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文言文"定篇",是指进入教材中,学生为形成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而必须研习的经典文言文作品。现实中,文言文"定篇"的教学走入了误区,其课程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厘清文言文"定篇"的范围:不同版本共同选定的篇目、经久不衰的"文学母题"、某一类文章的"代表作"。再结合文言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品味语言的特点、赏析文章的艺术、感知文学的审美、挖掘文化的底蕴。  相似文献   

2.
周军 《现代语文》2008,(11):87-88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共140篇课文,文言文竟占据40%的份量。可见新教材对文言文的重视是空前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3.
<正>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学校教育把文言文学习列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各个教学阶段。在初中阶段,总共安排了近50篇文言文供学生学习。但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什么众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言文的字词意义和用法比较难掌握。一、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相似文献   

4.
何谓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有利于会考和高考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以“人”育人,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站在这样的高度,我们设计文言文教学时眼中必须要有“文人”,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字里行间蕴涵的“文人”的人生智慧与情怀。可以这样说,入选教材的每一篇文言文都是经典,经典文言文的每一个文言字词都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思。这些文言文字背后都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作者自己,他们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或慷慨悲歌,傲骨嶙峋;或俯仰天地,哲思古今……重视对“文人”的教学,对传承古代文化的精髓,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大块头”,但真正的文言文教学并不在乎多,而在乎透。面对一篇新的文言文,学生往往无从下手,那么,在课堂上能否培养学生迅速阅读、迅速反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在讲授一单元文言文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明白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不再是简单的串讲,而要加强学生翻译、理解、赏析能力的培养。所以新课讲授前应以某文言小段为例,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惑,教师要去“解惑”,这是责无旁贷的。在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难词难句较多,似又无法自行解决,只有教师讲,学生记。本刊第五期介绍丁文言文教学中的“猜读”的  相似文献   

7.
《学周刊C版》2016,(26):18-19
现阶段,语文新课程改革虽然有所成效,但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没有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起来,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想将中学文言文教学推向更高的台阶,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给予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性,还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要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语文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故事演绎,放飞想象;剧本表演,倾注智慧;角色互换,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9.
储美莲 《语文天地》2012,(18):32-33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经常诉苦:初中文言文太多,读不懂,学起来很难。学生产生这种感觉,和中小学文言文教学衔接得不好有很大关系。小学语文教材每册只有三五首古诗词,而初中一年级上册教材就有10首古诗词和7篇文言文,高年级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更大。虽然这些文章文质兼美、情文并茂,但由于对文言文接触少,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往往觉得陌生,再加上文言文词汇、语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区别,因此文言文对小升初阶段的学生而言,犹如"天书"般令人望之生畏。为了让小学和中学的文言文教学顺利衔  相似文献   

10.
<正>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畏惧心理,部分老师也认为文言文难教。其实,激趣很重要,再辅以适当的方法指导,加强训练,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状况就会得到改观。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文"方面来看。教学中,我们若能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去体会其  相似文献   

11.
郑永春 《师道》2012,(3):31-32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也不敢怠慢。有老师说,有些现代文可以不讲.文言文则不能不讲.而且每篇都要讲,精讲精练。而学生也是,别的语文课可以不记笔记,唯有文言文课必须记笔记,而且必须背笔记。这道出了我们目前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这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教了二十多年的书,觉得越教越轻松,特别是文言文,真的。一般而言,一篇文言文是越教越熟,越研究越透彻,方方面面应当是越讲越多。但我是越讲越少越讲越精,而学生是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兴趣,效果自然也是越来越好。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步,指导自学。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要学一篇文言文首先要布置预习,即自学。要先读后译,做到会读会译,至少是基本会译。翻译时,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文言词典,结合语境,推断猜测。紧接着是反复朗  相似文献   

13.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能达到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独立阅读去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文言文学习过程重在找对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为了学好文言文,可以从积累、诵读、领悟三个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中的“点释”与“比较”王学慧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在同义、句子构造诸方面有许多差异,所以文言文教学又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即每学一篇新课时,通常需要先疏通词义句义,为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要改变这样的学习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心理距离,采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文言文唱出“好声音”。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言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有其固有规律。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文""言"融合,需重视文本理解,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重视文言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重视人文探讨,彰显文言文人文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正>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文言文“读”“思”“辨”的训练,让学生在熟读中疏通文字,在精读中理解文意,在品读中锤炼思维,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以多样形式、多元策略、多维迁移探索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新路径。《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文言文,故事简短,描写却十分生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应该关注文体意识,充分把握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遵循教材编排的特点,对文言文实施梯度教学,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推动文言文学习进一步走向全面与深入,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科书编者只是在第三学段中安排了3篇文言文的课文,分别是第十册的《杨氏之子》、第十一册的《伯牙绝弦》和第-f‘二册的《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相对于现代文的出现频率,教材中这些文言文的数量是很少的,但是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文言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并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于文言文,学生往往会有一个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距现代时间久远,学习文言文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所以除了应付考试,平时很少主动学习文言文。教师也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无形间加重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传统文言文教学中逐字逐句地串讲和翻译的做法,不仅费时低效,而且还使学生根本不能体验到文言文的魅力,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中创新教法,指导学法,同时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们姑且称之为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课程中的"文言文选读"课长期存在着"苦、少、慢、费"现象,努力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开拓新的途径。从语篇理论观照文言文,可以将"文选"课的教学模式从过去以词汇和句型为中心转变为以语篇为中心,使学生掌握从表层到深层理解篇章的方法,实质性地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