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上世纪乃至今天的基础教育中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分析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曾在世界范围得到普遍认同,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为基点,透析杜威教育思想的真正内涵,揭示其对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单中惠 《教育史研究》2002,(1):73-80,90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在中国访问和讲学两年多时间,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西方教育家。就哲学和教育两方面来看,杜威在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方面,本文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他访华前的传播,杜威的中国之行、师承于杜威的近代中国教育以及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解决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与其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叶,郭秉文、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在研究践行杜威教育思想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本文在研究杜威实验主义教育思想核心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的师承关系以及他们对杜威现代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揭示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叶,郭秉文、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在研究践行杜威教育思想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本文在研究杜威实验主义教育思想核心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杜威教育学派的师承关系以及他们对杜威现代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揭示了中国杜成教育学派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对学校教育思想主要由"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五步教学法"构成。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作为杜威的学生,他学习了杜威教育思想。回国后,他根据中国当时社会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运动,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及"五路探讨法",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均产生了影响,两人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7.
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20世纪20年代前传入中国后,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领域产生广泛影响。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文化移植,而量融入了杜威弟子们的学术自觉与反思。其中,蒋梦麟和胡适侧重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应用与探索,陶行知与陈鹤琴则能结合本国国情和自己长期教育实践经验杜威教育思想进行相应的理论改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杜威,并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教育理论,给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8.
"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分别是杜威、凯洛夫的两种不同教育思想,它们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两种教育思想传入中国有其必然性。它们的命运也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而相继展开。从理论来源、教育目的、受支持情况、社会背景等方面对上述两种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思想为儿童的正确价值取向及现代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用的材料,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精华不仅对当时中国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供当今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本文阐述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鉴别取舍,阐述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弊端基础之上并借鉴吸收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本文就"活教育"思想与生活教育思想在目的论、方法论和课程论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其影响和价值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
吕长生 《中学教育》2010,(10):24-28
"经验"作为杜威教育思想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在对原有经验的批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体现了新的内涵,即经验概念在内容来源和性质上的统一性。以此为基础,杜威分析了经验有教育意义的标准以及经验的改造的层次性。从杜威对经验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即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统一,重视教师在儿童获取经验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日本的杜威研究学者的积极传播,加上杜威本人亲自到日本的访问和讲演以及杜威教育著作的翻译出版,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影响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育思想上,而且也表现在教育实践上。文章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早期传播、杜威的日本之行、20世纪20至3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以及战后“杜威勃兴”等方面,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影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教育家、西方教育大师杜威的教育思想曾是一种在近代中国传播极广的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缘故,杜威教育思想受到了十分严厉的批判,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也成为学术禁区。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界开始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了重新评价,并使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得到了深化,这从一个方面具体反映了中国教育70年的深刻变化和重要发展。事实表明,没有改革开放,我国教育学界就没有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重新评价,也就没有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深化。展望对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未来,我国教育学者应努力把新视角、新资料、新观点作为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 2 0世纪 2 0年代前传入中国后 ,即对当时及其后一段时期中国教育实践和理论领域产生广泛影响。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文化移植 ,而是融入了杜威弟子们的学术自觉与反思。其中 ,蒋梦麟和胡适侧重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应用与探索 ,陶行知与陈鹤琴则能结合本国国情和自己长期教育实践经验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相应的理论改造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杜威 ,并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教育理论 ,给人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16.
"从做中学"是杜威从其实用主义经验论哲学内在逻辑出发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探求学习理论",从做中学"实质是一种生命教育理论。"从做中学"包含着杜威的"生命整体存在论"、"经验方法"及"探求逻辑"等思想,蕴涵着深刻的生命教育价值和意义。探讨杜威生命教育思想和"从做中学"的生命教育价值对于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一位具有世界性声誉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以来的美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逐渐波及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然而其最大影响在中国。本文通过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旨内容的再认识,结合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史为基础,以论为关键,重点阐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及原因,深入探讨了其主要代表人物对其思想传承和创造的动态过程,并在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影响进行了浅要的探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活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林晓华 《考试周刊》2012,(7):187-188
约翰.杜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杜威的教育思想同样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引起了巨大影响。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供当今的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一、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我国著名教育家,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