学方法论,仅指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本书所指的是狭义的)发展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是我国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科学方法论问题所取得的又一项丰硕成果,是哲学百花园里开放的一朵新葩!  相似文献   

20.
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在政治学说史上,是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这本书自1532年印行后,迄今450多年,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被列为“影响近代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潘汉典同志的新译本后,即被抢购一空。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马基雅维里和《君主论》,开始从大学的课堂进入社会,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重视。如何看待《君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